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过心理疲劳吗?

我是小医生 2024-02-18 12:39:46
你听说过心理疲劳吗?

有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会,每当遇到情绪不佳时、忧虑不安、精神抑郁或生闷气发怒时,就会感到身心疲惫不堪。实际上这是一种疲劳,医学上将这种因心理压力而造成的疲劳称作为心理疲劳。

医学上通常把疲劳分为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两种。前者主要针对体力劳动而言,主要表现为肌肉酸痛、疲倦、无力等;后者主要指脑力劳动,疲劳的主要表现为心情烦躁,注意力涣散,思维不敏捷,反应迟钝等。

医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疲劳是由长期的精神紧张、压力、反复的心理刺激及恶劣的情绪逐渐形成的。它超越了个人心理的警戒线,这道防线一旦崩溃,各种疾病就会乘虚而入,不断发生。在心理上会造成心理障碍、心理失控,甚至心理危机;在精神上会造成精神萎靡、精神恍惚,甚至精神失常;在身体上则会引发多种心身疾患。

当心理方面出现功能障碍时,会表现为紧张不安、动作失调、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涣散、工作效率下降等等。心身疾患则表现为一系列躯体疾病如偏头痛、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消化性溃疡、支气管哮喘、月经失调、性欲减退等等。

那么如何消除疲劳呢?一般情况下,生理上的疲劳容易消除,痛痛快快地睡上一觉,就能恢复体力,消除疲劳。心理上的疲劳,要消除就非易事,比生理疲劳的消除要复杂得多。首先得查出心理原因,其次是采取措施。如果原因查不出来,那么心理疲劳就会一直拖延下去,甚至会发展成为心理疾病。

生理学家研究证明,人体的各个组织和器官在从事活动出现疲劳之后,经过适当的休息,消耗的能量物质又会获得补充,就会感觉“神清气爽、精力充沛”。因此必须科学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预防疲劳。

可在疲劳产生时,听一些节奏轻快、愉悦的音乐,在欣赏音乐的快乐中,疲劳感可以减轻不少。通过语言暗示诱导其神经放松,调节呼吸,使情绪得到充分放松,最终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研究表明,这种方法在实际的学习和工作中具有明显消除心理疲劳的效果。另外,催眠术也是消除疲劳的好方法。  总之,人处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产生心理疲劳的原因不同,所以个人必须根据自身的学习及生活环境采取不同的办法去消除心理疲劳,不可千篇一律。(创作不易,如果喜欢,请关注,谢谢支持;如果不喜欢,请评论,慢慢改进。尽量每日更新,在此给各位叩首拜谢!您的态度就是我的动力!)

0 阅读:29

我是小医生

简介:各种医疗健康知识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