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北洋水师水兵墓地前,出现了中国"福建舰"下水照片

怪识历史 2023-12-21 13:28:42

2022年6月17日,是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下水的日子,关于这艘国产航母的讨论,一直都是国内最热的话题之一。

有细心的网友曾在英国的北洋水师墓前,看到了福建舰的照片和鲜花。网友们将图文发回国内的社交媒体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评论最多的一句就是:“家祭勿忘告乃翁。”那么,为什么北洋海军会出现在英国,他们又为何在英国去世呢?

近代中国的第一批现代化巡洋舰

事情还要从清朝末年说起,众所周知,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以武力逼迫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0年后,第二次鸦片战争打响,英法联军依仗海军舰队优势,突破天津大沽口炮台,击溃僧格林沁的数万骑兵,攻进北京城,火烧圆明园。

西方人的船坚炮利,给当时的中国人很大触动,中国人普遍意识到了自身和西方的差距,为了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清政府在恭亲王奕䜣、李鸿章、曾国藩的带领下,开展洋务运动。

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清政府的洋务派决定大量购买西方先进的武器和生产技术,来巩固海防。为此,在左宗棠的带领下,福建成立了福州船政局,负责聘请外国技师建造军舰,李鸿章则在江南制造局制造强制火炮,兼职造船。

清朝的官员们多次前往荷兰、普鲁士、英国的造船厂考察。1879年12月,李鸿章一锤定音,花重金委托英国纽卡斯尔市的阿姆斯特朗造船厂建造2艘巡洋舰,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获得现代意义上的巡洋舰,一年后的1880年12月,两艘巡洋舰正式交付给清朝。

李鸿章将这两艘巡洋舰命名为:“超勇号”和“扬威号”。不久之后,清政府又向阿姆斯特朗造船厂订购了“致远号”和“定远号”两艘巡洋舰。

5位水兵长眠于异国他乡

为了迎接这些军舰回国,清政府组织了浩大的赴英国接舰队,其中,著名的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和葛雷森等水兵,搭乘法国船赴英,而海军将领邓世昌、林泰曾(林则徐弟弟的孙子)等人乘坐招商局“海琛”号商船,从上海出发前往英国。

在过去,长途坐船旅行是一件十分难熬的事,船队需要经过南海、马六甲海峡、横穿整个印度洋,到达非洲东海岸,然后再经过非洲最南端,南非的好望角,再从南大西洋北上,一直到北大西洋的英国。

这一趟旅途要经历大半年的时间,很多水兵都是第一次走这么远的水路。到达英国后,由于旅途疲惫,再加上水土不服,很多中国士兵病倒了,接舰部队的袁培福、顾世忠两位战士不幸因病去世。

而“致远舰”和“定远舰”也有同样的情况发生,在远洋英国,前来接舰的队伍中,陈受富、连成魁、连金源三人也因水土不服和疾病的原因病逝在英国。

由于当时的条件十分恶劣,远洋动不动就需要1年半载,我国不能将牺牲官兵的遗体带回国内安葬,只能申请清政府,动用一笔资金,在纽卡斯尔的圣约翰公墓买下五块墓地,将战士们安葬下来。

30年的时间很快过去,到了1911年,英国乔治五世登基皇位,邀请各国舰队来英国参加加冕仪式,风雨飘摇的清朝也在受邀国家之列,清政府也派了一支舰队远洋到英国,参加了庆典。

到达英国之后,清政府代表们也并没忘记30年前在英国逝世的五位水兵,派专人前来修缮墓地,祭奠英灵。

参加完庆典之后,清政府的海军舰艇开始返回祖国,1912年5月,军舰抵达上海港。然而,此时中国已经改朝换代,清帝颁布逊位诏书,清朝正式宣布灭亡,中华民国建立,袁世凯又窃取了革命果实,当上了大总统。

这些归来的海军将士们,也只能接受现实,有的转投民国海军,有的退役,时间一长,也就没人记得曾有5名清朝海军士兵,牺牲在万里之外的英国。

国人的浪漫:烈士墓前,都有福建舰的照片

直到100年后的一天,一名中国留学生在纽卡斯尔旅行,无意中在圣约翰公墓见到了几座残破不堪的墓碑上刻有中文,从碑上依稀可见的字迹中,发现了这是清朝海军士兵的墓。这名留学生立刻将这个发现告知中国驻英使馆,这些中国水兵的墓才终于被中国人发现。

事件一经曝光,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立刻联系文物保护基金会,出资修缮这五名士兵的墓,英国政府也予以配合。2019年6月14日,在驻英大使马辉和华人华侨代表的注视下,北洋水师墓修缮完毕。

此后,无论是国庆,还是建军节,每逢国家有重大喜事,都会有海外华人华侨来这里献花扫墓,福建舰下水这一天自然也不例外,很多在英国的中国人自发将航母福建舰的照片塑封装订,贴在北洋海军墓前,以此表达对为国献身者的尊敬。

在福建舰下水的同一天,北洋海军的其他将领、近代中国海军功勋们的墓地前,都有中国人在悼念这些为国做出贡献的先烈们。

像海军烈士王伟、中国近代海军奠基人沈葆桢、北洋水师著名将领萨镇冰、甲午海战纪念馆、新中国海军副司令张学思纪念碑,都有国人自发献花,将我军三大航母,辽宁舰、山东舰和福建舰的照片摆在纪念碑前。

山河已无恙,英雄可瞑目,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逝者如斯,虽然英雄们早已离去,但他们永远是我们民族魂和中国梦的一部分,他们把灵魂深深的烙进岁月与文明中,给予我们启迪和鼓舞。我想,这就是中国人的浪漫吧。

0 阅读:12

怪识历史

简介:看遍千古百科,分享天下历史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