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汉朝的开国皇帝叫汉高祖,唐朝的叫唐太宗?一篇给您讲清楚古代皇帝庙号有何区别!

史说新意 2024-03-01 18:25:57

当一个皇帝驾崩后,如何评价他的一生?相对客观的就是庙号了。有一个庙号难度最大,竟没一个皇帝能够获得,与后来水分越来越大的谥号相比,庙号相当坚挺,几千年来始终是两个字,第二个字又基本固定不是祖就是宗。

孔子说了:祖有功,而宗有德。谓之祖宗者,其庙皆不毁。祖比宗厉害,有开创之功的皇帝称祖,有守城之德的称宗。一个朝代,一般只有开国之君以及新时代的开创者和称祖。所以一个朝代往往只有两个祖,当然那些自己没当过皇帝,而被当皇帝的儿孙们追封的某祖不算,但有一朝出现了三个祖,其中一个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圣祖,你猜猜这是哪个朝代?圣祖又是谁?另外割据政权普遍祖宗泛滥,疆域和功绩不大,名头都不小,这里就不多讨论了。

庙号的第一个字,最有含金量的是太、高、世、中。庙号起源于商代,当时只有这四个字,创基立业曰太,功高者曰高,世代转移曰世,中兴者曰中。那么于祖宗结合起来,庙号就有了排序。太祖-高祖-世祖-太宗-高宗-世宗-中宗,你发现了吧没有中祖,中祖就是开头说的难度最大的庙号。一会我们说说为啥。

太祖高祖都是开国皇帝,典型代表是汉太祖刘邦、宋太祖赵匡胤、明太祖朱元璋,开国皇帝叫高祖的原因是把太祖的名号给了自己的爹或者爷爷,比如唐高祖李渊:唐太祖是他爷爷李虎;隋高祖杨坚:隋太祖是他爹杨忠。世祖一般是颁发给将功业发扬光大的人。世,有两层意思:一是支系成为大宗;二是将祖宗功业带入新高度,典型代表是汉世祖-刘秀、元世祖-忽必烈、清世祖-福临。比如福临之所以能称世祖,他爹皇太极才称清太宗,是因为在他任上,满清进了北京正式入主中原。开国皇帝司马炎也称世祖,因为他把太祖和高祖分别给了爷爷司马懿和父亲司马昭。太宗、是宗这个庙号里的老大了,所以往往是一个王朝除开国之君外的下一任皇帝,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宋太宗赵匡胤,当然也有例外:如汉太宗刘恒、明太宗朱棣。刘恒是西汉第五位皇帝,但他之前的皇帝除刘邦外在位时间都很短,而且两汉对庙号的授予极其严格,必须有功绩才能给,所以刘恒是两汉第二个有庙号的皇帝。而朱棣叫明太宗也是合理的,毕竟朱允炆在位4年就被他赶下台了,而且朱允炆一直到南明朱由崧时才有了庙号,所以朱棣也算是明朝第二个有庙号的皇帝。至于后来称为明成祖则是嘉靖为了给亲爹名分而改的。

高宗就有些高开低走的意思了,典型代表是唐高宗李治、宋高宗赵构和清高宗乾隆。中是中兴之意,所以中宗基本上是让本朝中期来了个小高潮,比如汉中宗刘询的昭宣中兴、唐中宗李显复国号为唐。获得世宗这个庙号的大多是平平之辈。虽然是是世代转移和将功业发扬光大的意思,但真正做到也只有汉世宗了,就是鼎鼎大名的汉武帝刘彻!除了以上太高中世的庙号外,还有不少独一无二的庙号。尤其是宋朝,非常有创新精神:神宗、英宗、徽宗、哲宗、真宗等,这都是宋朝原创出品。这些庙号大多要么是费劲找亮点,比如仁宗、孝宗、睿宗;要么是明褒暗贬,比如武宗、文宗,说的不是这皇帝文治武功,而其实是穷兵黩武和文弱无能。再有就是早死皇帝如英宗、穆宗,至于哀宗、奚宗等从字面就能看出不是啥好词了。

最后咱们说说为啥没有中祖,这是因为要达到中祖的标准太难了,既要力挽狂澜中兴王朝又要有开创之功。中兴王朝的都叫中宗了,因为他们都没有开创之功,其实真正达到标准的只有汉世祖刘秀,他集中兴与开创于一身,但因为他是旁支小宗,不是皇帝的直系后代,因此只能叫世祖了。如果哪位末代皇帝能开大反杀带领王朝重回巅峰那就都配称中祖!

3 阅读:6

史说新意

简介:以史为鉴,读史明智,经世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