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型“超级地球”被发现,距地42光年?其上会潜伏高级文明吗?

坐景观田 2022-05-12 10:49:52
前言

现在科学发展的速度越来越慢,在上个世纪,诺贝尔奖往往都是颁布给二三十岁的年轻科学家,著名的爱因斯坦在提出广义相对论的时候也才25岁,但是现在的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基本都是六十岁以上的老教授。

缓慢的科学发展进步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在上个世纪许多技术还没出现时,就已经提前出现在科幻小说中了,比如克隆、航空、飞机、坦克、激光等等。

但到了此时此刻,可能是现在人类未知的领域越来越少了,亦或者是更加深奥的科学领域已经复杂到普通人无法理解了,现在我们的科幻小说中似乎只有一个话题,那就是探索宇宙。

而对宇宙的探索和研究可以简单地分为两个方向,一个是人类如何在太空中长时间的生存,另一个则是如何在太空中找到有用的资源并前往那里。

而在太空中找到有用的资源,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毕竟放眼望去,太空中虽然有点点星光,但更多的却是无尽的黑暗。

此时此刻,科学家们还在无时无刻使用高精度光学望远镜和接收电波的射电望远镜收集宇宙信息,然后从庞大的信息中筛选出最值得人类探索或研究的天体。

这其中,超级地球毫无疑问是最值得人类前往的星球。

什么是超级地球

首先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超级地球是什么。超级地球并不是升级版的地球,它只是质量超过地球但比天王星和海王星要低的行星。

在天文学中,地球被划分为类地行星,而海王星被则是冰巨星,虽然都是行星,但不一样的质量让这两种行星呈现出不同的性质。所以在找寻超级地球的时候,科学家们将标准定位在1~14倍地球质量之内。

我们对地外行星能够准确判断的只有这颗行星的质量,甚至这个星球的真实情况实际也不能完全确定。除了质量外,科学家们还会根据太阳系与地球之间的距离计算出大概的行星宜居带。

由于每个恒星的大小和热量的不同,行星宜居带的位置也不一样,而运行轨迹刚好在这宜居带上的行星,就有可能成为除地球以外的第一个宜居星球。

但却只是有可能,即便是我们所在地太阳系的宜居恒星带也只能大致定位为0.725~3天文单位之间,1天文单位就等于一个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因此1天文单位约等于1.5亿公里,3天文单位则约等于4.5亿公里。

因此仅仅在太阳系的宜居带范围就十分广泛,金星与太阳的距离为0.72天文单位刚好挨着太阳宜居带的边缘,而火星却是切切实实就在宜居带之内的。

但火星上的环境并不怎么适宜人类居住,极度的干旱和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含量,都是人类无法适应也不能轻易改造的恶劣环境,所以即便在宜居行星带也无法确保这颗超级地球确实宜居。

但是以人类目前的深空观测能力,我们根本无法看清楚太阳系以外的恒星系构造。因为行星是不发光的,就算我们能够发现恒星,也不一定能看清楚这颗恒星是否拥有行星。

现在我们对系外行星的寻找还是以上个世纪发明的“凌日法”为主,再配合微重力透镜、拱星盘、光谱分析等方法进行寻找行星。

简单总结一些就是,现在我们找宜居行星的标准不够精准,方法不够有效。但即便如此,科学家们依旧找到了几十颗超级地球。

这些行星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①跟地球一样在恒星的宜居带之中;②大小和质量与地球相似,但都比地球要大一些,因为更大的质量能吸附住更多的大气和水分,更有可能形成与地球类似的环境;③距离地球不会太远,至少在一百光年以内。

42光年外的超大型“超级地球”?

近段时间,在网上打出“42光年”和“超级地球”这两个关键词,我们就能找到许许多多相似的文章,文章的内容都很简单,基本都是在介绍被发现的这颗行星与地球多么的相似,未来一定会成为我们人类的第二居住星球。

而这颗似乎是人类唯一希望的星球,实际位于大约41光年外,名为HD 69830星系,这个恒星系与太阳系的还是有一些相似之处的,比如HD 69830恒星与太阳一样都是黄矮星,年龄也差不多都是40~50亿岁左右,比太阳略小,但相差不大。

科学家们目前从HD 69830恒星系中观测到有3颗行星,按照行星的命名习惯,以恒星名字开头,由于字母a会让人对第一颗行星与恒星产生混淆,所以统一使用b、c、d等小写字母命名区分,这其中第三颗行星HD 69830 d就是众多文章都极度追捧的“超级地球”。

文章之所以对其强烈吹捧,究其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科学家在研究这个行星放射出的光谱时,认为HD 69830 d很有可能拥有液态水,而且还可以确定它就在HD 69830恒星系的宜居带中。

但其实还有一个重要信息被这些文章避轻就重一笔带过的,那就是这颗行星的质量为地球的18.1倍。这个质量实际上是属于冰巨星的范围。

超高的行星质量首先会产生超强的地心引力,引力的大小很好计算,是地球的十八倍,地球上1千克重的物品拿到HD 69830 d上就会有18斤,一个正常体重的成年人在这颗行星的表面体重会变成1吨,任何正常人类都会被自身的重量压死。

即便我们可以利用科技的方法抵消掉这个重力的加成,这颗星球依旧不可能成为宜居星球,因为强大的引力可以吸收宇宙中大量的水分,而在重力的作用下山峰、陆地、岛屿都几乎不可能形成。

所以这颗行星实际的情况是,行星物质组成一个更为规则且平整的球体,行星表面的液态水形成一个超大的海洋,没有陆地的阻隔,这颗行星上的潮汐现象会更加明显且强大,上千米的巨浪每天都会席卷行星一次。

其实类似的场景曾经在影视作用中出现过,那就是电影《星际穿越》中主角前往的第一颗星球的画面。

总而言之,这颗星球也许在许多方面都与地球十分相似,但科学家并没有将其划分为超级地球的行列,实际上它只是一颗恰好在宜居行星带的行星而已,超高的重力早已扼杀了人类在这颗行星上生存的可能性。

HD 69830 d上可能潜伏的高级文明

关于这颗星球的传言,除了其被夸大的宜居可能性之外,为了增加它的噱头,还有不少人声称这颗行星上会拥有高级文明,但并没有任何人给出关于高级文明存在的相关依据,甚至连猜测的理由都没有,简单来说就是信口胡诌。

那么这颗行星上有没有可能存在生命甚至文明呢?答案是当然有可能。

但是宇宙是何等的浩瀚,在这无边无垠的宇宙中,不仅有可能存在文明,而且这些文明还有可能会以我们完全无法理解的形式所存在着。

宇宙中一切皆有可能,一颗行星上拥有生命当然是有可能的。但可能从来都不等于一定,我们对宇宙中天体的观测能力十分有限,我们不能直接看到这颗行星的表面,所以如果这个星球上实际存在有生命,我们也不能直接看到。

但如果这个星球上有高级文明的存在,那么它发射出无限电波的可能性就十分高,因为这是目前我们认知中最快的信息传输方法,信息传播速度是文明提升的重要标记。

如果他们在HD 69830 d上使用了无线电波,那么在41年后装载在地球各处的射电望远镜就能准确探测到这股信号。但直到现在,地球上依旧没有收到有人为痕迹的宇宙电波。

也就是说,HD 69830 d这颗星球有可能存在生命,也有可能存在一种不会使用电波沟通的文明,甚至有可能有一个使用量子纠缠方式传递信息的文明,但偏偏绝无可能存在着与我们相似使用无线电波沟通的文明。

而在科学界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则,那就是——如无必要莫增实体。换言之就是不要相信任何没有证据的猜测,无端假设高级文明的存在,然后处心积虑地证明其存在,这只是做无用功而已。

人类寻找超级地球的主要意义

其实就算能够确信42光年外有生命或者有宜居星球,此时的人类也无法对如此遥远的星球做任何事情。

即便是向其发射信息,以光速前进的信号也需要前行42年才能到达,如果上面有高级文明并且立刻回复我们,那么也需要84年才能获得回信。

如果想将任何带有质量的物质传递到如此遥远的地方,那就更难了,以现在速度最快的人类造物——地平线号飞船来说,它也仅能达到1.6万分之一的光速,换算一下,以这个速度前往HD 69830 d需要67.2万年。

在人类多年的寻找下,几十个超级地球中,最近的行星与地球的距离也有十几光年,虽然没有HD 69830 d那么远,但前往最近的超级地球也需要花费将近二十万年。

这时肯定会有人好奇,人类努力寻找超级地球的意义在哪里呢?其实世界上大部分的技术在刚出现的时候并不一定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帮助的。

现在对超级地球的寻找,一方面是为了未来深空探测寻找方向,虽然现在人类的太空航行能力还是太弱,但是等到可控核聚变研究出来后,人类航空速度和能力将获得长足进步,在那时就有探索这些超级地球的希望。

另一方面则是深空观测本身的技术也需要不断地进步,在实践中进步是最好选择,因此科学家们才会乐此不疲地努力寻找超级地球,并不断地研究出更精准更有效的宜居星球寻找方案。

结语

在地球科技发展速度渐渐减慢的今日,对宇宙的探索似乎已经成为了唯一的发展方向。但是在探索宇宙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时刻牢记,直到现在,人类的唯一家园依旧是地球。

并且人类现在没有任何能力可以在太空中航行到另一个恒星系,更可怕的是,宜居的星球虽然在宇宙中有很多,但每一个都不是我们有能力到达的。

在人类有能力开发另外一个星球作为居住地之前,更为重要的工作的应该是保护当下的地球环境,不然科技再怎么发展,地球环境如果崩坏了,我们也只能在短时间内消失于宇宙之间。

2 阅读:1635
评论列表
  • 2023-01-04 20:47

    等到那天我都成泥土了

  • 2022-10-04 01:17

    那我们就让地球移动到超级地球的附近,然后我们就派一部分人爬上去!这样也能减轻地球的负担!

    用户16xxx79 回复:
    这想法很独具风格
  • 2022-05-15 15:54

    别说46光年,就算0.001光年人类也是无法到达的,只能乱猜测。

    雪山鱼儿 回复:
    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世界!一百多年前,人类可以达到的速度不过每秒10米左右,现在已经提高了一千倍,几百年以后,再提高一千倍不是无法想象的吧?你那个0.001光年,到时候就根本不是障碍了吧?
  • 2022-10-07 21:58

    不用但心,我昨天才从那回来,那里的人们非常热情,也许他们没有中秋节,所以没送我中秋礼物

    用户16xxx79 回复:
    没带点土特产,拍照分享一下
  • 2022-10-07 22:16

    有外星人属于正常,既然地球能有生物,为什么其它星球就不能有生物呢?不能太自大,先把自己地球维护好就行

  • 2022-12-31 20:01

    这么神奇吗

  • 2022-10-07 22:41

    科学家发现并有绝对证据证明,5O年后,宇宙不复存在!!!!

  • 2022-10-07 22:42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生物也有非常多种,比如我们离不开氧气和水,但是有些生物面对氧气和水或许就会立刻死掉,所以不要以我们为中心去寻找宇宙中的生物。(我是一个农民,以上所讲也只是一个农民的理解)

  • 2022-12-24 19:57

    望梅止渴!没用!

  • 2023-01-03 02:29

    屁都没,别自己骗自己了

  • 2022-10-06 14:18

    带足干粮,马上出门!

坐景观田

简介:科学探索不停歇,一起走进科学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