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期间,毛新宇携家人回韶山祭祖,毛东东身穿军装英姿勃发

史海任我行 2024-04-10 12:51:54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清明节总是阴雨绵绵,这种凄冷的天气渲染出了人们思念故人的悲伤之情。

4月5日,毛新宇携妻儿返回韶山祭祖,在庄严的《献花曲》下,一家四口分别向毛主席的铜像敬献花篮,随后在毛新宇的带动下,在场的所有人朝着毛主席的铜像深深的三鞠躬。这次活动象征着红色基因的传承。

其实这已经不是毛新宇一家第一次回乡祭祖了,由于身份的特殊性,毛新宇一向非常低调,很少出现在公众面前,这也导致伟人的后代多了几分神秘色彩。

在现场录制的画面中,有一名穿着军装的年轻男子一直搀扶着毛新宇,雨天地滑,生怕他不慎摔倒。

有些围观的群众在下面小声议论:“旁边的那个就是毛东东吧,许多年不见,都长这么高了。”群众们的眼光果然是雪亮的,远远看去,毛东东身着军装,英姿飒爽,颇有几分太爷爷年轻时的模样。

晚婚晚育的一家人

说起毛新宇的一家,就不得不简单提一下毛岸青。与哥哥妹妹相比,毛岸青的爱情起步较晚,毛岸青与自己的一生挚爱邵华相遇的时间比较晚,1960年两人才正式步入婚姻殿堂,当时的毛岸青已经37岁了。

由于战争年代饱经风霜,导致毛岸青的身体受到了一定的创伤,两人结婚之后第十年才生下了第一个孩子。

当时的毛主席已经步入晚年,看着襁褓中唯一的毛氏嫡孙,甚是喜爱,于是亲自为其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毛新宇。“新宇”意味“开辟新的天地”,由此可见,毛主席对自己的孙子还是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中年得子也有一定的好处,这让毛岸青有了更加充足的准备去当一位父亲。家庭教育方面,毛岸青非常开明,他从不干涉毛新宇的人生规划,给了儿子足够的自主权,但必须遵守一个前提,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从小学开始,毛岸青就经常给毛新宇讲述父辈革命的故事,到了高中时期,家里更是摆满了毛主席著作。不难看出,毛泽东思想的哲学精髓早早就已经植入了毛新宇的头脑之中。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毛新宇茁壮成长,最后不负众望,上了中国人民大学,后来又进入了军事科学院从事战略理论的研究。

毛新宇虚心上进,为中国军事理论的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爱情方面,毛新宇曾和一位空姐有过一段短暂的婚姻后选择了离婚。

此后几年,毛新宇都把工作重点放在学术研究上,直到2002年,他才在部队遇到了与自己有共同理想的刘滨。

次年,毛新宇与刘滨生下了一名男婴,由于当时正好是冬天,所以毛新宇为儿子取名为毛冬冬。

但是,姑奶李讷突然察觉,今天正好的毛主席的生日,爷爷和曾孙生日竟然赶在了同一天,真是天意。于是李讷提议,将“冬冬”改为“冬冬”,以此来纪念毛主席。

从此之后,李敏和李讷便经常来毛新宇家做客,可爱的毛东东总能给大家带来无尽的欢乐。有一天,李敏突然惊喜的呼喊道:“你们快来看!父亲也有一个同样的痣。”

原来不知何时,毛东东的左下巴上长了一颗痣。毛新宇看过之后感慨道:“这孩子笑起来神态和太爷爷真像。”

毛东东一岁时,毛新宇和邵华便带着他来到了韶山祭祖,看着毛主席那庄严的铜像,毛东东不哭不闹,眼神死死的盯着铜像的眼睛,仿佛与太爷爷心灵相通。

当时毛东东刚刚学会走路,在毛新宇的示意下毛东东端着比自己还高半头的花篮,歪歪扭扭的朝着毛主席铜像走去,然后轻轻的将花篮放在了雕像下。后来毛新宇又抱着毛东东参观了毛主席故居,看着太爷爷以前用过的东西,毛东东的眼神里充满了好奇。

家庭教育方面,毛新宇继承了毛主席留下的家规“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不搞特殊”。刘滨和毛新宇平时以引导教育为主,着重培养毛东东的学习兴趣,从不会扼杀他的好奇心,鼓励他自己探索。

毛东东从小最感兴趣的便是红色故事,别人家的孩子哄睡用《白雪公主》、《海的女儿》、《丑小鸭》等等,而毛东东的睡前故事则是《四渡赤水》、《智取威虎山》、《飞夺泸定桥》等等。

所以毛东东从小就对那段历史有了深刻的了解,三岁时,毛东东话还说不全呢,但他却会轻声哼唱《东方红》。

毛新宇经常教育儿子:“一个人是否有气质,不能光看他的外表,要多多关注他的内在,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鼓励毛东东要做一个和太爷爷一样,博览群书的人。

在良好的家庭教育下,毛东东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小学时,他便已经养成了制定学习计划、控制时间的好习惯。

众所周知,毛主席一家人酷爱书法,毛主席的书法更是自成一体。毛东东继承了家族的这一爱好,从小便写得一手好字。

李讷晚年时,与丈夫王景清最大的爱好便是鉴赏名人书法,上小学时,毛东东没少往姑奶家跑。毛东东只要与两位长辈聊起书法的事,便会滔滔不绝,时间一晚,李讷便会留他在家里吃饭。

上的初中之后,毛东东的课业日益繁重,但他依然没有忘记书法这一大爱好。如今在网上不难搜到他的书法作品,有些人甚至感觉:“字体和毛主席的书法有几分相似。”

作为一名零零后,毛东东与其他年轻人有着同样的烦恼,升学压力大,课程难度高。在这个“鸡娃”、“内卷”的年代,毛新宇却经常对毛东东说:“你不要把学习当成是一种任务,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提升自我,不要带有任何功利心。”

现在的家长经常把这些话挂在嘴边,“你看这些书有什么用?考试考吗?”“考试不考的东西不要浪费时间去研究。”

这些话的确适用于当今的教育大环境,学历是敲门砖,应试教育其实也是从实际出发。但是这也会扼杀年轻人的学习兴趣。毛主席年轻时经常说:“不能读死书,要能够活学活用,读书的目的在于应用。”

所以毛新宇从来不会阻拦毛东东看一些与考试无关的书,与毛东东接触过的记者表示:“毛东东别看年龄小,但出口成章,天文、地理、历史无所不通。”

2022年,19岁的毛东东迎来了自己人生的第一个十字路口——高考。进入考场之前,毛新宇和刘滨叮嘱他:“一定要放松心态,就把这当成是一次普通的测试。高考并不是学习的终点,而是起点。”

在父母的鼓励下,毛东东在高考时发挥的比较正常,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被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录取,与父亲走上了同一道路。

通过今年清明节被爆出的视频,毛东东身穿军校学员常服,据此猜测,他目前可能是一名国防生,之后会以研究生的身份进入专业的军事类院校,然后与父亲一样,投身于国防建设。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毛东东的人生才刚刚开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会取得比父亲更突出的研究成果。

“不能忘记自己的根在哪”

毛新宇一家人平时生活在北京,但回乡祭祖的概率比较频繁,基本上每两年就会回去一次,最一开始是一家三口,2008年女儿毛甜懿出生后,也加入了这一行列。毛新宇经常教诲两个孩子:“不能忘记自己的根在哪。”

毛主席家的祖坟在韶山滴水洞,林中有个虎歇坪,毛主席的祖父毛翼臣正是长眠于此。土地革命时期,红军曾把湖南军阀何健的部队打的大败,后来何健为了泄愤,曾下令挖过毛主席家的祖坟,但并未成功。

新中国成立后,有关部门对毛主席的祖坟进行了修复和整理,毛新宇一家今年清明节前往的祭祖地点正是此地。

向毛主席的铜像三鞠躬后,毛新宇眼含热泪的说:“清明节我们全家来看望您,家里的一切都好,希望您的在天之灵能够保佑我们身体健康,保佑国家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毛东东也说道:“您出生时国家动荡,民族危机,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中华民族走向了独立。我们更加愿意为之奋斗,我一定会成为党的一名好战士,顽强战斗。党和人民呼唤我,我义不容辞,我愿意前往最艰苦的地方,保卫国家,守护人民,我将传承家风,不断前行。”

从父子二人的话中我们不难得知,他们并没有忘记自己的人生理想,“为人民服务”五个字将牢牢的刻在他们的心中。

两人能够有如此坚定的信念,离不开毛主席留下的良好家风。毛新宇频繁的带着毛东东、毛甜懿回乡祭祖,其实也是希望他们能够牢记这种家风,并使其永远的传承下去。

除了滴水洞之外,毛新宇一家回乡祭祖,还有一个必须的地点,那便是板仓。

板仓是杨开慧烈士陵园所在地,2008年毛岸青病逝时曾留下遗嘱:“我死后一定要把我和母亲葬在一起。”邵华临终前也是留下了同样的遗嘱,由此不难看出杨开慧的人格魅力。

除了毛主席之外,毛新宇和刘滨与两个孩子提到最多的便是杨开慧。每当想到太奶奶杨开慧的壮烈牺牲故事,毛东东的内心总是十分悲伤,所以他对板仓这个地方印象十分深刻。

2018年清明节,毛新宇一家再次来到了湖南祭祖,当他们驱车前往板仓时,刘滨给毛东东出了道难题:“东东啊,我考你一道题,长沙有几个区县。”

毛东东胸有成竹的说道:“这可难不倒我,除了太奶奶的老家长沙县之外,还有浏阳市、宁乡市以及芙蓉、雨花、开福、天心岳麓这几个区。哦!对!还有望城,几年前撤县改区了。”

看着毛东东像说快板一样说出了长沙市的每个地名,一旁的毛新宇满意的笑了。板仓其实是长沙县的一个村,如今已经改名为了开慧村,村子不大,全村也就三千来人。

由于毛新宇一家人每次回来都比较低调,围观的群众并不多,所以村里的百姓很多都已经是老熟人了。

除了为太奶奶,爷爷奶奶扫墓之外,毛东东每次来板仓都会与当地的百姓进行交流,临走时还依依不舍的与他们道别。村里的一些老人甚至说:“看见他就好像是看见了毛主席。”

“这是东东吗?都长这么高这么帅了,我都差点没认出来!甜甜也长得越来越漂亮了。”一位姓杨的远房亲戚热情的说道。当时的毛东东15岁,但身高却已经长到了一米八,挺拔的身材与年轻时的毛主席一模一样。

每次回到板仓,毛新宇一家都会受到百姓们的热烈欢迎,“回来啦!”“欢迎回家!”此类的问候不绝于耳,毛新宇仿佛觉得,板仓就是自己的家。

结语

如今的毛东东已经21岁了,穿上军装后少了几分稚嫩。从这次祭祖流出的视频可以看出,这位年轻人已经接过了父辈们手中的旗帜,将会继续为了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

革命战争年代,毛主席共有六位亲人牺牲,毛岸青更是他唯一活到老的儿子。与那些在战争中牺牲的人相比,毛新宇一家是幸运的,与此同时,他们也肩负着更加沉重的责任。

前辈们为了革命胜利抛头颅,洒热血,他们所争取的太平盛世不是让晚辈们来享受的,毛家后人将永远继承伟人的革命精神,将红色的基因永远传承下去。

8 阅读:3284

史海任我行

简介:每一段历史都该被铭记,我要做的就是让历史焕发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