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少年包青天》案子排个名,血祭坛诅咒案进不了前3

英豪说娱乐 2023-02-08 00:46:00

“头上一片青天,心中一个心愿”,当熟悉的bgm响起,相信无数观众脑海中会立即浮现出一个面庞黝黑、额头一道弯月牙的身影。

视频加载中...

《少年包青天》系列是广大“八零后”、“九零后”的童年回忆,“包黑炭”和小伙伴们破获的众多精彩案件,一直为观众们津津乐道。

三部系列剧,大大小小二十余起案件,精彩程度如何排名?小编精选了其中十五个亮眼的案子,带大家一起重温儿时的好剧。

第十五名:天罗地网(第二部)

《天罗地网》是《少年包青天》第二部的最后一个单元,讲述了一个秘密颠覆朝堂政局、暗害皇帝的巨大阴谋。

包拯一行人回京时,王朝马汉离奇失踪,张龙赵虎无故被抓。等到了京城后,更多怪事出现:三廉王得了“疯病”,皇帝遭遇刺杀后像是变了一个人。

包拯设法和三廉王见上了一面,对方说出了自己长久以来压在心头上的怀疑:如今这位皇帝,很可能是个冒牌货。

经过大家的秘密调查和包拯的仔细推理,三廉王的怀疑被证实了。襄阳王调包了皇帝,目的是掌控大宋的朝堂。

被刺杀的是假皇帝,当初行刺皇帝的铁头人才是真圣上。在包拯一行人的不懈努力下,真皇帝被找到了,政局重新回归稳定。

本案格局宏大,融合了推理、政斗、江湖等多种因素。可惜情节的设置比较生硬,结局也有些潦草,所以综合质量一般。

同时,此案的细节也经不起推敲。皇宫侍卫可以轻易掉包皇帝,主角团最终取胜是因为侍卫幡然悔悟,未免显得有些儿戏。

第十四名:义薄云天(第二部)

十年前的“七尸八命”疑案终于到了结案的时刻,逃犯乔泰被绳之以法。他整日在大牢里一言不发,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本案的证人们很快便遭遇了种种不测。陈大和张根失踪了,王田在破庙被害,又被借尸假冒。一切的证据,似乎都指向越狱的乔泰。

而包拯却察觉到了疑点。一番调查后,真相大白,实情出乎众人意料。

原来,当年陈大、张根、王田和李义一道劫“生辰纲”,得手后却杀人灭口,把李义和他的家人乱石活埋。事后,这三人把惨案嫁祸给了乔泰。

他们不知道的是,李义没有死,他撑着一口气从乱石堆里爬了出来。已经残废的他无力亲自报仇,就雇佣乔泰杀死了三个仇人。

乔泰本是个忠厚老实的人,平素最不好斗。他之所以铤而走险,是为了挣四十八两银子。有了这笔钱,他就可以让临终的妻子看一场烟花了。

本案的反转设计称不上出人意料,特别的是乔泰的作案动机。穷人也有真爱,他和妻子相拥看烟花的一幕,成了《义薄云天》一单元的最大泪点。

第十三名:三大神器(第三部)

本案名为《三大神器》,但案情其实和三大神器无甚联系,只不过是凶手的障眼法罢了。两个凶手,四名被害人,一出“案中案”在迦叶寺上演。

《少年包青天》系列有一个套路,就是“长得帅的是凶手”,本案就是个例子。本单元的“颜值担当”无止大师和东瀛少将军,就是“案中案”的凶手。

他们都想杀死对方,却都出于误会杀死了无辜的人。当真相大白时,人们甚至无法评价谁对谁错,只能感慨一句“命运捉弄”。

同样被命运捉弄的,还有我们的“戒色大师”展昭。他和东瀛忍者少女小狸之间的伤感爱情,为本案增添了一抹浪漫色彩。

第十二名:脸谱杀人(第三部)

包拯一行人来到了大宋的西部边境,发现当地已经形成了地方割据势力“西朝”。官员们在此为非作歹横征暴敛,黎民百姓苦不堪言。

就在最近,将军刘义暴毙身亡。大家都说他死于自己收藏的兰陵王脸谱,中了“兰陵王的诅咒”。包拯当然不信怪力乱神,可怪事却越来越多。

刘义生前的三个同僚兼好友接连遇害,且均死于戴着脸谱的人。

在包拯和公孙策的接力调查下,真相逐渐水落石出。原来刘义是假死,他和夫人利用“兰陵王脸谱诅咒”的传说,结果了三人的性命。

而刘义这么做,是为了赎罪。当年他和好友们为推翻庞太师,假装贪官积累钱财,谁知却逐渐假戏真做。刘义幡然醒悟后,决定杀掉贪官为民除害。

他们最终成功了。贪官们被铲除后,刘义马上自我了断,以赎清自己的罪恶。

本案用到了经典的“无头尸”桥段,作案手法十分巧妙。同时,本单元开篇萨满婆婆的“神预言”,也为之后的《天芒传奇》埋下了伏笔。

第十一名:凤凰勾魂(第三部)

告别了“西朝”,包拯一行人又来到了凤凰镇。当地有一个“凤凰勾魂”的传说,两年之前金大夫的小徒弟就因此而死。

而在今年,“凤凰勾魂”再度出现,金大夫的三个徒弟接连因此蹊跷去世。

事出反常必有妖。包拯通过缜密推理和金大夫本人的“神助攻”,得出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真相:金大夫的三个徒弟,是被他自己亲手杀死的。

而金大夫之所以痛下杀手,是因为两年前这三个徒弟杀死了自己的小徒弟兼情人。徒弟们之所以这么做,只是为了阻止金大夫和小徒弟结婚,以免师父身败名裂。

而所谓的“凤凰勾魂”,只不过是“小孔成像”作用下死者临终前在石壁上的投影。在传说的幻象下,是善与恶、情与法的残酷纠葛。

第十名:天芒传奇(第三部)

《天芒传奇》是《少年包青天》第三部的收官单元,也是全系列脑洞最大的单元。秦始皇的传说和千年后的宋仁宗产生了联系,编剧的想象力实在丰富。

同时,该单元还是全系列回收前文伏笔最频繁的单元,几乎所有出其不意的转折都能在之前的案件中找到呼应。

首故事木兰女扮男装掩饰身份,最后揭出小蛮掩饰了自己的身份。次故事无止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对应的是宋仁宗的阴谋。

三故事开头暗示了小蛮的身份,“面具带上去就撕不下来了”。就是从这个故事开始,伪装成“小蛮”的柴郡主逐渐深爱上了包拯。

四故事“凤凰勾魂”是一出冲破伦理的悲剧,映射了包拯和小蛮的爱情结局。“有情人终成眷属”只是奢望,身份是一道厚厚的屏障。事已至此,不如相忘于江湖。

第九名:偷天换日(第二部)

小蜻蜓来到工笔大师冯止水府上寻找义父卢有崖,却得到了义父的死讯。当她询问死因时,发现从主人到奴仆,人人都对卢有崖讳莫如深三缄其口。

经过一番艰辛的调查,小蜻蜓发现冯止水是一个欺世盗名之徒。他幽禁卢有崖,强迫其绘画,然后将作品署上自己的名字公开展览,以此伎俩名利双收。

不光如此,冯府几乎所有人都迫害过卢有崖。他先后经历了下毒、斧砍、灌粪等非人折磨,最后被小厮用砚台砸死。

此案的看点在于“叙述性诡计”,冯府的每个人都掌握了片面的真相,又都想把自己摘出去,因此证词相互矛盾。

矛盾的证词像一个个烟雾弹,加剧了案件的迷惑性和复杂性。当真相大白时,众人的相互推诿又造成了一层层反转,让本案看点十足。

第八名:金龙寺悬案(第二部)

“包黑炭”也有被当成杀人凶手的时候?真是活久见!

得出此种“高论”的不是别人,正是潜伏在金龙寺的胡家五口。他们一家在寺里蛰伏不为别的,只求刺杀包拯为死去的主人高健报仇。

除了刺客,金龙寺中还有一条“大鱼”:采花大盗裘霸天。他在此地隐姓埋名多年,早已摇身一变成了“得道高僧”。

金龙寺如此“藏龙卧虎”,包拯此行必然是步步有难处处该灾。好在有失必有得,解决了种种凶险后,包拯有了“意外收获”:高健根本没有死。

原来,高健当年作恶多端,怕被官府缉拿归案,于是干脆来了一出“死遁”。没想到忠仆胡家误以为他被包拯害死了,于是多年来执着于“讨回公道”。

一番审问后,高健承认了自己的罪行。同时,采花大盗裘霸天也被揪了出来,包拯一举破获两案,实现了“一箭双雕”。

这一单元同样是“案中案”。相比推理桥段的设计,案件中揭露的人性之恶更让观众印象深刻。原来一个人,真的可以坏到如此地步。

第七名:魔法幻影(第一部)

终于来到了wuli策策的主场!在这一单元,“大男主”包拯全程下线,由玉面郎君公孙策负责推理查案,全场carry。

故事的主舞台是一家杂技团。公孙策在赶路时,听闻这家杂技团发生了咄咄怪事:表演当场出现命案,且被害人死法奇特。

公孙策通过大胆推理和小心求证,识破了凶手利用杂技道具杀人的作案手法,最终顺利解决了这起棘手的案件。

也许在案件平均质量奇高的《少年包青天》第一部中,《魔法幻影》并不出挑;但纵观整个系列,这一单元精彩程度可谓上乘,值得观众一看。

第六名:高丽使团案(第一部)

这是《少年包青天》系列的第一案,包拯从此名扬天下。

高丽国的护嫁使团来到了大宋庐州,随行的高丽太子因强抢民女激起了民愤。不久后,太子和民女竟相继被杀。

高丽太子在大宋国境内被害身亡,此事非同小可。如果不能及时查明真相,高丽和大宋两国极有可能兵戈相向。

事关边防安全,包拯临危受命,三天后案件水落石出。原来这一切都是辽国间谍所为,其目的是挑起两国战事,辽国便可趁机侵略大宋。

包拯凭借自己卓越的推理能力,将一场战争消弭于无形,获得了八贤王的赏识。而在前方,还有更多迷局等他逐一破解。

第五名:血祭坛诅咒(第一部)

天鸿书院接二连三发生命案,有人在附近挖到了侉依族的祭坛,发现死者死法和祭坛诅咒如出一辙。一时间,“血祭坛诅咒”流言满天飞。

至交恩师离世令包拯悲痛万分,他决心查明真相,告慰老师亡灵。可最后真相却是包拯不愿相信的:老师没有死,他就是杀人凶手。

原来,老师是侉依族的遗孤。二十年前,一伙官兵为得到传说中的宝藏,屠杀了侉依一族。老师侥幸死里逃生,此后一直计划复仇。

现如今,老师复仇成功。凭着“假死脱身”和“血祭坛诅咒”当幌子,他手刃了当年屠杀侉依族的官员。可在这一过程中,他也害死了无辜的学生。

最终老师拔剑自刎,以死向无辜的学生谢罪。孰是孰非,各人莫衷一是。讽刺的是,侉依族传说中的“宝藏”,其实只是桐油而已。

第四名:隐逸村之谜(第一部)

包拯上京赶考,路过了楚楚的老家隐逸村。村里共有六户人,楚楚父亲是全村老大,其余五户是他的结义兄弟。

这六兄弟十分诡异,他们家里的密室竟都放着一具缺了某个身体部位的干尸。后来他们相继被杀,尸体竟和家中干尸一样,缺了某个身体部位。

包拯历经重重困难成功解开了谜团,原来干尸的把戏是为了掩盖真实死亡人数。而案件背后,还隐藏着宫廷秘密。

《隐逸村之谜》和《血祭坛诅咒》可以说是两大“童年阴影”单元,凶手的作案手法令人不寒而栗。但在恐怖背后,本案推理桥段可谓异彩纷呈,值得观众细品。

第三名:千鲤湖考生被杀案(第一部)

本案又被观众戏称为《成绩好的都死了》,被害人除了一个店小二,都是进京赴考的学子。而他们的死,似乎都和千鲤湖边的碑文息息相关。

包拯巧施妙计捉住了凶手,他竟是庞太师的女婿崔明冲。原来,当年他当了一把“陈世美”,被抛弃的女子投湖自尽,被以讹传讹成了“千鲤湖女鬼”传说。

而本案的几名死者,都是因为知道了这个秘密,才被他设法谋杀。事情败露,崔明冲畏罪自杀,包拯则因破案有功,获得了圣上赏识。

本单元笑点十分密集,诞生了许多表情包。除此之外,本案的“双重推理”也特别精彩,双线并行大大增加了案件趣味性。

第二名:五鼠闹相国(第一部)

《三侠五义》中的“陷空岛五鼠”在本单元闪亮登场,只不过原著风流倜傥的白玉堂在编剧的笔下变成了苦命流浪儿。

不光如此,他还被人怀疑是相国寺命案的凶手。好在包拯最终查明了真相,还了白玉堂清白。他和展昭也因此“不打不相识”,成了莫逆之交。

本案用到了经典的“密室杀人”侦探桥段,台词信息量极大。凶手作案手法很复杂,犯罪动机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除了这些,“猫鼠CP”的互动也是本单元的一大看点。可惜后面的两部续集中,白玉堂没有再出场,不得不说是种遗憾。

第一名:翻龙劫(第一部)

《翻龙劫》一案改编自中国古典话本小说《狸猫换太子》,精彩程度冠绝三部《少年包青天》,是全系列的“封神”之作。

故事起始于八贤王被诬陷,终结于皇帝身世的披露。《隐逸村之谜》的伏笔在本单元得到了回收,一场足以动摇国本的大案被包拯义无反顾“打破沙锅问到底”。

谁能想到,一只狸猫就可以掉包一位皇子;又有谁能想到,毫不起眼的摊贩“六子”,竟然理应是太子甚至皇帝。

故事结尾,宋仁宗和自己的兄弟“六子”相逢一笑泯恩仇,捅破了天大秘密的包拯归隐民间。这似乎是最好的结局了,可还是处处透着天家的无情。

以上就是《少年包青天》系列最精彩的十五个案子了,你最喜欢哪一案呢?还有哪个单元让你念念不忘?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26

英豪说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