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神多铎天花病逝后,他的后代结局如何?出两位铁帽子王!

雍亲王府王妃 2024-01-22 12:14:48

若说在满清入关前后功劳最大的亲王是谁?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睿亲王多尔衮,毕竟是多尔衮招降吴三桂,带清军进入山海关,攻占京城;帮皇太极完成遗愿:迁都北京城。

但实际上在满清初期战功最大的亲王并非多尔衮,而是多尔衮的同母胞弟多铎,乾隆称赞多铎为“开国诸王战功之最”。

01“开国诸王战功之最”

多铎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四位大妃阿巴亥所生的幼子,序齿排行第十五。了解清史的应该知道阿巴亥12岁嫁给努尔哈赤,14岁做到大妃(相当于皇后)的位置上,为太祖皇帝生下三个儿子:阿济格、多尔衮与多铎,虽然阿巴亥的母族乌拉部被灭,但丝毫没有影响到阿巴亥在后金的地位,太祖非常宠爱阿巴亥。

爱屋及乌,自然宠爱阿巴亥所生三子。

在多铎只有7岁的时候,太祖便将多铎封为和硕额真;成为天命朝“四小贝勒”之一,并且准许多铎统领镶黄旗。

要知道镶黄旗与正黄旗向来是大汗(皇帝)亲掌,太祖能让年幼的多铎掌握镶黄旗,便可见对多铎的偏爱。从1622年,也就是多铎9岁的时候,太祖实行“八王共治”。“八王”除了“四大贝勒(代善、莽古尔泰、皇太极与阿敏)外,便是“四小贝勒”。

在后金时期,贝勒便相当于亲王的地位。

而“四小贝勒”除了多铎外,便是多铎的两位同母胞兄阿济格、多尔衮,另外一位是太祖的侄儿济尔哈朗(是太祖亲弟弟舒尔哈齐的儿子,从小便养在宫里)。

多铎年仅9岁便位居如此地位,便可见太祖对阿巴亥的宠爱,对阿巴亥三子的偏爱;也难怪皇太极会将阿巴亥母子四人(太祖去世时多铎只有12岁,多尔衮也只有15岁,从未上过战场)视为继承汗位的威胁,在太祖病逝后,阿巴亥不得不殉葬太祖。

皇太极登上汗位后,多铎自然便不能再领镶黄旗,而是换领正白旗,被封为贝勒。

1628年,多铎只有15岁,便跟随皇太极一起征讨多罗特部,立下战功;

次年多铎跟随皇太极一起征伐明朝,在广渠门之战中,因为多铎尚且年幼皇太极便让其留后,不过遇到了明军溃败的敌人来犯,多铎大败明军;在后金军撤军经过蓟州的时候,遇到了明朝的援军,多铎再次击败明军。

1631年,多铎跟随皇太极围困大凌河城;

1632年,多铎跟随皇太极一起征讨蒙古察哈尔部;

1634年,多铎跟随皇太极攻略宣府,在大同大败明军;

1635年多铎奉命从广宁进入攻打明军,在大凌河以西,大败祖大寿(吴三桂的舅舅),斩获敌军无数。次日多铎返回广宁,皇太极亲自迎接,并赏赐其财物。

次年皇太极正式称帝,将多铎封为豫亲王,掌管礼部。多铎的两位同母胞兄,多尔衮被封和硕睿亲王,而阿济格只是被封为郡王。而年仅23岁的多铎,则是直接册封为亲王,可见多铎有多骁勇善战,对于皇太极来说,多铎是一位不可多得猛将。

同年多铎跟随皇太极一起征讨朝鲜,多铎将朝鲜的援军击溃。

虽然多铎因罪短暂被降为贝勒,但之后又凭其战功,尤其是1642年生擒洪承畴(明将),让祖大寿在锦州归降大清,战功卓著,被复封为郡王。

1643年皇太极突然病逝,并没留下遗言谁来继承皇位,多铎与兄长阿济格一起支持睿亲王多尔衮登上帝位,但是皇太极的长子豪格也势在必得;

多尔衮权衡利弊后,拥护皇九子福临登基。之后多尔衮便由辅政叔王慢慢成为摄政王,掌握大清的实权,而顺治只是一个傀儡皇帝。在多尔衮掌握实权的同时,多铎成为多尔衮的左膀右臂,委以重任,先是被封为和硕豫亲王,任主帅领兵作战,平定江南一带,凭战功晋封为和硕德豫亲王,并得到了极其丰厚的赏赐。

顺治四年,在另一位辅政叔王济尔哈朗获罪后,多尔衮便将多铎任命为辅政叔德豫亲王,代替济尔哈朗的位置。这时候的多铎已经不再是战功赫赫的亲王那么简单,而是在顺治朝初期仅次于多尔衮的存在。

然而顺治六年,年仅36岁的多铎得天花病逝。

多尔衮得到弟弟去世的消息,从山西赶回京城。

也正因为多铎去世的早一些,并没有在顺治八年初受到多尔衮的牵连而被贬为庶人,只是被降为郡王;乾隆四十三年,乾隆恢复其和硕豫亲王爵位,准许其配享太庙。

多铎的一生虽然短暂,但是对于大清而言却是战功卓著,为大清定鼎中原立下的功劳最多。年仅36岁因为天花而病逝,多铎去世后他的后代结局如何呢?

02两位嫡子,两位铁帽子王

多铎一生有三位嫡福晋,不过只有第二位嫡福晋生下儿子。

第一位嫡福晋:是孝端文皇后伯父明安的女儿博尔济吉特氏,明安还有一个孙女嫁给了多铎的同母兄长多尔衮。第一位嫡福晋为多铎生下两个女儿,一女嫁到了巴林部,一女则是嫁给了二等侍卫豪善。

第二位嫡福晋:是孝端文皇后的同母异父的妹妹,孝端文皇后的生母科尔沁大妃在孝端文皇后生父莽古思去世后被孙儿索诺木收继,嫁给索诺木以后,科尔沁大妃生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其中一个女儿嫁给多铎做了继福晋,而另一个女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小玉儿,嫁给了多尔衮为继福晋。

第二位嫡福晋为多铎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儿子是次子多尼,一个儿子是第五子多尔博。

多尼一开始被封为郡王,在父亲多铎病逝后承袭豫亲王爵位,顺治八年顺治下旨将其改封为信亲王,但是顺治九年因为伯父多尔衮的缘故,受到连累,不仅其父多铎被降为豫郡王,多尼也因为被降为信郡王。

好在顺治帝还是给了多尼建功立业的机会,顺治十五年,在多尼23岁的时候被任命为安远靖寇大将军,南下征讨李定国(张献忠养子,同张献忠一起归降南明永历帝,对抗大清)。

顺治十六年,多尼率领的清军逼近云南会城,李定国等人带着朱由榔逃到了永昌。多尼便派贝勒尚善率领清军攻克了永昌与腾越,顺治帝赏赐多尼蟒袍等。

顺治十七年五月,多尼班师回朝。

一个月后,顺治帝追论多尼在磨盘山之战中的败绩,罚了多尼5000两银子。

多尼正当建功立业的年纪,却在顺治十八年便去世了,年仅26岁。

多尼去世后,由其次子鄂扎承袭爵位,这一年鄂扎只有7岁。

康熙十四年,鄂扎21岁的时候,被任命为抚远大将军,前去征讨察哈尔布尔尼。首战告捷,鄂扎平定察哈尔叛乱,康熙在南苑迎接凯旋的大军,并且下诏褒奖。鄂扎也因为立下战功,得到康熙的重用,开始掌管宗人府的事务。

康熙二十九年,康熙将鄂扎任命为恭亲王常宁(康熙弟弟)的副将,准备征讨准噶尔。

六年后康熙亲政准噶尔时,鄂扎跟随一起出征,统领正白旗。

康熙三十八年,鄂扎因为怠惰,康熙不再让其掌管宗人府的事务。

三年后鄂扎病逝,康熙下旨多铎第七子董额承袭信郡王爵位。

但是康熙四十五年董额去世后,康熙下旨鄂扎第五子德昭承袭信郡王爵位。

从多铎的儿子多尼因为受到多尔衮的牵连被降为郡王开始,一直到德昭,承袭都是郡王爵位。一直到乾隆四十三年,乾隆恢复多尔衮与多铎世袭罔替的亲王爵位,德昭的儿子修龄承袭的豫亲王爵位,而多尼、鄂扎、董额与德昭则是被追封为亲王。

就这样满清初期八大铁帽子王之一的豫亲王爵位正式确立,从修龄开始又传了七代,一直到大清结束。

多尔博是多铎第五子,也是博尔济吉特氏所生嫡次子,1643年也就是崇德八年出生。

1650年(顺治七年)十二月,多尔衮突然病逝后,顺治因多尔衮无子承袭爵位,便将多尔博过继给了多尔衮做嗣子,承袭睿亲王爵位。多尔博作为多铎的嫡次子,有哥哥多尼在,自然便没有承袭豫亲王爵位的资格。

不过顺治不仅给了多尔博承袭亲王爵位的机会,而且多尔博的俸禄是其他亲王的三倍;并且顺治帝将其近侍苏克萨哈以及詹岱位列议政大臣,这一年多尔博只有8岁。

不过1651年(顺治八年)二月,多尔衮被削爵、鞭尸,睿亲王爵位被削,多尔博自然便无爵位可以承袭,便重新归宗父亲多铎的名下;六年后,在多尔博15岁的时候被封为多罗贝勒。

康熙十一年,年仅30岁的多尔博去世。

乾隆四十三年,乾隆恢复多尔衮睿亲王爵位,并且下旨睿亲王爵位世袭罔替。而多尔博作为多尔衮的嗣子,被追封为睿亲王,而多尔博的儿子苏尔发、孙子塞勒、曾孙功宜布、玄孙如松全部被追封睿亲王。

而淳颖则是在活着的时候便白捡了一个铁帽子王爵位——睿亲王爵位,淳颖的嫡福晋是乾隆的小舅子富察.傅恒的女儿。淳颖承袭睿亲王爵位后,开始得到重用,先后担任宗人府宗令、玉碟馆副总裁、正黄旗汉军都统等职,甚至位列御前大臣之位。

而淳颖的儿子禧恩,承袭睿亲王爵位后,在嘉庆晚年做到了内务府大臣的位置上;嘉庆二十五年嘉庆帝突然病逝与避暑山庄,在遗诏找不到的情况下,禧恩坚决拥护嫡长子绵宁继位,也就是后来的道光帝。道光帝继位后,也感激禧恩对自己的拥护之恩,对其委以重任,做到了尚书之位,加太子太保衔。

咸丰二年,禧恩被授予协办大学士(实习大学士),管理藩院的事务;但不久禧恩病逝,谥号文庄。禧恩之后,睿亲王爵位又在大清承袭五代。

除了多尼与多尔博两位嫡子外,多铎还有六位庶子,全部长大成人。

侧福晋佟佳氏所生两子

多铎侧福晋佟佳氏是轻车都尉雅克秦的女儿,为多铎生下两子:第四子察尼与第七子董额

察尼生于崇德六年(1641年),在1656年(顺治十三年)被封为多罗贝勒,这一年察尼只有15岁。康熙七年(1668年),28岁的察尼被授予总任务宗正一职,并且位列议政大臣。

五年后吴三桂造反,三藩之乱爆发,康熙下旨贝勒察尼跟随顺承郡王勒尔锦南下,征讨三藩。康熙十七年,贝勒尚善(庄亲王济尔哈朗的孙子)病逝于军中,康熙下旨察尼为安远靖寇大将军,攻占岳州。

康熙十九年,因察尼退缩不前,被吏部议罪,削掉了贝勒的爵位。

康熙二十四年,察尼复起被任命为奉天将军。

三年后病逝,康熙下旨按照辅国公的规格下葬。

董额是多铎第七子,一开始被封为贝勒。康熙十三年在三藩之乱爆发后,被命为定西大将军,前去征讨叛将王辅臣。在攻克秦州礼县、清水、伏羌后,同将军阿密达在平凉会师,一起攻打平凉城的王辅臣,但是久攻不下。

康熙十五年,康熙下旨董额听懂大将军图海的节制,改授为固山额真。

次年二月,被削贝勒爵位。

康熙三十一年,被授予满洲正蓝旗固山额真;

康熙四十二年,在其兄多尼病逝后,承袭信郡王爵位。

但是因罪,在其死后,改由多尼的儿子德昭承袭信郡王爵位。

庶福晋佟佳氏与庶福晋那拉氏各生一子

多铎一共有四位庶福晋,而且四位庶福晋各生一子。我们下来看庶福晋佟佳氏与庶福晋那拉氏所生的儿子:佟佳氏生多铎第八子费扬古,那拉氏生多铎长子珠兰。

费扬古:在清朝取名为费扬古的非常多,比如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的父亲乌拉那拉.费扬古,再比如孝献皇后董鄂氏的亲弟弟董鄂.费扬古。多铎第八子也是取名费扬古,只是姓氏为爱新觉罗。

费扬古出身于顺治六年,一开始被封为三等奉国将军,后晋封为辅国公。只是因为做错事而被革除辅国公爵位,一直活到了雍正元年。

多铎第八子费扬古,应该算是清朝继位费扬古中最默默无闻的一个,一生并没有建功立业

珠兰:珠兰的外祖父也是费扬古,只不过是乌拉.费扬古。天聪九年(1635年)珠兰出生,虽然是长子但是珠兰的生母只是一个小小的庶福晋,自然不如自己的弟弟多尼与多尔博有建功立业的机会。康熙四年病逝,年仅31岁,而且无后而终。

两位瓜尔佳氏庶福晋各生一子

多铎的庶福晋有两位都是瓜尔佳氏,一位是瓜尔佳.甘楚汉的女儿,一位是瓜尔佳.塔克泰的女儿,两位庶福晋各生一个儿子。

多铎第三子巴克度:崇德五年(1640年)出生,康熙七年(1668年)病逝,年仅29岁;

多铎第六子扎克度:顺治元年(1644年)出生,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病逝,终年46岁

不管是巴克度,还是扎克度都因为生母出身比较低,而且只是庶福晋的缘故,并没有什么建功立业的机会,再加上去世的早一些,自然便不会有封爵的机会。

结语

在清朝,宗室王公子弟的爵位有:

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镇国公、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

而爵位的高低,除了跟父亲有最直接的关系外,跟其生母也有关系。若生母是嫡福晋,那么便是嫡子,若父亲是铁帽子王,嫡子便是最有资格承袭王爵的。比如多尼,作为嫡长子,在父亲多铎去世后便承袭了亲王爵位。

除了嫡庶尊卑外,序齿也非常重要,多尔博同为嫡子,但是是多尼的弟弟,有多尼在,多尔博便不会承袭豫亲王爵位;不过因多尔衮无后,所以便将多尔博过继给了多尔衮做嗣子。而顺治帝之所以过继多尔博,也是看中了多尔博嫡子的身份。

至于多铎其他的庶子,也要根据其生母在府中的地位决定其前途。

王府的福晋位份高低:

嫡福晋、侧福晋、庶福晋、侍妾格格

侧福晋佟佳氏所生两子,虽不及嫡子多尼与多尔博,但一开始也被封贝勒爵位,而且有建功立业的机会。但作为庶福晋所生的四个儿子,除了费扬古有爵位外,另外三位庶子均无爵位,也没有建功立业的机会。

22 阅读:11830
评论列表
  • 129 7
    2024-02-05 07:47

    多尔衮是帅才,多铎是将才

    光源 回复:
    帅个鸡毛,鞑子初创团队每个人手上都占满了汉人的血,杀了汉人几千万
  • 2024-03-21 13:16

    多铎被封亲王,皇太极也说了因为是幼弟,满清和蒙古习俗“幼子守灶”有点相似,嫡幼子继承家产!而后来战功赫赫是因为亲哥掌权任用的结果!清军入关面对战力渣渣的南明、流寇,谁带兵都差不多!

  • 2024-05-10 20:27

    变态杀人狂

雍亲王府王妃

简介:我是一位历史爱好者,喜欢读历史书,更喜欢畅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