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记者刘骁谦有多猛?深入巴西毒贩据点,淡定口播像逛菜市场

红色先驱 2024-03-07 16:58:27

2012年,央视驻外记者刘骁谦收到了巴西贩毒集团组织高层侄子发的一封邮件。

一年多后,刘骁谦获得了前往贩毒集团据点采访的机会,而当他经过十个重机枪防守的关卡,来到毒品加工厂,面对头戴黑色面罩荷枪实弹的毒贩时,却提问道:

“我可以知道你小时候有什么梦想吗?如果你可以重新选择一种生活,你会怎么选?”

而毒贩在听到这个问题的那个瞬间,眼神里闪过一丝童真,认真地回答道:“我小时候想成为一名消防员,我觉得这是一份很好的职业。”

出乎意料宽泛的问题,意想不到真诚的回答,听来实在令人唏嘘。

而问出这个问题的刘骁谦,当时已经在巴西待了有四个年头。

1988年出生他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葡萄牙语专业,大二的时候就曾去巴西参加过为期一年的交换生项目。

大学毕业工作以后,刘骁谦再次收拾行囊来到了巴西。

这一次,他的身份是央视驻巴西记者,看起来文文雅雅,个子不高,小时候还因此老受同学欺负的刘骁谦,在工作上却极具反差感。

他报上去的新闻选题可谓十分“硬核”,重回巴西不久后,刘骁谦就受到了一位线人的主动联系,这位线人生活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的贫民窟。

里约热内卢是巴西的第二大城市,这里贫民窟七百多个,毒品泛滥,贩毒集团活跃,同时还是2014世界杯的举办城市。

刘骁谦的目光很快聚焦到了这里,而从线人手里,刘骁谦拿到了有关巴西贩毒集团的独家一手资源。

在同线人进行了长达一年的沟通交往后,刘骁谦向其表达了采访贩毒集团的想法。

此时的刘骁谦只知道这个线人也住在贫民窟,但并不是贩毒组织成员,而据其所说,主动联系刘骁谦是为了实现新闻理想,有一点作为。

也是到后来,刘骁谦才在采访背景音中听出,线人原来是贩毒组织中一个高层的侄子。

经这个线人在中间牵线搭桥,巴西贩毒集团首领同意了央视的拍摄,并希望借此向外展示强大实力。

2014年5月,央视即推出了这档世界杯倒计时系列特别节目《走进“上帝之城”》(1960年,巴西瓜纳巴拉州政府首次提出“上帝之城”计划,计划欲系统地清除里约热内卢的贫民窟),致力于为观众揭开这座城市不为人知的一面。

节目中,刘骁谦带着摄像来到贩毒组织的据点。

镜头下,原本一户普通人家的车库,进去后却大有玄机,里面有两张长方形木桌,桌子上铺着旧报纸,几个人围在桌子旁,他们手里一人拿着一根细细的铁勺,专门用来将碟子里的白粉(可卡因)装进细长的塑料包里。

这些人的动作很快,平均每分装满一包可卡因只需要一秒。

另外在他们手边,还有毒贩专门设计的贴纸,类似于商品的标签,每分装满一包,他们就会将贴纸贴在袋子上。

刘骁谦就这样站在镜头里面,像在逛菜市场一样,淡定地进行口播,介绍着贴纸上的内容,其中不仅有贩毒组织的名称,贫民窟的名称,可卡因的价格,甚至在底部还写着:“如有质量问题,请到购买处申诉。”

这样黑暗违法的产业竟然采用这种朴素“正规”的销售手段,不禁令人大跌眼镜,而刘骁谦的松弛更让镜头前的观众第一次直观地感受到巴西贩毒生意的泛滥。

还有贩毒组织的人员为刘骁谦介绍,因为正值狂欢节期间,再加上世界杯临近,毒品的需求大大增加,为此他们不得不加班加点。

在毒贩的口中,毒品俨然一门再普通不过的生意,他们也不为此感到负疚,一切只不是为了谋生。

而后,镜头一转,就见刘骁谦面对几个五大三粗,光膀子,手里拿枪的毒贩。

一般人见了这一幕,到底会心生忌惮,更不太敢靠近,而刘骁谦却好奇地走上前去,询问毒贩为什么他们的手上都要拿着枪?

毒贩们对刘骁谦也无恶意,回答说:“枪是用来对付周围的其他武装团伙、帮派和警察的。”

紧接着,刘骁谦又顺着枪的话题,继续询问:“这是什么枪?”

毒贩们则耐心地解答,这是什么枪,那是什么枪,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在菜市场询价呢。

如此,毒品加工点的采访顺利完成,而刘骁谦却还想要去到贫民窟更深处,大型“烟口”,也就是贩毒集团的毒品零售窝点去,继续采访。

说干就干,第二天,刘骁谦就返回到了贫民窟,前一天接待过他的贩毒集团“经理”同意带刘骁谦去看看。

而这一次,那个消息灵通的线人却止步了,他直摇摇头,直言刘骁谦想深入可以深入,但是自己就不去了。

线人的这个举动着实令人捏一把冷汗,万一有什么突发事件,刘骁谦和摄像估计都有生命风险,但刘骁谦还是去了。

后来刘骁谦回忆起来自己当时的心路历程,他说:“线人说有危险,他不敢去,你去去还是不去?不去,毒品是如何销售的?贩毒集团是如何运作的?毒贩的行事逻辑是什么?你就不知道,你的调查就是不完整的。”

调查记者对真相的追求驱使着他,跟在陌生的毒贩身后,向着黑黝黝的贫民窟更深入走去。

镜头里,他穿着的那件蓝色背心异常亮眼,不知道是不是他为了采访特意换上的。

而等到抵达深处时,果然不出刘骁谦所料,这里的白粉种类更多,包装更是丰富多彩。

也就是在这里,面对身强体壮、荷枪实弹的毒贩,刘骁谦面对面同他们聊起了人生和理想,并问出了那两句,“你小时候有什么梦想吗?”、“如果你可以重新选择一种生活,你会怎么选?”。

原本看起来和场景十分不符,十分宽泛的问题,提问的对象又是常年在“刀头舔血”看起来凶神恶煞的毒贩,结果却取得了意外难得的结果。

毒贩在听到刘骁谦问题的瞬间,眼神柔和下来,认真地进行了回答,一个毒贩提到了自己小时候想过当消防员的梦想。

而另一个毒贩则表示:“我从小对未来就没有什么好的愿望,因为我8岁就开始喝酒……在巴西未成年犯罪不用负刑事责任,所以我们用他们来运毒品,或者为我们来通风报信。”

不得不说,刘骁谦的这种采访方式可谓独具一格,有些时候,越是这种非常规的问题,越能取得极好的效果,只不过要能问出这样的问题,对新闻记者的采访功底颇具考验。

后来在采访完成后,回答了刘骁谦梦想话题的毒贩,还邀请刘骁谦十年后再回来看看,和刘骁谦定了一个十年之约。

但是几个小时后,巴西警方就对贩毒组织发起了攻击,而那个毒贩倒在了血泊之中。

再后来,《走进“上帝之城”》的节目在央视顺利播出,取得了不同凡响的结果。

而刘骁谦被问的最多一个问题就是:“刘骁谦,你不害怕吗?”

刘骁谦则直言,他从没有后怕过,但有些采访前他确实怕过,为此,他还会特意在采访前将家里收拾干净,电费交齐。

最后从2011年到2019年,刘骁谦以央视驻外记者的身份在巴西“战斗”了整整9年,后又去了美国,继续自己央视驻外记者的另一段职业生涯。

在最危险的现场,他用最温柔的语言,打开了受访者的内心,令其说出了内心深处的想法。

不知道有谁注意到,当初他面对毒贩提问对方“梦想”时,问的是“我可以知道你小时候的梦想吗”,从他的身上,我们或可以明白新闻工作者存在的意义。

0 阅读:58

红色先驱

简介:欢迎大家关注红色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