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繁昌人字洞考古新突破:260万年前中国古人类现世,挑战‘走出非洲’理论!

船长卡戎 2024-01-12 13:10:54

关于人类的起源,科学家们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其中一部分科学家们经过长时间的研究,提出了一个非常有趣且重要的“走出非洲”假说。大概意思是:大概200多万年前,我们的祖先从非洲大陆出发,开始了他们的探险之旅。就像我们老一辈的人说的,他们走出了自己的家乡,去寻找新的生活和冒险。然后大约在7万至10万年前,我们的直系祖先智人又从非洲出发,这一次他们走得更远,去了世界各地。他们与之前走出非洲的祖先们相遇,虽然不常见,但也有一些基因交流。

这个假说一出来就引起很大争议。科学家们通过检测现代人身体里的特殊遗传标记,比如线粒体DNA和Y染色体,就像家谱一样追溯了我们的祖先是怎么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似乎看起来合情合理。

但是在20多年前,在咱们国家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孙村镇西北边的一个小山包上,考古学家们有了一个超级重大的发现!这座山虽然海拔也就百来米,当地人还因为山上没啥植被,开玩笑地叫它瘌痢山。可就是这么个不起眼的小山,后来却因一个考古成果震惊了全世界的科学家!

原来啊,这个山上的一个洞穴里藏着巨大的秘密。这个洞穴有个特别的名字“人字洞”。为啥叫“人字”呢?是因为它的自然形状就像汉字的人字一样,一撇一捺地立在那里。这洞穴可不浅,堆积起来的土层足有30多米厚,宽度大约8到12米那么宽。

更让人惊讶的是,通过考古发掘,专家们发现这里竟然有人类活动的痕迹,而且这些人生活的年代可以追溯到距今超过200万年!这可是已知欧亚大陆人类历史最早、最远古的记录,没有之一。

人们在这个地方发现了500多件非灰岩石质标本。经过观察,他们发现其中59件有被加工过的痕迹,还有一些动物骨骼标本有被人为破碎的特点。这些石制品的原料中,铁矿石最多,占了半数以上,其他还有硅质泥岩、硅质灰岩、片麻岩和石英砂岩等。这些石制品有各种各样的形状,比如石核、石片、刮削器和雕刻器等。

这些石制品主要是用锤击法打片和修理的,而且石器的坯材主要是块状和石核,只有三分之一是片状的。这些石制品大部分都很小,大的很少。因为用铁矿石做加工石器的原料的情况很少见,加上这批“石制品”“骨制品”的形态不太稳定,类型也不太明显,加工得比较粗糙和简单,所以学术界对这些石制品的人工属性有不同的看法。这个发现很有意思,但也有很多疑问。希望未来的研究能给我们更多的答案。

2023年11月份的时候,考古队的专家们又有了让人兴奋的新发现。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金昌柱教授介绍:

在一次精心细致的发掘过程中,考古队员们在东边一处地缝附近找到了两片神秘的地层堆积。就像翻开一本尘封已久的史前“石头书”,他们在这些沉积物中挖出了不少珍贵的化石宝贝。其中有一种特别小巧的猪化石。更令人惊喜的是,他们还发现了几颗大个头的牙齿化石,这些牙齿属于灵长类动物,看上去竟然和咱们人类的牙齿有几分相似!

今年他们又在努力寻找更多的线索,希望能解开这个谜团。随着挖掘工作的不断深入,这个奇妙的地下世界还有更多的秘密等待揭晓。也许有一天,他们会找到那些缺失的化石,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古人类的生活和历史。

1 阅读:43

船长卡戎

简介:上班带娃看书跑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