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梗堆砌、群口相声、表演浮夸,《庆余年2》还有多少槽点?

两面 2024-05-17 17:58:16

《庆余年2》首播收视创记录,热搜霸榜,1小时内站内热度值破30000,首播双集收视峰值破2.2,妥妥的“剧王”品相。

如此热度的加持下,《庆余年2》的关注度飙升。王倦写《庆余年2》的剧本花了3年,但播出之后,这部剧的槽点也不少。

《庆余年》第一季中,王倦用了不少名字梗, 如滕梓荆。范思辙、范建、云之澜、高达等。同时还用了一些现代梗,到了第二季,王倦的梗就更多了。

范闲“假死”回京都,看到自己的灵位。

二皇子面对范闲的骨灰,表情很搞笑。

二皇子和无救,估计会是第二季的“搞笑担当”。

桑文贴脸开大,让范闲“节哀”。

以及霸霸的“我的死了”,这些梗都有些黑色幽默在其中,勉强能推动剧情的发展。

“五彩斑斓的黑”是现代梗,融入打工人的心声,这没什么不好。但这样的梗,在当下的互联网早就被玩烂了,现在又到《庆余年2》中玩这些烂梗,属实是没什么必要。

第一季范闲是具有现代思想的人,到了第二季,不管主角配角,都准备搞成现代人吗?

各种爆梗的堆砌,虽说让剧集多了一些搞笑的元素在,但对推进剧情,好像也没有太大的作用。范闲假死回京都,各种对白不是在打广告,就是在扯淡讲冷笑话。有这精力,真不如快速推进剧情。

《庆余年2》播出的剧集中,除了林婉儿和五竹叔外,其余的角色挨个出场,真的是你方唱罢我登场。角色很多,但不是每一个都有出来的必要。

这么多角色处理的好,就叫群像戏,处理不好就叫“群口相声”。尤其是前四集中的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戏,导演都没有处理好,真有点“群口相声”的即视感。

编剧在接受采访时就曾表示,在写剧本遇到瓶颈时,就会听郭麒麟的相声。所以部分戏份像“群口相声”,这是不是和郭麒麟有关?

《庆余年2》的演员阵容空前强大,仅有几场戏份的老金头,表现都相当抢眼。但剧中几位主演,他们的表演多少有点浮夸。

听见范闲的思迅,陈道明饰演的庆帝十分慌乱的跑出来,这惊吓的表演真的挺浮夸的。作为一位表演经验丰富的演员,这样的诠释真的很不应该。

范闲的表演,也有点过于用力了。回京都是为了救滕梓荆遗孀,但没有了鉴察院和五竹叔的帮助,他好像办什么都很吃力。张若昀瘦了是为了更好的代入角色,但太想演好,最终呈现出来的样子却不尽如人意。

王楚然饰演的桑文,戏份不多,明显是来刷脸的。好看是好看,但这表情确实很夸张,演技在哪儿?

《庆余年2》的前几集剧情,节奏已经很快的,但其中还是有不少水分。目前的剧情已经到了大皇子回京都了,后面的剧情继续发酵,希望不要烂尾。

对于《庆余年2》,你有什么样的评价?

0 阅读:49
评论列表
  • 2024-05-17 20:59

    权谋就权谋嘛,加那么多女人都是多余的,烦死人!

两面

简介:娱乐世界,这样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