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里谁最容易焦虑、发脾气?别找了,答案一定是妈妈

兰妈谈育儿 2024-05-17 20:28:31

文/兰妈谈育儿

深夜打开朋友圈,看到一位朋友的有感而发

她说:

“一直不明白,小时候每次看到父母吵架之后,为什么妈妈永远都躲在一边只哭不走,直到后来我变成了她,也是自从自己当了母亲后才明白,孩子羽翼未满是妈妈最大的软肋,爸爸心情不好可以出去借酒消愁,只有妈妈不管伤心、愤怒,都得一边自己消化,另一边忙着给孩子做饭、收拾残局,这并不是妈妈有超能力,而是有了孩子之后,谁都有退路,唯独妈妈没有,妈妈也是婚姻里最可怜、和教育里最容易焦虑的人…”

看完这段话,思绪仿佛又被拉回曾经带孩子的日日夜夜,睡不好觉、吃不饱饭,甚至还总是控制不住情绪地大吼大叫

自从,家里总是弥漫着争吵气息,生活也过得一团糟,想过离开、放心不下孩子,想过认命、又不甘忍受,就是唯独没有想过如何解决问题、扭转局面…

后来,经历多了、也成熟了不少,我发现所有的焦虑和不幸就是:“让自己失去了价值”

太在乎孩子,所以才焦虑地未雨绸缪

太在乎家庭,所以也敏感地防御外敌

结果,我们一不小心,就把自己活成了那个动不动发脾气指责孩子,动不动查岗盘问丈夫的敏感暴躁之人

孩子称之母老虎,丈夫称之泼妇

直到意识到这一点才慢慢醒悟,可当我不再把视线全部放在孩子和家庭上时,焦虑、不甘、还有不幸,似乎都不治而愈了

怎么说?

这就跟妈妈的好脾气、和幸福是取决于爸爸,是一个道理

爸爸爱妈妈,能无条件地包容妈妈的一切,您猜,这是为什么,是爱吗?当然是

可我们也别忘了,任何感情都需要经营、也需要靠维护

正如婚姻里的“一年之守、三年之痛、五年之离、七年之痒、十年之约”,能真正跨越时间、走过磨合的感情,一般都有着独特的相处模式

所以,妈妈虽为育儿里最容易焦虑、发脾气的人,但妈妈这张牌打得如何,还是全靠自己如何逆风翻盘的能力

如果我们没有被宠成公主的女王命,那就想办法撰写这样的人生

比如,以下4个心态,就可以帮妈妈快速走出焦虑,做自己的人生女王

01

时尚

努力走在时尚前端

爱美,是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也是对待孩子的态度

闺蜜琴琴,是一个特别节约、会过日子的妈妈

记得以前和她一起逛街时,她都是老古板思想,总是说:

“都是当妈妈的人了,打扮那么好看有啥用”

可最近几年,琴琴不仅气质和形象大有改变,就连穿衣都变得格外时尚、有品位

一开始,我还以为她升职加薪,连着个人气质、思想、和心态都跟着提升了

可真正问及原因时,她却私底下偷偷告诉我:“做幸福女人的秘诀,就是偷偷让自己变得更漂亮”

原来,自从她女儿学校开家长会那次,特意嘱咐“穿漂亮的衣服,打扮得好看些”后,她就意识到个人形象的重要性

特别是有同学对女儿说:“你妈妈真漂亮,真年轻”,女儿也会因为有人夸妈妈而感到自豪的时候,她更加认识到“爱美妈妈对孩子有着独特的影响力量”

•妈妈越时髦,思想越前沿,和孩子的共同话题更多,也懂得尊重孩子的爱美心

•妈妈气质越好,孩子越注重自身形象,懂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妈妈越漂亮,得到的夸奖越多、心情越好,在家里面也会更温柔淑女,遇到问题基本上不会暴跳如雷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妈妈努力走在时尚前沿的爱美心态,也从一定程度上给爸爸带去了压力

就拿闺蜜琴琴来说吧,她这个妈妈出门在外,别人见了,说过最多的话就是:

“身材真好”

“真漂亮”

“真年轻”

“一点也看不出是生了孩子”

然而,这些话落在孩子爸爸的耳里就形成了一定的压力

害怕闺蜜会被外面的甜言蜜语所迷惑,一向不爱浪漫的老男人思想,也开始了送花、送包、送新款手机等各种礼物

当闺蜜问“现在怎么开始变得浪漫起来了”时,给出的回答也是:“你现在那么优秀,我得把你讨好些,万一不要我们了,这个家可怎么办呀”

确实,妈妈漂亮,孩子跟着自信,妈妈气质佳,爸爸也会因为差距,而变得浪漫、讨好、甚至包容…

所以,妈妈们,不要放弃你爱美的权利,好好爱自己,就是让别人反过来爱你的底气

如果我们整天蓬头垢面、遇到事情就暴跳如雷,那身边留下的自然是不服、反感、还有疏远了

02

心大

坦然接受所有一切

我见过一个特别聪明的妈妈,她在教育孩子方面颇有一套

儿子读三年级的时候,数学成绩突然从以前的七、八十分,掉到四、五十分,然后又变成了期中考试成绩里的33分

期中考试过后的一次家长会,老师还特意把她留下来,单独说了这件事情

那天晚上回家,大概是知道少不了一场恶战的原因吧,儿子识趣地躲在房间里写作业不敢出门

可奇怪的是,妈妈并没有把老师留校的事情拿出来批评,而是做了一桌丰盛的晚餐

当儿子看到这样一幕,满脸问号

妈妈关心说:“傻愣着干什么,赶紧吃呀”

儿子心虚地吃着妈妈做的丰盛饭菜,然后又不放心地问一句“妈妈,你怎么不生气”

妈妈坦然一笑,然后回答说:“傻儿子,生气有用吗?该吃吃该喝喝,再说,一次成绩又说明得了什么,妈妈以前读书还考过十几分成绩呢,我看你比我聪明”

随着“噗呲”一笑,紧张的气氛彻底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吧唧扒饭的轻松气氛

而那天晚上过后,儿子的学习态度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每天放学回家都积极写作业,遇到不会的问题也会拿出来积极求教

特别是成绩从三十多分上升到七十多分后,老师在群里点名表扬,并称孩子进步背后离不开妈妈的悉心教导

她和儿子看到后都纷纷高兴地跳起来,还激动地说:“老师表扬你了,她还表扬我了”

就这样,聪明的妈妈不动一兵一卒,也没有大发脾气,就轻松解决了孩子考试低分的困扰

而这个例子也恰恰告诉我们:遇到事情,坦然接受才是改变的开始

我们只有先接纳孩子的一切,心大一些、不要揪着缺点不放,再坦然一些,用自己曾经的不足来衬托孩子现在的聪明

最后,在自信、和看得见的希望里,孩子才能越走越远、越走越有动力

03

嘴甜

说能让人开心的话

人人都喜欢听“好听”的话,孩子也不例外

有个二胎妈妈,自从生了小宝之后,大女儿要上学,小宝还嗷嗷待哺

每天照顾孩子、辅导作业、再加上各种家务琐事,实在是把她压得喘不过气了

于是,她就跟丈夫商量,把远在家乡的婆婆接到城里帮她分担一部分

刚开始的时候有个人搭把手就是不一样,可没过多久,观念不同的婆媳带娃,很快就迎来了育儿危机

就拿大女儿的学习来说吧

孩子本身就比较贪玩、攀比心强,妈妈也费尽心思在纠正这种习惯

可奶奶爱孙心切,每次喜欢跟着唱反调

不是说:“现在的孩子都是需要靠鼓励的,你别凶她呀”

就是说:“哇塞,我家宝贝多厉害呀,简直是太聪明了,奶奶为你感到骄傲”

很明显,奶奶的观念是“孩子需要鼓励”,但鼓励太过浮夸,缺少了正向引导价值

而妈妈呢,恰恰是意识到了这一点,不希望孩子在被浮夸的表扬里迷失自己

于是,她能做的就是让孩子认清楚现实

比如,女儿每次写完作业后都喜欢先拿给奶奶看,因为奶奶会一顿猛夸

可看到明显飘了的女儿,妈妈也总是不合时宜地说句:“就你这写字水平,我要是老师,会直接打回来让你重写”

每次听到这句话,女儿也满脸怒气,甚至到了和妈妈一说话就烦的地步

每次有什么也是跟奶奶说,就连睡觉也跑去奶奶的屋里图清净

当时,妈妈跟我说了这个情况后,我建议她:

“不要跟孩子唱反调,孩子喜欢听好话,那就对他们说好听的话,但说好听的话也需要讲究方式”

“如果我们夸孩子进步,那就不要说“你真棒”、“太厉害”等浮夸词,而是指出孩子最近进步最大的地方在哪里,然后再进行表扬和鼓励,并希望孩子再接再厉”

”在这种夸细节的表扬下,孩子才能得到积极的正向能量引导”

果然,按照我的建议和表扬方式进行沟通后,妈妈和她女儿的关系就缓和了不少

特别是写字姿势、和学习态度方面,在妈妈的认可和鼓励下,变得越来越积极努力

时至今日再谈起此事时,她也感慨说:“说话真的是一门艺术,说能让人开心话的嘴巴甜,确实能解决很多麻烦和难题”

04

理想

不要轻易放弃事业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每个人也不要轻易放弃自己

配音部门有个同事,文采好、声音又独特新颖,是公司的得力录音主播

可自从有了宝宝后,有段时间她就不再状态了

每天上班的时间基本上都心不在焉,一有时间就给家里打电话,非要在镜头看到宝宝后才肯放心

如果孩子有个摔伤、生病什么的,那不管手里有什么重要的事情都会放下,并连忙赶回家

因为一心二用,录稿的时候经常会出错,完全达不到配音效果

为此,老板还亲自找到她,并站在过来人的角度劝告说:

“初为人母,宝宝就成为了母亲的一切,这一点,我是过来人,也懂得”

“可爱孩子不是随便说说、或者陪在身边就是爱了,没有理想和事业心,我们终将会退化,会没有经济能力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将来也会因为脱离社会和孩子缺少共同话题”

“如果你实在是放心不下孩子,可以给你放假一段时间,刚好能好好休息、也陪陪孩子,如果你还想回到公司,大家也随时欢迎”

不得不说,老板确实是一个能留住人才的优秀领导者

也正是她的这番劝慰,让初为人母的同事慢慢消化了焦虑、重回工作岗位

至今为止,她也算是“家庭事业两全”的妈妈典范了

而说起理想、与事业心时,她最感谢的也是当初老板的挽留之言

特别是回家休息的那段时间,她接触了很多全职妈妈,有宝宝刚出生的,有学走路,也有读幼儿园、小学、初中,还有为了高考连话都不敢跟孩子说的妈妈…

在这些不同阶段的全职妈妈观察里,她发现:

“越是把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的妈妈,最后亲子关系都不是很好,因为任何关系都需要保持距离,我们对孩子越好,也意味着要求越高、嘴巴越唠叨,最后很容易把孩子压得喘不过气”

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得出,养育孩子是一条漫长又需要方法的道路,我们既要给孩子充足的爱,又要让这份爱不会那么压抑

如果可以的话,那就在孩子幼实时给予陪伴,长大后再忙于事业心,任何时候不放弃自己也不放弃孩子,这才是我们给孩子最好的成长榜样

那么,关于育儿里最容易焦虑、发脾气是妈妈这个话题,大家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建议与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0 阅读:12

兰妈谈育儿

简介:专注于育儿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