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贻直:活82岁任五省封疆,雍正送他一件衣服,他泪流不止

雍亲王府王妃 2024-03-14 15:29:39

雍正二年十月,在西北打了大胜仗的年羹尧年大将军回京。因这是雍正登基后的第一次大胜仗,让雍正彻底坐稳了皇位,所以雍正对此十分重视,下旨王公以下文武大臣全部在广安门迎接凯旋的年羹尧。

了解清史的都知道年羹尧跋扈,灭掉罗卜藏丹津后更是不可一世,谁也不放在眼里。虽然满朝文武都跪拜着迎接,但年羹尧连看都不看一眼;唯独有一位朝臣连跪都没有跪,见到年羹尧以后,只是轻轻地作揖。

而年羹尧非但不生气,反而赶紧下马,很高兴地与这位朝臣打招呼,并且与此人一起进城。这位朝臣究竟是谁?会让炙手可热、连王公大臣都不放在眼里的年羹尧如此给面子?

此人便是史贻直!

但史贻直在雍正初年,也不过是因为年羹尧的推荐才做到了侍郎的位置上;年羹尧为何会对职位比自己低如此之多的史贻直如此尊重呢?

这还要从头开始说起:

史贻直的父亲史夔是一个天赋异禀、从小就非常聪慧的孩子,年仅20岁便中举;21岁考中进士,且位列二甲第一名,正式开始入仕。年纪轻轻便得如此,确实是难得的青年才俊。

都说“虎父无犬子”,本以为史夔已经是难得的青年才俊,没想到他的儿子史贻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史夔考中进士这年,史贻直出生,而且继承了父亲天赋异禀的基因,从小记东西就非常快,不仅对儒家经典很感兴趣,对古代各个朝代的典章更是到了痴迷的程度。

在考取功名上,史贻直更是比父亲要快一步:

年仅17岁中举

年仅18岁考中进士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同史贻直一同考中进士的,还有后来的年羹尧年大将军;后来二人都进入翰林院任职,也就是说史贻直与年羹尧既是同科的进士,又同是翰林院的同僚,一来二去的二人感情还是不错的。

自史贻直进入翰林院以后,史夔便主动请求调离京城,就是为了不耽误儿子的前程。

史贻直虽然早早便入仕,也多次得到擢升,但整体来说在康熙朝的表现并不突出,也可以说史贻直在康熙朝并未遇到自己的伯乐;史贻直真正开始平步青云,得到重用是在雍正朝。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帝病逝,皇四子胤禛登基,史称雍正帝。

拥护雍正帝登基的有两大功臣,一个是战功赫赫的年羹尧,一个则是雍正的“舅舅”隆科多。年羹尧被雍正任命为抚远大将军,代替皇十四子胤禵的位置,在西北领兵。年羹尧向雍正推荐了一个人才,此人便是史贻直。

就这样史贻直得到雍正的重用,入值南书房,成为天子近臣。

因为史贻直从小便记性好,所以不管雍正问什么,史贻直总能应对如流;正因为用起来得心应手,雍正便将其擢升为吏部侍郎。

雍正三年,炙手可热的年羹尧大将军倒台,朝中大臣纷纷跟年羹尧撇清关系,生怕受到年羹尧的牵连。史贻直视年羹尧推荐给雍正的,雍正自然是心存芥蒂,便问史贻直:“你是年羹尧推荐给我的,是吧?”

史贻直的回答,成功帮自己躲过了一劫:“臣虽然是年羹尧推荐的,但用臣的却是皇上,我是皇上的臣子”。听到史贻直的话,雍正很高兴,不仅不再怀疑史贻直,而且还对其委以重任:

雍正四年,雍正宠臣田文镜与直隶总督李绂互相弹劾,田文镜在河南清查亏空,手段及其严苛,导致很多的官员蒙受冤屈;李绂认为田文镜是在接着清查亏空,打击天下的读书人。

二人谁也不肯想让,朝中大臣也是纷纷站队,有形成党争的势头。

雍正便将这件棘手的案子,直接交给了史贻直,史贻直秉公处理,最终查证田文镜确实冤枉了很多官员,田文镜不得不上书请罪。

而史贻直因此案,一时间声名大噪。

雍正四年,史贻直又奉命前往那个山西,彻查年羹尧阻挠盐政一案;史贻直并未因自己与年羹尧的交情,而徇私舞弊,此举让雍正很是赞赏;

也是在这一年,史贻直又奉命前往福建查清福建巡抚朱纲与按察使乔学尹互相弹劾一案。可以说哪里有棘手的案子,史贻直就去哪里。

正是因为史贻直有这样“救火”的本事,在一次一次的历练中,也得以平步青云,被雍正帝任命为福建总督,正是成为封疆大吏。

值得一提的是史贻直虽然只在福建待了一年多的时间,但他却是一位造福一方的好官;真正做到了爱民如子。

雍正八年,原两江总督获罪,雍正将史贻直调任两江总督;但史贻直并不愿前往,因为按照大清的规矩,凡是朝廷命官都不可回自己的家乡任职;更何况两江总督是一个肥差,是清朝的赋税重地。

虽然史贻直多次拒绝,但雍正还是坚持史贻直才是最合适的人选;不仅如此,雍正还让史贻直兼任左都御史一职。

作为一国之君,能如此人尽其才,确实很难得。

次年,雍正帝筹备对准噶尔用兵,需要一位协调能力极强的朝廷命官来做陕西巡抚一职,雍正便想到了连江总督史贻直。随即便将史贻直任命为兵部尚书,兼任陕西巡抚。就这样岳钟琪大将军在前线打仗,而史贻直则是他最坚强的后盾。

在陕西史贻直待了四年的时间,虽然没有上战场杀敌,但为大清在西北用兵立下了汗马功夫。雍正十三年七月,雍正帝打算将史贻直调回京城;但是还没等史贻直回到京城,雍正帝便病重,到了弥留之际。

雍正很清楚自己世等不到史贻直了,所以便嘱咐儿子弘历,将自己的一件衣服赏赐给史贻直,告诉史贻直要“始终如一”。等史贻直回到京城后,拿到雍正帝留给自己的衣服,泪流满面。

乾隆登基后,史贻直任湖广总督一职,并且家兵部尚书衔;在湖广史贻直做了很多对百姓对朝廷有好处的事情,比如平定叛乱、清理刑狱。

乾隆三年,乾隆将史贻直调回京城,在史贻直离开湖广的时候,百姓都为其夹道相送;为官者能做到如此,可以说非常不容易。

回到京城后的史贻直先后在工部、刑部、兵部、吏部作尚书,一直到乾隆七年,史贻直再次外出京城任职,填补高斌空出来的直隶总督一职。九个月后,史贻直重新回到京城。

乾隆八年,史贻直正式入阁拜相,成为文渊阁大学士;

从乾隆八年一直到乾隆二十年,史贻直在内阁13年的时间,主持会试,挑选人才,颇有作为。乾隆二十年回乡养老,乾隆二十九年史贻直病逝,终年82岁高龄。

乾隆将其追封太保,入祀贤良祠。

0 阅读:31

雍亲王府王妃

简介:我是一位历史爱好者,喜欢读历史书,更喜欢畅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