韫颖生活困难向毛主席求助,章士钊改稿被拒:我不能对主席说假话

九月混沌 2024-02-08 15:25:35
前言

韫颖是末代皇帝溥仪的亲妹妹,虽然出生在清末,小时候身份尊贵,备受照顾,但她并不是娇滴滴的格格,而是一位有主见,知道靠自己的女人。

醇亲王府最美格格,拿皇帝哥哥开涮

爱新觉罗家族的公主里面,以美貌出名的并不多。而韫颖就是那个少有的美女,她称得上是醇亲王府里最美的格格。

8岁那一年,韫颖的母亲瓜尔佳氏因为被端康太妃训斥,回家没多久就吞下混合着烧酒金面儿的鸦片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韫颖记得,平时很少抱自己的母亲,那天罕见的抱着自己,带着二哥溥杰到花园里玩。

母亲对韫颖说:“你长大了可要听话啊,可别学皇上,要听话……”

此时的韫颖并不知道母亲的心理活动,只觉得母亲和往日不同。

母亲的葬礼上,8岁的韫颖还不知道“死亡”意味着什么,因此并没有觉得难过,而且还因为觉得一个福晋“哭得像鸡叫”而笑个不停。

因为和溥仪是一母所生,他们兄妹之间的关系很亲密。

尽管溥仪很小就进了宫,韫颖刚出生那几年溥仪并没有见过这个妹妹,但他们之间的血缘关系是割不断的。

稍微长大一点后,溥仪经常将妹妹们接到宫里和他一起玩,兄妹之间的感情慢慢建立起来。

随着历史大环境的变化,溥仪被赶出皇宫,之后成为日本人的傀儡,住在天津。

期间,得知韫颖生病,溥仪非常担心,马上派人将她接到天津,并指定他信任的御医给韫颖治病。

病好以后,溥仪又张罗着说服父亲,给韫颖他们请了家庭教师,教她们学习算术等知识。

在哥哥的关爱下,韫颖度过了一段短暂又美好的时光。

眼看韫颖慢慢长大,溥仪又关心起了妹妹的婚姻大事。

最开始,韫颖的婚事是由皇后婉容的继母提的。她一直很喜欢韫颖,希望韫颖能和自己的儿子润麒结婚。

但是,韫颖的父亲并不同意这门婚事,马上拒绝。

因为他的大格格之前嫁给婉容哥哥后,夫妻不和,婆媳关系也不和,郁郁寡欢,最终因为急性阑尾炎耽误病情去世。那一年,她还只是个不到20岁的小姑娘。

这件事情给韫颖的父亲留下了心理阴影,再加上他觉得润麒性格过于顽皮,不稳重(润麒小时候经常‘上房揭瓦’,最喜欢爬上养心殿),因此他不想再让女儿嫁到他们家。

但是,婉容也很喜欢韫颖,希望能够促成这门婚事,便将这件事情告诉了溥仪。

由于润麒是溥仪从小到大关系亲密的玩伴,所以他也很赞成这门婚事。

不过,考虑到大妹妹的悲惨结局,溥仪还是让人问了韫颖对于这门婚事的态度。

由于韫颖小时候也时常和润麒一起玩,两人有点青梅竹马的意思,再加上她知道哥哥溥仪支持这门婚事,便答应了下来。

1932年,在婉容的操办下,韫颖和润麒结为夫妻。

这中间还有个小插曲。当时婚礼由溥仪主持,韫颖想到之前姐姐结婚时,也是由哥哥溥仪主持,哥哥还闹了个笑话。

当时新婚仪式结束时,新娘按照满族的规矩给溥仪行了一个女士墩儿安,溥仪还以为婚礼上都要行这个礼,便给妹妹也错请了一个墩儿安。

溥仪的这个举动,引得在场人员哄堂大笑。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韫颖都拿这件事开玩笑。一直到自己结婚那天,她又旧事重提,和哥哥开玩笑:

“您可别再错了!”

从云端跌落低谷

婚后没多久,韫颖就跟随丈夫前往日本。在日本那段时间,韫颖过得有些压抑。再加上远离故土,她的思想心情达到顶峰。

期间,韫颖给溥仪写了很多信,汇报日常事无巨细。

溥仪曾给韫颖寄北平特产,韫颖在信中写道:

“皇上说肘花、肘棒、小肚、酱肉等统统赏颖,颖实在是太不忍了……吃着反不舒服。从北平带到东京太不容易,划伤一点儿不给自己留,颖觉得自己太有罪了……请以后别这样了。”

韫颖的信里只有哥哥,连抱怨起来都是以妹妹的口吻撒娇。发现溥仪给自己写信少,韫颖就说:

“皇上为什么那么懒,总不写信,真是太可气了!”

几年后,韫颖夫妇从日本回国。

紧接着,日本就宣布投降。当了日本人多年傀儡的溥仪,心慌不已。读完所谓的“退位诏书”后,他就慌忙带着润麒等人准备由通化取道沈阳转赴日本。而韫颖等人则被扔在大栗子沟。

逃难期间,韫颖和从小带她的老保姆一起照顾三个孩子。

起初,他们五个人都靠着保姆林妈给八路军洗衣服换来的食物维生。

到了通化后,为了填饱一大家的肚子,曾经锦衣玉食的格格,开始想办法赚钱。

她带着年幼的孩子摆起了地摊,将香烟拆开一支一支卖,从中赚取一些差价。

即便如此,他们也只能用赚到的钱换来一些玉米面充饥。

让韫颖感动的是,在这期间他们一家还得到了附近解放军的接济。

看他们一家日子过的艰难,解放军有时候会给他们送来一些细粮让他们吃。

韫颖说:“我不要细粮,你给我点粗粮就行。”

日子虽然过得艰苦,但是韫颖从未停下过努力的脚步。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了打字,还学习了救护知识,考上了护士。

但是因为要照顾孩子,她没能被录用。

后来,韫颖被安排到街道办工作,成了一名和气的居委会大妈。

除了要照顾几个孩子,韫颖还要照顾脾气日渐古怪的婆婆。

不过相比起逃难的日子,现在的日子已经很好了,最起码有了工作,有了固定的住所。

其实,韫颖在逃难途中是有钱的,但她选择将自己所带的金银珠宝全都上交给政府。政府还给她开了收条。

写自传给毛主席求助

上文提到,韫颖在日本的时候,给哥哥溥仪写了不少信。这些信被收编在一本名为《满宫残照记》的旧书里。

1954年的一天,毛主席的老朋友章士钊在逛书摊的时候,偶然发现了这本书,并被韫颖充满童趣的信所吸引。

之后,章士钊请载涛帮他找到韫颖。看到曾经的格格变成平平无奇的中年妇人,但却依旧遮挡不住她的人格魅力,章士钊决定帮一帮韫颖。

于是,章士钊让韫颖写一个自传,由他帮忙呈送给毛主席。

韫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回家找到一支钢笔,在白纸上将自己从小时候读书到解放后的生活全都写了一遍。

另外,韫颖还提到自己在通化的时候,有个姓孙的人,自称是解放军的通讯员,时常给她送点钱,还说要带韫颖去找润麒,但不让韫颖带孩子一起去。

孩子们还小,韫颖当然不能同意跟他们分开。于是就没去。

一段时间后韫颖才知道那个人根本不是解放军的通讯员,而是国民党的特务。

章士钊看过韫颖写的自传后,夸她写得好,就应该实事求是的写。

但是在涉及溥仪的部分,章士钊提出让韫颖这样写:

溥仪记性很好,人名记得很清楚,很聪明。

韫颖一听马上拒绝。她说:“我不是这么想的,我不能向毛主席说假话!”

因为在韫颖的心里,哥哥溥仪并不聪明,记性并不好。所以韫颖不同意说溥仪聪明。

章士钊有些生气的说道:“要是给别的人写东西,我就不改,你是个女同志,否则我就不管了。”

但韫颖依旧坚持自己的想法,实事求是,她放软语气对章士钊说:“您还是管吧!”

费了一番劲,韫颖才做通章士钊的工作,按照自己的意思写。

很快,韫颖的自传被章士钊送到毛主席的办公桌上。毛主席看后很赞赏自强的韫颖,将文件转给周总理,让周总理酌情安排韫颖。

之后,韫颖就在毛主席与周总理的关心下,成为北京市东四区政协委员。

1956年,韫颖来到抚顺战犯管理所,见到了多年不见的丈夫润麒和哥哥溥仪。

1957年,在政府的宽大处理下,润麒回到北京,在一个汽车修理厂当了工人。

几年后,周总理在中南海宴请爱新觉罗家族。期间,周总理关切的询问润麒的工作情况。

当周总理得知润麒在修理厂当钳工后,马上说:“这个工作不适合你,你应该发挥你的特长。”

很快,润麒就在周总理的关照下,被调到中国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担任编译社工作。

因为政府的特别关照,他们夫妻的生活发生很大改变。对此,他们非常感激。

这对夫妻的晚年生活过的平静而幸福,润麒还是像年少时期那样“不安分”,喜欢骑着摩托车出去晃悠,还自学针灸拔罐,经常出去给别人扎针。

对此,韫颖担忧的说道:“真害怕他把别人给扎坏了!”

1992年,韫颖去世。

0 阅读:5

九月混沌

简介:看世界百态,做自我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