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采展示|激发职工创新“源动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添动能”

河南日报传媒 2023-12-25 09:26:34

近日,华能沁北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沁北电厂”)再次传来了好消息:由沁北电厂、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浙江大学、北京亘源环保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电石渣深度净化制备钙基材料低碳技术及应用》获得2023年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近年来,该公司科技创新工作频传荣誉捷报,荣获集团公司以及各行业协会管理创新各项成果累计11项,其中获得中国企业家联合会管理创新成果二等奖4项,中国电力联合会管理创新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华能集团公司级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3项,曾获得集团公司“管理创新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截至目前,沁北电厂累计获得有效授权专利180项,其中发明专利15项,海外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35项,参与发布标准4项;职工创新团队开展的“电缆卫士—组合式电缆穿墙封堵装置”项目在济源示范区第一届青创济源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二等奖;电厂职工入选2023年河南省企业创新达人名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沁北电厂作为华能集团公司、华中区域容量最大的燃煤火电厂,近年来始终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精神作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标”,以建立群众性科技创新管理体系、成立科技创新组织机构、确定各级责任主体创新工作职责、制定科技创新管理制度、建立科技成果及创新工作室评审体系、开展年度科技成果的推荐和评审工作、丰富科技创新活动形式七个方面为抓手,厚植企业创新沃土,在探索与实践中蹚出了独具沁北特色的创新航道。

增强职工创新创效意识,激发职工创新“源动力”

组织开展职工创新创效类竞赛活动。沁北电厂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积极探索劳动竞赛新形式,创新劳动竞赛载体,增强职工的创新意识,激发职工的聪明才智,用以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难题,电厂创新中心于每年年初组织开展职工创新创效大赛,评选出优秀项目并逐级推送至华能河南分公司、华能集团公司、各行业学会组织的职工技术创新成果评选,使创新创效竞赛成为干部职工施展才能、创造业绩的舞台。近年来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在集团公司获奖3项,其中2项在中电联组织的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中获得二等奖。

重视员工的首创成果。沁北电厂从精神上、物质上积极鼓励员工立足岗位,查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近年来,大力推动职工创新和五小项目工作的开展,组建职工创新团队,创新中心定期组织开展职工创新创意征集评选,对于优秀的创意给予奖励,对于现场具备实施条件的项目立项批复实施,促进员工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2021年创新中心成立以来征集职工创新创意100余项,其中12项在现场立项实施取得成效。

积极申报科技创新类奖项。沁北电厂创新中心牵头组织申报华能河南分公司、华能集团公司、各行业学会等科技类奖项,让员工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创新工作不仅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也是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2023年6月该厂职工获得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十大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职工自主研发的一项专利获得集团公司专利奖三等奖。

提升专利申请和论文发表数量与质量。沁北电厂创新中心全面开展专利发掘与申请工作,制定加强专利提升的常态化举措,鼓励员工开展发明创造活动,同时加大知识产权培训力度,完成专利代理公司采购工作,建立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并通过认证取得证书,编制知识产权合规化管理流程,并积极组织开展专利“质”“量”双提升、高质量专利培育和高价值专利应用等活动,2021年沁北电厂在华能河南分公司组织的“质”“量”双提升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广泛动员职工进行知识归纳总结,提高技术论文撰写能力,把工作中发现的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解决实际问题的可推广的工作经验、思路、方法总结提炼后形成文献在各大期刊发表,加快专利落地转化。

设机构建体系,打造科技创新“桥头堡”

沁北电厂组织成立了专利提升与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专门负责制定企业科技创新发展战略和目标,包括制度创新、管理模式创新、技术研发、工艺改进,以及与环保、节能等相关目标的多个方面。

成立创新中心,设立专职科技创新管理岗位,负责电厂科技创新工作的规划、组织、实施统筹管理。

设立专业科技创新工作小组,进一步满足电厂科技创新和规划管理需求,小组技术层面涵盖汽机、锅炉、电气、热工、环保、化学、节能、集控运行、企业管理九个专业,成员包括专业技术管理人员、专业技术骨干人员、技术技能带头人等技术人才。

成立科技创新“虚拟团队”,创新中心组织牵头,选出具有机械制图、外观设计、模拟仿真、语言编程等特长的青年员工组建创新团队,将电厂职工提出的有创新性、新颖性、实用性的想法转化为现场模型和文字图纸文献申报专利,有条件的现场立项实施。

为进一步落实人才强企规划,建立创新人才成长发展通道,调动企业技术、技能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专业领军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以创新创效能力量化评价为抓手,通过积分的方式对企业职工创新能力进行量化评价,最大限度激发职工创新活力和动力。

加快完善创新管理体系,制定《科学技术与创新管理标准》《创新工作室管理标准》《专利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在每年年初根据上级公司下发的各项科技创新相关文件及时进行修订,确保电厂科技创新管理做到“全覆盖”。沁北电厂在2022年8月19日顺利通过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

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作用,打好创新发展“特色牌”

沁北电厂工会充分利用厂内“创新工作室”的有利条件,经常组织在技术技能、科研技改、创新创效等方面有一定技术专长和创新能力的劳动模范或职工技能人才,围绕电厂科技项目、关键技术岗位和安全生产环节开展技术革新、技术攻关、发明创造等科技创新活动,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难题,并通过劳模的示范带动作用,激励和促进员工成长,实现技术、管理、服务等基础性工作的创新,将更多的技术成果和管理方法转化为生产力,持续提升企业竞争力和社会形象,实现弘扬劳模精神、树立工匠典范与创新工作室“发挥劳模作用,带动员工自我创新”的大统一。

截至目前,沁北电厂成立10所创新工作室,其中河南省工会命名1所,集团公司命名2所,河南分公司命名1所,济源工会命名1所。近年来创新工作室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突破4000万元,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

通过深入贯彻人才强企规划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拓展技能岗位员工职业发展空间,着重培养技能型、创新型人才,实施人才培养政策和薪酬激励方案,在沁北电厂内部营造了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筑牢了人才强企的坚实根基。

下一步,沁北电厂将组织开展常态化合理化建议征集、QC小组、创新论坛、成果发布会等活动,激发职工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力,加大创新支持力度,加强过程跟踪、指导,加快创新成果培育,促进企业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双提升,以科技创新助力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

统筹:王俊霞

设计:赵 峰

文字:李星旺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