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年福州军区被撤,司令员江拥辉没有新任命,江:给我接军委总机

含蕊说国际 2023-02-22 11:54:16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前言

1985年6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时任中央军委主席的邓小平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构想,那便是从当年起陆续裁军一百万,与此同时一些军区也做相应的裁撤。

这便是震惊中外的百万大裁军。

在这份拟定裁撤的军区名单中,福州军区赫然在列,时任福州军区司令员的江拥辉在得知消息后,心中难免涌出一丝伤感。

而当他得知自己并没有新的任命时,他拿起电话当即要求道,

“马上给我接军委总机,我要和军委领导通话!”

江拥辉的这番举动,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愣在当场,大家心中不由得揣测:难道他要向军委抗议?

然而当他拨通电话后,大家悬着的心总算落了下来。

是啊!他是跟着红军一路走过来的,怎会没有一定的思想觉悟呢?

投身革命一心跟党走

1917年的江西瑞金还尚未成为日后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地区,这里由于处于闽赣边界,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不高。

也正是在这种环境下,江拥辉诞生于一个贫困农民家庭。

图丨右二为江拥辉

1929年,江拥辉正闲在家中,忽然听闻乡里来了一大群兵,他们举着赤红色的旗帜,旗帜上还画着镰刀和斧头。

江拥辉觉得非常好奇,便到乡里去看热闹。

当时为首的一人正当着乡民们的面演讲,由于去的晚了一些,他只听了个大概,其中包括“苏维埃政权成立了”,“组建新的乡政府”之类。

江拥辉觉得那人的姿态跟之前只会向乡里征税的乡长大有不同,便从旁边拿了一张宣传页回家研究。

正是这小小的一张宣传单,让他对共产党有了初步的了解。

上面写着红军和党的一些信息,尤其是其中“让穷苦人有地种,有衣穿,打倒反动派,让穷苦人当家做主!”这类的话语,让年少的江拥辉感到热血沸腾。

通过几个月的观察,江拥辉发现新成立的苏维埃政府与之前的乡政府有着本质的区别。

图丨右为江拥辉

他们将村里的土豪地主全部抓起来,把地分给了农民,就连自己家都得到了几亩薄田,同时还关心农民的生活,有些干部还主动到地里帮农民干活。

这一切就像做梦一样,但却是实实在在的转变。

渐渐的江拥辉就萌生出了加入共产党的想法,然而当他到乡政府去报名时,当时的干部看他年纪还小,就有意让他加入共青团。

当时加入共青团的条件也很简单,干部问他:“你愿意拥护共产党吗?”

江拥辉坚定的点了点头,并说道:“共产党对我们来说是大救星,大恩人,我当然要永远拥护共产党!”

那位干部再说道:“那就先改个名字吧,江拥辉你看怎么样?拥护共产主义光辉!”

江拥辉知道自己的名字是父母所取,本不应改变,但为了心中的理想,他还是坚定的回答道:

“行,我以后就叫江拥辉,用这个名字给我登记吧!”

图丨江拥辉(右一)

加入共青团的那一年,江拥辉才刚刚14岁,在当时的共青团员中都算是小孩子。

但他政治觉悟高,肯于用心研究党的纲领和决策,反而成为当时瑞金共青团的一个小领导。

然而1934年,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央决定开始长征。

根据中央的决定,原属于中央苏区的党员、团员和战士,可以自主选择是跟随党组织长征还是留守苏区。

当这一现实摆在江拥辉面前时,他毫不犹豫的决定:“跟随红军一起长征!此生只跟党走,党在哪我就在哪!”

1935年,就在红军长征途中,江拥辉正式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他虽是一名年轻党员,但深刻的明白作为党员的责任和使命。

当长征到了后半段,红军面临着艰难的自然条件,一路上一些老红军都非常照顾他。

到了过草地时,上级任命江拥辉为收容队队长。

图丨红军过草地

为了让团里一些伤病战友坚持下去,他将仅有的一点豌豆全部分了出去,自己则忍受着饥饿继续行军。

抗日战争时期,江拥辉首先在八路军一一五师任职,在此期间他参加了平型关战役、广阳松塔伏击战等一系列对日作战,随后又跟随一一五师六八六团转战山东地区。

在对日寇和伪军的作战中,江拥辉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并从老一辈指挥官那里学到了大量的军事技巧。

可他却认为仅仅依靠这些还不够,关键在于自己是否真的勇敢果决。

1939年,日军和伪军大举进攻六八六团驻守的陆房地区,上万名日伪军交替进攻,而我军驻守的只有江拥辉率领的一个营战士,战斗霎时间异常惨烈。

就当伪军突破我军防线之际,江拥辉带头冲锋,直接勇敢的发起反攻并打退了侵入的敌军。

图丨秀水河子战役中的一幕情景

解放战争时期,江拥辉担任山东解放区第一师二团团长,很快奉命率部开往东北。

1946年的秀水河战斗中,江拥辉奉命全歼守军。

也就是这次战斗让他身负重伤,敌人的炮弹在他不远处爆炸,江拥辉的左眼和腰部瞬间被弹片击伤。

尽管这样,江拥辉依然坚持躺在担架上指挥战斗,战士们见状备受鼓舞,很快全歼敌军,江拥辉这才退到后方进行治疗。

当时的一师师长梁兴初专程前来探望江拥辉,见到他躺在病床上的样子,无不感慨地说道:“你这个同志呀,真是拿你没办法!”

梁兴初自抗战时期就是江拥辉的老上级,他深知江拥辉的脾气秉性,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这也是梁兴初最欣赏江拥辉的一点。

而两人之间的情谊,也在朝鲜战争中逐步加深。

朝鲜战场领导“万岁军”

新中国成立后,梁兴初担任三十八军军长,江拥辉则担任副军长。

图丨梁兴初

当三十八军接到入朝作战的任务时,梁兴初第一时间找到江拥辉,共同商讨入朝作战策略。

虽然前线的局势尚不明朗,而且这次的敌人又是世界头号帝国主义强国,两人商量来商量去决定还是根据朝鲜的战局决定相应的战术。

不过就一点他们达成了共识:“一定要打出三十八军的威名!”

入朝作战之后,根据之前三十八军的总体部署,由军长梁兴初坐镇军部指挥,而江拥辉和政委刘西元则担任前敌指挥。

第一次战役时,由于三十八军的行军线路上屡遭意外而耽误了彭老总制定的合围策略,军长梁兴初遭到严厉批评。

所谓知耻而后勇,梁兴初和江拥辉、刘西元痛下决心一定要在第二次战役中打一场漂亮仗,为三十八军正名!

第二次战役中,三十八军的主攻方向上有一个名为德川的地方至关重要。

图丨战士们在三所里附近埋伏

可以说,拿下德川就能左右第二次战役的整体战局,而攻打德川的重任就交到了江拥辉的手上。

如此重要的位置,美军自然也势在必得,调集了大量机动部队向德川进发。

发觉敌人动向后,江拥辉迅速做出部署,连夜急行军驻扎在距离德川不远的嘎日岭,只等着美军出现给其迎头痛击。

在这次战斗中,三十八军在江拥辉的率领下发挥出了惊人潜能。他们先于敌人一句夺下嘎日岭,并抓紧时机命令一一三师夺下龙源里和三所里。

这次三十八军的穿插作战创造了步兵快于机动兵的奇迹,在世界军事史上也绝无仅有。随后的龙源里和松骨峰阻击战中,我军已经占据了有利地形,给予敌人以重创。

在这一连串的战斗中,前线总能看到江拥辉的身影,他与军长梁兴初密切配合,最终让志愿军夺得了第二次战役的绝对胜利。

事后,彭老总看到战报喜出望外,当即给三十八军签发了嘉奖令,并在嘉奖令最后写道“志愿军万岁!三十八军万岁!”

从那以后,三十八军便有了“万岁军”的殊荣。

1952年,随着朝鲜战场局势的变化,三十八军军长梁兴初调任二十集团军代司令员,而任三十八军军长的就是江拥辉。

在随后的朝鲜战争中,江拥辉指挥三十八军打了一场又一场的漂亮仗,最终率领三十八军于1953年朝鲜停战协议签订后凯旋归国。

1955年授衔仪式上,江拥辉被授予少将军衔。当时他年仅38岁,在少将之中较为年轻,却已战功赫赫。

大裁军中的老将风骨

从1957年开始,江拥辉一直在沈阳军区担任多个领导职务,时间长达26年之久。

图丨江拥辉

建国初期,沈阳军区是我国对外防御的各大军区中相当重要的一个,从其任命的首任司令员是邓华上将就能看得出来。

沈阳军区的驻防面积包括东三省,与苏联、朝鲜接壤,其重要地位可想而知。

1959年,江拥辉负责旅大警备区的防务工作,而其防备的重点则是来自台湾国民党方面的小股侵袭。

为了圆满完成防卫任务,江拥辉到任之初就下连队视察,直接与一线指战员沟通了解情况。

当他知道当时严峻的防务时,第一时间向上级请求对旅大警备区扩编,同时提升权限。

当时的沈阳军区司令陈锡联接到江拥辉的报告后格外重视,马上召集军区各单位领导人商议,最终大家在充分的调查论证材料面前一致同意江拥辉的请求。

而对于台湾小股武装袭扰旅大海岸线的事情,江拥辉积极与当地驻防的连队负责人讨论研究,最终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阻击办法,在证实行之有效后迅速在沿海各驻防地推广。

图丨右为江拥辉

中苏关系发生变化后,江拥辉的工作重点便放在了中苏边境的防卫问题上。

经过仔细的研究,江拥辉认为齐齐哈尔的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在与当地驻防负责人开会时强调:

“无论何时,齐齐哈尔不能丢,一定要死守到底,这事关东北大局!”

在沈阳军区工作的二十多年中,江拥辉虽始终担任副职,但他不计个人名利,坚持亲下连队了解问题,为东北地区的防务解决了大量的隐患,为东北地区的国防安全做出杰出贡献。

1983年,原福州军区司令员杨成武离任,而福建作为台海地区的前线,必须要有一名老成持重的大将坐镇才更加稳妥。

于是,中央军委便任命江拥辉担任福州军区司令员。

在陌生的环境中,江拥辉不改往日本色,坚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寻找并解决问题,建立起了完善的台海防卫机制。

然而就在江拥辉完全适应福建的工作时,1985年百万大裁军开始,福州军区整体被裁撤,中央军委也并未对江拥辉进行新的任命。

在这紧张时刻,江拥辉直接拿起办公室里的电话说道:“给我接军委总机。”

这一举动让前来汇报的傅奎清吓了一跳,他趁电话没接通慌忙说道:

“司令员,您有什么想法可以先跟我商量一下,千万别生气啊!”

江拥辉听后不禁一笑说道:“你放心,我不是要跟军委摆资历论战功,我是想向军委表态,我江拥辉拥护军委的决定。”

也正在此时,电话接到了南京军区司令员向守志的办公室,江拥辉直接对着电话大声说道:

“我服从中央军委命令,并愿意全力配合你完成南京与福州两大军区的合并工作!并预祝你们取得更大成绩!”

图丨江拥辉(右一)

在南京军区与福州军区完成合并之后,江拥辉便退居二线。当军委领导询问他退休后要去哪时,他思考了一会便说道:

“还是回沈阳吧,我对那里更熟悉一些。”

后记

1991年2月,江拥辉在沈阳病逝,享年74岁。

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得知江拥辉病逝的消息后,难掩心中的悲痛,亲笔为他题写了挽联。

江拥辉将军从革命岁月走来,他同其他将官一样在中国的解放和建设事业中留下了不朽的功绩。而他本人却丝毫不计较个人得失,堪称我党我军中的楷模。

他用一生的时间,实践着当年加入共青团时的诺言:

“共产党对我们来说是大救星,大恩人,我当然要永远拥护共产党!”

0 阅读:32

含蕊说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