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健次古风歌《百年梦去》淡然离愁,洒脱转身,被惊艳到了

音娱慢谈 2023-12-07 02:34:43

被最近播出的《很想很想你》OST惊艳到了,作为古风音乐爱好者,虽然古风音乐发展时间短,但它立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用民乐、诗词韵律、故事感与人声念白相结合,创作出音乐里独特的一个派别。

《很想很想你》已发布的十来首古风歌曲,每首都有自己的特色,《百年梦去》这首是听完惊艳到想哭的程度,动手来解读一下这首歌。

歌手檀健次

《百年梦去》采用了AB+B的结构,演唱的顺序是:A1A2+B,A2+B,B。

A1:

渡头桥外 芳草连绵万岁山

百年梦去 雁来雁还变河川

早信此身都在梦 醉醒几世一恍然

故人间 相逢易 别离难

前奏用“埙”引出,埙是民乐里非常特别的乐器,“音色朴拙抱素独为地籁,乐器中最接近道家天籁”。埙声一出,古朴悠远。接着A1用钢琴作底,过程中用弦乐作附和,展开了淡淡离愁的故事,同时埙声适时的出现,起到引导事故的离别的主色调。

歌词保持古风的韵脚,很有故事感的展开,歌词画面感很强,离别的渡头,在桥头之外是芳草蔓延连接着远处的山峦。故事的主角心内是:认为自己之前相当于身处“梦中”,表达过去的生活方式或是过去的执着若梦,现在就像恍然梦醒一样。

我们常说离别容易,相聚难,但这里的歌词相反,说“相逢易,别离难”,这里更多的表达人的情感,在相逢的喜悦持续的时间,没有离别久,当然送别的过程,正是离别难的又一种体现。

歌声,歌手檀健次这首歌的声线是翩翩公子感,他的声音特别有质感,吐字清晰没有颗粒感,每一句的气息非常稳,每句唱出来都非常饱满、圆润顺畅。这也太适合古风歌曲了。古风男音很挑声线,好的声线不多见啊,檀健次的声线真的太适合这种翩翩公子了!多唱,爱听!

A2:

春风一声分河汉

送客何必至夜阑

我为行人君在岸

风起催重帆

这段钢琴+弦乐作底,在“至夜阑”这句加入了古筝作附和,保持埙的点晴提醒,增加了音乐的层次感。

作曲唐棣

歌词这段里,于离别“分河江”是楚河汉界指离别,分道扬镳,“何必至夜阑”终要离别,无须过多的难以离分,主人公:我于行船之上已经是起行之人,友于岸边,但风起已经在催船帆扬起,是要走了。

这段歌词里的离别于主人公,是淡然的离别,离愁,有但不多,这是何其洒脱!他已决定离开,在转身起航之时,他并没有留恋不舍,而是既已决定,那便远行!是释然,是梦醒,是抉择后的不悔。

檀健次这段保持水准,娓娓道来的叙事感,他的低音非常有魅力。“君在岸”这句转音乐很美,“风起”的重音,“催重帆”的延长,引伸出高潮副歌部分。

作词冉语优

B:

如赴宴 熙熙攘攘如赴宴

梦去还 梦去醒归如宴散

亭是离亭山孤山

一天明月同时看

休问烟水 我在哪一船

副歌部分是一首歌最有记忆点的地方,这段开始不断的有新的乐器加入进来,古筝和琵琶加入了整个音乐的底里,“熙熙攘攘”加入了萧声,“梦去醒归”新加入笛子、二胡,一个民乐组合的合奏,情绪被推到了高潮。

歌词在高潮部分,诠释了主人公的思维:这人间熙熙攘攘的,就是一场场赴宴,这场离别,奔赴下一场赴宴。这是离别的洒脱,这是看透的惬意,也是人生的释然,这个境界用词升华了。

檀健次角色:莫青成

“亭是离亭山孤山,一天明月同时看”,洒脱的他认为,虽然这是离别亭,但是我们依然同看一轮明月,所以何必问这朦胧如烟的江水,眺望远处,哪一艘是我坐的客船。于离别,主人公不看作离别,只是换了一种与友与过去的相处方式。作词人冉语优,这词句和意境写的太美妙,豁达、惬意、洒脱,我不执我便为佛陀。

檀健次这段的声音然后值得夸,唱出了歌曲的悠远辽阔,天地间任我肆意前行,何须拘于此情此景此人间!“梦去还”这句弱化的处理,像陷入梦中逐渐醒来,“如宴散”高音处理,像看见了挥了衣袖,负手而立的逍遥公子。

作词冉语优

高音、转音、低音都控制的非常好。听着听着,我竟然觉得这些标准都是“正常现象”,好吧,我已经默认檀健次的高水准演唱水平了!

间奏用民乐,钢琴弦乐+民乐古筝琵琶作底,萧声低语淡淡的离别底色,笛声明快,不忧伤,大有君子逍遥游之意。

A2

春风一声万驿关

欲作篇诗几句残

我往西北君东南

风起杨柳岸

曲子里又增加了节奏,“杨柳岸”这句加入了架子鼓和贝斯?逐渐丰富和层次感,编曲很厉害啊!民乐和西洋乐的结合,很棒。

这段和A1用词有所变化“万驿关”写的是驿站、关是关城例如山海关,“欲作篇诗几句残”这句有意思了,遇到美景或是情绪想感慨想“赋诗一首”但总有那么几句感觉关不满意,哈哈,这太写实了。

作曲唐棣

“我往西北君东南”这是南辕北辙的分道扬镳啊,“杨柳”在古诗词里一直是离别的代表,因为柳易活,赠柳枝于友,他乡种柳成荫解乡愁。词写的真好。

B:

如赴宴 平生有事如赴宴

梦去还 梦去醒归如宴散

亭是离亭山孤山

一天明月同时看

休问烟水 我在哪一船

副歌部分,将歌曲的记忆点重新拉回,如果这首歌像其他流行乐一样,到此就结束了,音乐逐渐收尾,也是很完整的一首歌。

但是,这是古风歌啊!古风让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总有它的特别之处,这首歌如果只此结束,它不会那么让我惊艳,它在这首歌里增加了古风歌里特有的念白。由弦乐古筝等作背景音乐,檀健次念白。

念白部分在古风歌里是很抓人耳的部分,但对台词功底、声音的把控力、音色情绪的演绎,气息的控制等要求,一点不弱于演唱部分。檀健次的声音,这也演绎的太好了,这段非常抓耳!

演员檀健次

最后一句“茫茫烟水 如君送我还”,这里用了“还”,不是走,不是去,不是离别,而是归处!这里的意境发生了逆转一样,此时的主人公,已经完成了“转身”,他于过去不在置身其中,未来才是归处!

檀健次的声音,将情绪表达的平和,但又有力,就像是水一般的看似柔和,但又是必然的坚韧有力。我听出公子负手立于船头,抬头仰望一天明月,朦胧间水面茫茫烟雾就着月光,就如友人送我还去一样。彩!

如赴宴 平生有事如赴宴

梦去还 梦去醒归如宴散

亭是离亭山孤山

一天明月同时看

茫茫烟水 如君送我还

当我以为歌曲就此结束时,更大的惊艳来了!

由笛声为主线,配合民乐、弦乐、西洋乐等乐器,来了个华丽的协奏曲!这一瞬间,如主人公离别前人生的回顾,如散场前所有演员的集体谢幕,它是那样的绚丽多彩!它是那样的气势恢宏!

又如离别后,友人回忆与主人公相识相知的时光,及离别的不舍,埙声隐隐在后,过往悲欢起伏跌宕的人生,在此时都有离愁的底色,这华丽的人生过往,不因主人公的离别而消逝,就像是君虽离去,可这天下谁人不识君的绚丽人生!

听完歌曲后,我就开始找词作,曲作,编曲等人对歌曲创作的一些言词。这首歌的创作是檀健次在《很想很想你》里莫青成角色的离别曲,他是一位非常厉害的配音大师,无数粉丝,在人生抉择后,他选择退圈,回归另一条人生道路。

词作人对于离别,是用民国才子李叔同为原型,这位大才子,在音乐、美术、话剧、戏剧、书法等领域创造辉煌的成就之后,毅然转身,退去光芒,才有了后来的“弘一法师”。

檀健次莫青成的角色,也是在成为万千粉丝追捧的偶像之后,褪去光芒,去成就后来的名医吧。作曲人竟然是位03年的朋友,作这首曲子的时候,还在读高三,不得不让人感慨,人与人之间才华的参差。

这首歌写了离别,但也写了豁达,写了恢弘人生,也写了抉择后的淡然与洒脱。一首好歌,离不开台前的歌手专业的演绎,也离不开幕后作词、作曲、编曲、制作们的全力协作,这首古风歌真的非常棒!

6 阅读:578

音娱慢谈

简介:个人喜欢的音影舞曲和演员,慢谈音乐,慢谈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