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心》当“暗黑面”出现后,才彰显出这部剧的价值与珍贵

花煜寒 2023-10-23 12:57:21

从第34、35集《问心》中你看到了什么?

是对生命的尊重,还是对医者仁的诠释?是对现代医学的希望,还是对医生信仰的注解?

你说我矫情也好、作态也罢,我确实从这些正面且乐观的剧情中,看到了人性的暗黑面与自私面。

或许正是这些暗黑与自私,让我心中的《问心》有了灵魂,也有了让人信服的真实感。

现代医学确实在进步、在日新月异,他不仅可以救死扶伤,更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病患的痛苦与无助。

可就像很多人嘲讽《问心》时引用的论点,很多医疗剧都有过分夸大现代医学甚至是外科学的倾向。

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会针对无法挽回的生命进行一定程度的探讨,但从比例上来说还是显得太少、太少。

当我们看着在周筱风与林逸组成的尖刀队,几乎次次都能创造医学奇迹时。

当我们听着《问心》中每个人都在讲现代医学日新月异,总有一天能治愈某些疾病时。

有些现实无论是医生还是病患都需要有清醒的认知,医生不是万能的,医学更不是万能的。

总有那么一些疾病,即便已经发现了数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之久,我们依旧对他束手无策。

生老病死是一种自然现象,更是一种让我们对大自然产生敬畏之心的重要手段。

正如程启的HIV、林家祖孙三代的扩心病,无论你有多么自律或放纵,当病痛找上门来时,或许摆脱他对自己的折磨,只有唯一一种方式。

见义勇为的姜一宁是阳光的也是正面的,可她内心深处同样也会有连她自己都没察觉的暗黑面。

即便是那些见惯生的医生与护士,在面对程启这种一拖三的HIV病人时,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像周筱风、林逸或方筱然这般释然与大度。

没有人是全完圣洁与光芒万丈的,即便是将288元门票炒到888元的黄牛,也不见得就完全就是暗黑面的。

即便程启有一个合情又合理的HIV病史,即便姜一宁为程启找到了活下去的勇气与理由。

可这句“没有哪种人是活该被放弃的”,真就是正确的吗?

抛开HIV这样一个敏感的字眼与前缀,如果程启只是个一心求死的普通人,难道他这种一拖三的行为不该被人在背后议论吗?

如果姜一宁因为救一个自寻短见之人,导致她人生全毁、终身卧床,她真就能做到不后悔且积极面对吗?

就像周筱风开导姜一宁时所讲得那样,他不认同“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

因为没有人是佛,也没有人可以成为佛,更没有人应该学习佛。

如果没有那些站在佛对立面的魑魅魍魉,佛的意义又是什么?

如果没有《问心》中那些不被轻易察觉的暗黑面,光明与积极的生活态度又有何意义?

我庆幸品味到了《问心》的暗黑面,我庆幸《问心》中蕴藏了暗黑面。

因为只有在暗黑面的对照下,我才能品味到《问心》中那些催人泪下情节的可贵。

因为只有在暗黑面的侵蚀下,我才能明白《问心》中保持初心之人的弥足珍贵。

原来《问心》不仅仅在问医生之心,更是在问暗黑之心能为你我带来什么。

关于《问心》的解读暂时先写到这里,更多精彩解读且听下回分解。

若觉得文章不错,还请点赞、分享与关注哦,图片来自网络。

往期精彩:观《问心》之:恨意渐浓,HIV传播零成本,对知情不报者毫无办法

0 阅读:759

花煜寒

简介:一起品百味人生,百味情感 剧评 影评 书评 动漫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