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驰沈往背后的流量密码沈阳1月客运量同比增长47.3%

沈阳晚报 2024-03-01 09:14:42

2月29日,伴随寒假即将落幕,来自天津的李俊宇及其家人们结束在沈阳的旅程,一大早拖着行李箱走进了沈阳地铁2号线青年大街站,准备到沈阳北站乘坐高铁返回天津。“这趟沈阳之行很开心,北市场、辽博、中街都‘打卡’了,鸡架、烤肉、锅包肉也很好吃,这座城市很有活力。”话音刚落,一趟地铁进站,李俊宇的身影就淹没在熙熙攘攘的地铁客流中。

对于沈阳人来说,从去年12月中下旬以来,尤其是进入寒假,沈阳的外地游客突然多了起来,机场、火车站、辽宁省博物馆、沈阳故宫、中街、北市场、小河沿早市,随处可见操着全国各地口音的“小金豆”们。而来自于沈阳市统计局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感受。据统计,2024年1月,沈阳市完成客运量850.9万人,同比增长47.3%。

数据1月份沈阳客运量同比增长47.3%

2月29日,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从沈阳市统计局了解到,2024年1月沈阳市客货运输实现较快增长,2024年1月,沈阳市完成货运量1602.3万吨,同比增长37.5%;完成货物周转量53.1亿吨公里,增长43.3%;完成客运量850.9万人,增长47.3%;完成旅客周转量19.7亿人公里,增长41.4%。

从运输方式看,公路运输完成货运量1573.0万吨,增长39.6%;完成货物周转量30.8亿吨公里,增长44.8%;完成客运量415.0万人,增长32.6%;完成旅客周转量2.0亿人公里,增长33.6%。民航运输完成货运量0.7万吨,增长31.6%;完成货邮周转量1276.5万吨公里,增长29.8%;完成客运量70.2万人,增长41.9%;完成旅客周转量13.1亿人公里,增长41.7%。铁路运输完成客运量365.7万人,增长69.8%;完成旅客周转量4.6亿人公里,增长44.2%。

作为判断城市活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客运量数据不仅仅是数字,更是城市发展的一面镜子。而飙升的客运数据,折射出沈阳的经济活力和发展潜力。车厢里涌动的人潮,也是这座城市吸引力增强、烟火气旺盛的直观体现。

揭秘客运量飙升折射城市吸引力

城市繁荣发展,人流是关键要素。人流涌向哪里,各种资源就汇集到哪里,城市活力随之彰显。可以说,大幅攀升的交通客流量,蕴藏的“流量密码”正是沈阳这座城市的吸引力和发展潜力。而根据携程的大数据,沈阳春节假期订单量同比增长818%,而前往沈阳旅游的客源地Top5分别是上海、北京、杭州、苏州、深圳。

此外,沈阳还先后上榜了“2024元旦跨年热门旅游目的地”“外国游客热衷来华过春节的十大城市”等榜单,沈阳故宫跻身国内热门博物馆热度榜前十位。

这种对外的客流吸引力,肉眼可见地体现在沈阳城市品质的有效提升上。近年来,沈阳市聚焦城市管理中的短板弱项,直面问题、深入剖析,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值得一提的是,日前,《沈阳市开展“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行动方案》印发。该方案紧盯优化营商环境、提高城市品质等五大重点方面,深入查摆解决人民群众、经营主体关心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和经营主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受访者供图

趋势烟火气预热后的文化提质协作

有人喜欢西湖,有人青睐西安,是因为其人文历史文化底蕴,所以将优势旅游资源与地方文化相结合,才能触发游客的出行动力。在引来游客后,为其提供难忘的、能转化为长期记忆的旅游体验,才能真正留住人。眼下,提到沈阳城市文化,除传统的“一宫两陵”外,有南方游客说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沈阳早市”“沈阳鸡架”。

市政协委员王莉认为,有品牌是好事,城市做出的努力让人感到惊喜与感动。早市和鸡架是最接地气的人间烟火,是吸引人的,不过逛完了早市、泡完了澡,游客还能带走些什么?这是值得城市去思考、研究的内容。鸡架、早市更像一场竞技比赛的热身,后面还需要更大的能量和更有深度的东西去支撑,需要为文化产业提质,王莉建议,可以在产业链条上形成高度专业化分工协作,实现园区整体竞争力和产业实力的提高。要改变单一依靠“出租空间”的营利模式,不断优化创业创新环境,孵化和培育一批优秀文化产业创业家和创业型企业。无论是建设者、从业者、经营者、消费者,都能达到一种共情、一种聚合。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金丹

主任摄影记者 常晟罡

编辑 李丹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