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人潜伏敌110师,4人当上副官,因这是“黑官”,无需上报

读万卷书破万里浪 2024-04-15 07:55:01

1946年3月,解放军晋冀鲁豫军区从起义军官口中得到消息,他曾在安阳的一次宴会上和第85军第110师师长廖运周见过面,廖吐露了反对内战的想法,并向他打听晋冀鲁豫敌工部长靖任秋的下落。靖和廖运周都是黄埔军校第5期的同学,友情甚笃,而且廖在黄埔军校期间就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还参加了南昌起义,后来长期潜伏敌营没有暴露,但也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

廖运周曾参加南昌起义

6名同志调入第110师配合工作

为了重新接上关系,敌工干部徐仁假扮成北京商行的商人,以从北到南做些烟叶之类的土产生意为掩护,怀揣着靖任秋的亲笔信,通过秘密交通站,辗转到达新乡。第110师目前就驻扎新乡,廖运周还兼任了新乡警备司令,因此徐仁毫不费力就找到了廖的公馆,呈上了信件。此时,廖运周已经潜伏敌营近20年,重新与党组织取得联系后自然十分兴奋,当即叫徐仁从旅馆搬到其家中居住,而且一住就是3个多月,提供了大量机密情报。

后来,第110师被调往山东战场,廖运周的组织关系也被转往华东方面。中共华东局为了加强领导,不仅在该师成立地下党委,由廖运周担任党委书记,还连续调入6名经验丰富的地下工作者,配合廖运周开展工作。这6名同志中,曾经历过长征的金克因为擅长搞无线电台,被派去当译电员;化名杨大伦的杨振海曾在旧军队当过多年的兵,对三教九流都能应付,因此当上了师部谍报队副队长。

4人被安排担任师部副官

其余4人则清一色被任命为副官。其中,廖宜民因为与廖运周的本家关系,被任命为副官处长,其家属也一起搬来,平时主动烧饭、洗衣服、保管文件,开会时则看门放哨,想方设法提供方便,为地下工作提供了安全可靠的立脚点。其余3人要么对外谎称和廖是大学里的同学,要么凭借中央军校西安七分校的资历,以求职为名投靠廖运周,均被安排在师部副官处当副官。皆因为国民党部队有条潜规则:副官是一种“黑官”,不必呈报军里批准,只要师长下令即可。

这几位副官军衔普遍不高,基本都是尉官,因为军衔高了容易引入注意,很可能招来特务们的调查。不过,尉官的军衔和副官的正式身份,非常方便地下党员们到处活动,主动接近各级官兵,谈谈心,叙家常,帮助代买手表、钢笔等,交了许多朋友。就连比较难接近的政训处和参谋处,他们也可以随便出入,搞到了不少情报。

《大决战》剧照

长期潜伏后在淮海战场起义

尽管大家在第110师内部团结了不少进步官兵,但该师毕竟是嫡系中央军部队,周围强敌环伺,因此上级指示“耐心等待,在最有利的时机起最大作用。”“对军纪不要要求太严,不能用解放军管理部队的办法去管理国民党的队伍。”因此,第110师地下党委做好了长期潜伏的打算,并积极准备起义的各项工作,牢牢掌握了该师师部直属部队和2个团的兵权。

1948年11月27日淮海战役第二阶段,国民党军最精锐的黄维第12兵团被围宿县双堆集一带,首次突围就选中第110师担任开路先锋。廖运周等人趁机率兵起义,不仅拉走了5000余官兵,还挫败了后续部队突围的企图,黄维兵团包围圈进一步缩小,10天后就全军覆灭。

黄维兵团覆灭的报道

0 阅读:53

读万卷书破万里浪

简介:笑谈风云,闲说历史,另眼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