1301年前的今天,他从宰相到文学大家,开创盛唐新篇章

鱼鱼说历史 2024-04-06 23:44:13

723年4月7日,唐朝宰相张说,开始兼任中书令一职。

张说的一生,见证了武则天晚期到唐玄宗早期政治格局的变迁,而他本人也在这段时期内,以其卓越的才华和坚定的气节,成为一代朝廷重臣和文学大家。

张说的诗文,被誉为兼擅风骨和意蕴,充满了时代的精神。

他的文章,尤其是碑志一类,深受朝廷赞誉,被誉为“大手笔”。

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位高产的文学家,所著《张燕公集》流传至今,成为后世研究唐代文学的重要资料。

张说

然而,张说的成就并非仅仅局限于文学领域。

他在政治上的作为同样令人称道。

三度出任宰相,掌管文学之任长达三十年,他不仅以其位高权重的身份为朝廷之重臣,更以其宽宏大量的胸怀,提拔后进,使得诸如张九龄、贺知章等一代才俊得以崭露头角。

张说的政治生涯并非一帆风顺。

他曾因在贤良方正科考试中表现出色,却因武则天的个人偏见而屈居乙等。

但这并未打击他在政治上的抱负和追求。

他先后在多个职位上历练,表现出色,逐渐赢得了朝廷的信任和重用。

然而,命运对张说的考验并未停止。

因不肯附和权贵,他一度被诬陷下狱,甚至被流放岭南。

然而,正是在这样的困境之中,张说展现出了他坚定的气节和高尚的品质。

他不畏强权,坚守正义,最终赢得了朝廷的认可,重新回到政治舞台的中心。

回到朝廷之后,张说更是以其卓越的才华和坚定的信念,为朝廷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武则天

从首次拜相,到再次掌权,张说的政治生涯充满了传奇色彩。

景云二年,张说以本职加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从此开始了他的宰相生涯。

当时,太平公主权势熏天,意图废掉太子。

面对这样的政治风波,张说以他的智慧和胆识,力劝李旦让太子监国,以稳定朝廷局势。

这一建议被李旦采纳,成功地避免了政治动荡,展现了张说对国家和朝廷的深厚忠诚。

然而,随着太平公主势力的膨胀,张说被迫离开相位,贬为尚书左丞、东都留守。

他并未因此而气馁,反而以更加坚定的决心,为朝廷的和谐稳定而努力。

他秘密向玄宗进献佩刀,暗示其果断行动,最终助力玄宗诛灭太平公主集团,维护了朝廷的稳定。

开元元年,张说被征拜为中书令,重掌相位。

然而,他与同州刺史姚崇的不和,导致他再次被贬出京师,先后担任相州刺史、岳州刺史等职。

唐玄宗李隆基

然而,张说并未因此沉沦,他始终保持着对国家的忠诚和热忱。

他的文章才华也在这段时间得到了充分展示,他所写的《五君咏》赢得了苏颋的感动和赞赏,也为他赢得了重新崛起的机会。

在开元七年,张说被任命为检校并州大都督长史兼天兵军大使,负责稳定北部边疆的局势。

他亲自前往各部族安抚,以其卓越的外交才能和胆识,成功平息了边疆的动乱。

此后,他又多次参与平定突厥的叛乱,为国家的安全稳定立下赫赫战功。

除了军事才能外,张说还积极推动教育改革,提倡科举取士,为唐朝选拔了大量的人才。

他在主持集贤殿书院期间,更是广纳文学之士,推动文化繁荣,为唐朝的文化兴盛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盛唐的政治舞台上,张说无疑是一个重要角色。

他的才智与争议并行不悖,成为了开元时期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然而,就在他的政治生涯如日中天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弹劾风暴将他卷入了政治漩涡的深处。

崔隐甫、宇文融和李林甫三人联手,对张说发起了弹劾。

他们上书唐玄宗,说张说勾结术士占星、徇私舞弊、收受贿赂。

这一指控无疑触动了玄宗的神经,他立即命源乾曜等人对张说展开审讯。

张说的罪行大多属实,这让他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

然而,张说的哥哥张光却采取了极端的行为——割耳鸣冤。

他的这一举动震动了朝野,也为张说赢得了玄宗的同情,最终决定赦免他的罪过,仅罢免其中书令之职。

然而,崔隐甫等人并未善罢甘休,他们继续对张说进行诋毁。

最终,唐玄宗勒令张说致仕退休。

这一决定宣告了张说政治生涯的终结。

后来,张说因病逝世,终年六十四岁。

张说墓志铭

唐玄宗为他举哀,亲自撰写神道碑文,并罢元旦朝会,追赠太师,赐谥文贞。

这不仅是对张说生前贡献的肯定,也是对他一生政治生涯的总结。

张说的政治生涯虽然充满了波折与争议,但他的才华与能力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他的晚年生活虽然平淡,但仍在为朝廷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的一生,可以说是盛唐时期政治舞台上的一部精彩传奇。

1 阅读:16

鱼鱼说历史

简介:江湖行路人❤️ 您的历史分享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