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财经大学:看了南京财经大学,才知道“英雄不问出处”

博学的小扒菜 2024-04-22 00:27:00

很多人第一次听说南京财经大学的时候,都会误以为它至少和中南财经、西南财经大学一个级别,至少也不比东北财经、江西财经要差。

其实,翻开它的校史,发现它的前身是南京粮食学校,它的出身,比起山东财经、浙江财经,没有任何优势。

学科评估成绩,也可以看出底蕴不足。

不过,由于地处南京,每年的录取分数该不低,尤其是前些年财经热的年代,比肩211,问题不大。

如今,现在倡导发展双一流,以南京财经大学的学科实力,再来十年也评不上,可谓是希望渺茫。

山东财经大学,虽然比不上“财经老八校”,但学科实力也不错,在省内认可度还挺高

只不过位于济南,地理位置比起南京,还是要稍逊一筹的,因此录取分数低于南京财经大学。

那么,放弃山东财经大学,选择南京财经大学的那些人,后悔了吗?

一种观点认为“

南财的社会认同率在211底下,算比较好的,毕竟占了“南京+财经”的光。

记得有个梗,外国人认为我们学校是南京大学的一个学院,因为我们学校的英文名是:Nanji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economic...

这么说吧,我收到过中兴通讯的offer,所以各位南财的学弟学妹不要怕,咱也是能进好公司的!

不过知名私企还是不容易进,像华为,阿里,腾讯,这些都很看学校,因为学校的好坏,可以从一方面体现学习能力,这个很重要...

如果你不幸落榜南财,并且想进一流的企业,那努力吧!

实际情况就是南财作为一个综合性大学,硬件设施还是很到位的,2008年进学校的时候,就有传闻,北苑的住宿水平,跟三江学院一个级别,在南京的众多高校里是数得上的...

软设施,不好说,学术氛围不强烈,当然氛围对于个人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你愿意去学,努力去学,自然可以一骑绝尘...

可惜我荒废了,如今进入社会多年了,代价就是,现在要在工作之余,抽空看书考证,以弥补当时给自己欠下的巨债,说多了都是泪啊...

再扯点别的,南财的食堂、美女(2008级艺术设计系军训带队的那位妹子,你还好吗?)、风景都是很不错的。。

各位学弟学妹,如果外省的,我不建议考南财,据说分数线还挺高,就是我本人苏北的,当时都是差一本的分数线2分进的信息工程学院,学术水平摆在这...

如果来了也不用后悔,你自己对自己负责就可以了,可千万努力...

当然了,我肯定不会后悔,因为我从这拐到了个媳妇儿,哈哈。

之前,我和媳妇儿不远30公里,从江宁开车过去看母校。

我们徒步一路走,一路聊,一路拍照,一路感慨...

那是再也回不去的从前,和再也不会有的花前月下...

我们一路到北苑,直奔北苑食堂一楼东南角那家刀削面店,果然生意还是最好的,只是一碗雪菜肉丝面的价格,从7年前的4.5,涨到了如今的7块...

还有那个4.5可以买一只烤鸡的小熊伴嫁,不见了...

有时候会作一些假设。

假设,我继续高中的一把力气好好学习了4年...

假设,我不负众望考上了研究生...

假设,我没有把时间花在无聊的花前月下...

假设,我提前知道了社会的残酷...

我会不会过得比现在好,早就年入20W了呢?

可惜一切都不可能重来,还是得向前看。

加油吧各位!!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

很享受每天早上7:10起床,7:40跑完步,然后呆在自习教室里面背单词看英语杂志,到8:20去上第一节课的日子。

自习教室里没有认识的人,很踏实。

遇到比较难的课、比较有趣的课都会好好听,偶尔感兴趣的话题去展开扩充会成为自己很不同的一个点。

这里的老师风格不同,大多数实力还是很强,新教师进来至少是个名校博士。

老教师有些是学术牛人,有些就是四校合并时留下来的。

最喜欢的老师是教高等数学的周惠新,实在有趣。

比较水的课,就会玩玩手机,关注自己喜欢的领域。

上午的课结束,就会遇到一个世纪难题,吃什么。

南财的食堂,真的不是吹,她说第一,没人敢说第二。

因为各自承包,市场竞争,各个窗口都会做的很好吃。

回宿舍,午睡或洗澡下午清醒点。

宿舍我也很满意,三室一厅,独立卫浴,二十四小时热水供应,每个小寝四个人上床下桌。

床帘一拉,耳塞一带,午睡也很踏实。

下午没课的话,约着去南大游泳,我财只有露天的还不开放。

南大很多资源我们都能蹭蹭。

或者打打球。

或者去图书馆或者自习教室看书,因为要考证书或者作业。

最近很喜欢图书馆四楼的杂志区,很多商业评论,财经类的杂志蛮好的。

我们的图书馆蛮好看的被称为仙林之眼,每个人的座位也很宽敞,因而座位不能满足所有人。

以前还只是考试月图书馆排队学习,现在周末也是这种画风,看到身边人很努力的样子,自己也不敢停下。

我们学校很漂亮,以前不觉得知道逛了好几个学校交流一学期之后,才发现我财有多好看

感觉好多人考研,我所在的经济学院考研成功的人蛮多的。复旦,上财,人大,最差的都是南财保底。

会计学院和金融学院考研成绩比我们牛很多,毕竟这两个院学风在那里,各个学生都很拼。

还有的学长就是准备实习,准备语言和专业知识。

不是会计专业的,但是因为在学校里比较折腾认识几个会院的学长。

有的在普华永道有的在毕马威,去年毕马威在我们学校开宣讲会,专一报告厅被挤爆了。

毕竟四大对财会专业的吸引力……

然后就是各类银行、公务员、国企事业单位。

我们学校文化底蕴是差了点,毕竟很年轻的一所学校,期待她更好。

与其在乎门户之见,不如自己踏踏实实规划好自己,耕耘好自己的三分田地。

还有一个感受,远在仙林也能感受到浦口的剑拔弩张。

珍惜在学校里念书的每一天,愿大家有所得。

你们觉得呢

0 阅读:137

博学的小扒菜

简介:带你了解高校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