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卫健委健康教育宣传中心提示:如何在春节长假期间做到食不过量?

潇湘名医 2024-02-13 11:10:16

春节期间家人朋友团聚,免不了要聚餐,喝上两杯。在此,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健康教育宣传中心提醒大家要继续保持合理膳食、食不过量。

1、 合理膳食、食不过量的原则

俗话说病从口入,饮食对健康的影响非常巨大,要坚持合理膳食,遵循搭配、平衡、合理的原则。

(一)饮食巧搭配

1.合理膳食在主食与副食搭配

副食,泛指米、面以外的,具有增强营养、刺激食欲、调节机体功能作用的饮食,包括菜肴、奶类、水果及一些休闲食品等,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等,且副食烹调方式多种多样,色香味形花样百出,更能刺激人的感官,增进食欲。故为保证所需全部营养,又便于消化、吸收,增强体质,抗衰延年,需要主食与副食搭配食用。

2.粗粮与细粮搭配

粗粮,泛指玉米、高粱、红薯、小米、荞麦、黄豆等杂粮。细粮,即指精米白面。一般而言,细粮的营养价值和消化吸收率优于粗粮,但粗粮的某些营养成分又比细粮要多一些。粗粮与细粮搭配食用,就能做到营养互补,还有助于提高食物的营养价值,如2/3 的大米加进1/3 的玉米做成食品,可使大米的蛋白质利用率从58%提高到70%。因此,为了满足人们尤其是老年人对营养的需要,应间或吃些粗粮,调剂一下胃口,以增进食欲和提高对食物营养的吸收。

3.荤菜与素菜搭配

荤菜,即畜禽肉、奶类、蛋类、鱼类等动物性食物。素菜,指蔬菜、瓜果等植物性菜肴。荤菜与素菜的营养成分各有千秋,如动物蛋白质多为优质蛋白质,营养价值高;荤菜富含磷脂、钙、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E、K 及不饱和脂肪酸等;素菜中丰富的纤维素还能使大便保持通畅。因此,荤素搭配不仅有助于营养互补,使人体需要的营养更加全面合理,并能防止单一饮食(只食荤或纯素食)给健康带来的危害。

(二)合理膳食在于平衡

1.热量平衡

产生热量的营养素主要有蛋白质、脂肪与碳水化合物。若摄取的热量超过人体的需要,就会造成体内脂肪堆积,人会变得肥胖,易患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脂肪肝等疾病;如果摄取的热量不足,又会出现营养不良,诱发如贫血、结核、癌症等多种疾病。因此,要达到热量平衡,蛋白质、脂肪与碳水化合物三种营养成分,需按合理的比例1:1:4.5 摄取。每日早、午、晚餐的热量分配为占总热量30%、40%、30%。

2.味道平衡

食物的酸、甜、苦、辣、咸味对身体的影响各不同。酸味可增进食欲,增强肝功能,并促进钙、铁等矿物质与微量元素的吸收;但食酸过多易伤脾,也会加重胃溃疡的病情。甜味来自食物中的糖分,可解除肌肉紧张,增强肝功能,阻止癌细胞附着于正常细胞,增强人体抵抗力,增强记忆力;但食甜过多易升高血糖,诱发动脉硬化。苦味食物富含氨基酸与维生素B12,但食苦过多会伤肺或引起消化不良。辣味食物能刺激胃肠蠕动,提高淀粉酶的活性,并可促进血液循环和机体代谢,但辣味过重对心脏有损害。咸味食物可向人体供应钠、氯两种电解质,调节细胞与血液之间的渗透压及正常代谢;但咸味过重会加重肾脏负担或诱发高血压。因此,对各种味道的食物均应不偏不废,保持平衡,才有利于身体健康。

3.颜色平衡

各种颜色的食物所含营养成分的侧重点不同。白色食物以大米、面粉等为代表,富含淀粉、维生素及纤维素,但缺乏赖氨酸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黄色食物以黄豆、花生等为代表,蛋白质含量相当高而脂肪较少,适宜中老年人、已患高血脂及动脉硬化症病人食用;红色食物以鱼、畜禽肉为代表,富含优质蛋白、维生素A、钙、锌、铁等元素,但维生素相对不足,脂肪较高,多食易致心脏病与癌症;绿色食物以蔬菜、水果为代表,是人体获取维生素的主要来源,可减少心脏病与癌症的发生。黑色食物以黑米、紫菜、黑豆、黑芝麻为代表,富含铁、硒、氨基酸,但蛋白质含量较少。因此,巧妙搭配各色食物,取长补短,营养成分种类齐全,才能达到营养均衡。

(三)一日三餐合理

三餐要合理搭配营养才健康,膳食中营养素种类要齐全,包括谷类、薯类、禽畜肉类、鱼、虾、奶类、豆类及其制品、水果、蔬菜、坚果及烹调油等,且数量要充足,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营养素之间的比例也要适宜。

早餐吃好,早餐应吃一些营养价值高、少而精的食品。早餐应占总热能的25%-30%,早餐要做到荤素搭配,可以选择面包、粥、鸡蛋、豆浆、牛奶、青菜等食物,做到酸碱平衡。

午餐吃饱,午餐要保证充足的质与量。因为午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要补偿早餐吃得少、上午活动量大、能量消耗大的空缺,又要为下午的耗能储备能量。因而,饮食的品质要高,量也相对要足。也就是说,午餐主食的量要大些,最好掺些杂粮,副食的花样要多些:肉类、鱼类、豆类、多种蔬菜……若能再来一碗有荤有素的菜汤,做到“饭前一勺汤”,膳食则更加科学。

晚餐少而淡:晚餐如吃得过饱,血中的糖、氨基酸、脂肪酸浓度就会增高,多余的热量会转化为脂肪,使人发胖。同时,不能被消化吸收的蛋白质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会产生一种有害物质,这些物质在肠道的停留时间过长,易诱发大肠癌。中老年人如果长期晚餐过饱,会刺激胰岛素分泌,易导致糖尿病。晚餐过饱还易使人失眠、多梦,引起神经衰弱等疾病。晚餐暴饮暴食,容易诱发急性胰腺炎,使人在睡眠中休克,若抢救不及时,往往会危及生命;如果胆道有蛔虫梗阻、慢性感染等,更容易诱发急性胰腺炎而猝死。晚餐吃得太油腻,过多的胆固醇堆积在血管壁上,久之就会诱发动脉硬化、高血脂、高血压和冠心病,或加重病情。晚餐饱食高脂肪食物,会使全身的血液相对集中在肠胃,易造成大脑局部供血不足。此外,晚餐也不宜吃得太晚,在下午6时左右为宜。

二、暴饮暴食对健康的危害

暴饮暴食的行为对身体的消化系统会造成不良影响,会使胃肠系统功能发生紊乱,会引起肥胖及其他疾病,还会诱发一些急腹症。

(一)胃肠功能紊乱:经常暴饮暴食会造成胃粘膜受损引起一些胃肠疾病,如肠胃炎,还会造成胃粘膜的糜烂溃疡等并伴随出血,长时间病情恶化可转变肿瘤。

(二)肥胖及其他症状:暴饮暴食可引起高脂血症、高血糖,引起肥胖。还有其他疾病,如脂肪肝、高血压、糖尿病一系列疾病。

(三)急腹症:暴饮暴食可引起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急性阑尾炎等。

因此,为了身体健康,不要暴饮暴食,暴饮暴食对身体没有任何好处。春节期间也要细嚼慢咽,吃饭吃七八分饱即可。

三、如何做到食不过量?

食不过量要求每天摄入的各种食物所提供的能量,不超

过也不低于人体所需要的能量。不同的食物提供的能量不同,如蔬菜是低能量食物,油、畜肉和高脂肪的食物能量较高。因此,食不过量就是要合理膳食,合理搭配食物,保证能量平衡和营养素的平衡。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就能食不过量。

  1.定时定量进餐:可避免过度饥饿而引起的饱食中枢反应迟钝、进食过量。吃饭宜细嚼慢咽,避免进食过快、无意中过量进食。春节期间也要定时定量进餐,不要因为打牌、唱歌等娱乐而推迟进餐。

  2.餐具小规格,就餐小量多次。春节期间也要每顿少吃一两口,对预防能量摄入过多进而引起的超重和肥胖有重要作用。同时把家里的餐具,全都换成小规格的,换成小锅小盘子小碗,也别把锅放在桌边儿坐着顺手就能添菜添饭,放得远一些,比如吃饭在客厅,锅放在厨房,锅里的饭菜,别一次性全盛空。这样会让人多次起身去加饭菜,貌似费时费事了,但无形之中,给饱食中枢足够的反应时间,比以往的吃法儿“提前”吃饱了,自然就真正做到了少吃一两口。

3.减少高能量食品的摄入:春节期间要特别注意食品标签上的“营养成分表”,了解食品的能量值,少选择高脂肪、高糖的高能量食品。

4.适量进食水果、坚果等易消化食物。春节期间,无论是打牌唱歌,还是聊天运动,可以休息时吃一些苹果、橙子、香蕉等水果,也可以吃少量如核桃、杏仁等坚果,具体摄入量需根据个人的身高、体重、运动量来决定。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