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屠龙少年到中国第一大汉奸,这部谍战片点出了汪精卫叛变的症结

青石电影 2023-11-25 23:03:12

筹备十年,雪藏五年,《风声》导演高群书的新片《刀尖》终于上映了。

从类型化的程度来看,《刀尖》具备了谍战片的所有经典元素。

比如潜伏者深入虎穴的九死一生,死亡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

比如各种大尺度的酷刑场面,四面都是刺的“钉子笼”让人看得毛骨悚然;

再配上高群书导演充满质感的摄影,视觉冲击力更上一层楼。

囚室内犹如地狱,鲜血的暗红与陈旧的血痕洒落在房间各处,一股浓厚的血腥气几乎扑面而来。

城市空间内冰冷肃杀,落雪、枯树、浓雾融为一体,景象的萧瑟暗藏杀机,所有谜团都隐藏在团团迷雾中。

演员的阵容也足够吸睛,每个演员都铆足劲,贡献了一场“全员狼人杀”的生死局。

比如郎月婷在婚礼的隐忍落泪;

比如沙溢实施酷刑时咬牙切齿的狠辣;

还有张译与黄志忠两人的多场对手戏,堪称全片最让人享受的表演段落。

但看完全片后青石发现,这些显然不是《刀尖》想要表达的重点。

《刀尖》最“高明”的地方,是拍出了当今成年人避而不谈的一个词:

信仰。

对于这个词,或许很多人觉得虚无,对此嗤之以鼻。

就像有网友说,我们缺的是钱,不是信仰。

甚至某位学者在讲座时,当众宣称自己没有信仰,还认定“中国人也不需要信仰”。

在这个口口声声说“信仰无用”的年代,《刀尖》这部电影,却把“信仰”作为故事的核心。

虽然全片从未提及“信仰”二字,但却通过片中的角色,把信仰这件事给说透了。

今天,青石就从影片的四个主要角色,深入解读《刀尖》中不同立场的信仰。

第一位,郎月婷饰演的林婴婴。

片中她有三重身份。

一是日伪政保局局长卢敬瑜的秘书。

二是国民党军统的特务。

三是潜伏在南京伪军内部的地下抗日组织成员,这也是她隐藏最深的身份。

当时的南京,日军、伪军、黑帮、国民党各种势力盘根错节,还有身边的高官们,个个也都是城府极深的老狐狸。

因此一层又一层的身份是林婴婴的“保护色”,是她在刀尖上行走的本钱。

身处龙潭虎穴的林婴婴,通过一连串事件,表现出极其强悍的心理素质。

派出神枪手暗杀叛徒白大怡,四波人马死伤惨重做不到的事情,她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在婚礼现场看到当年杀害亲人的日本军官,她也能压住眼泪收敛情绪;

特别是囚室审问的那场戏,面对日本军官对于她行踪的质疑,还能面不改色应对自如。

一通反问不仅把自己的嫌疑“摘”干净,还顺势把火引到其他军官身上。

青石经常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句话:

“你凝视深渊久了,深渊也会凝视你。”

林婴婴身处无间道的深渊,却能保持从容不被吞噬,可想而知需要多强的定力。

林婴婴的这份坚定,正是源于她的信仰。

家庭,是她信仰的重要组成。

林婴婴的丈夫,是她当初进入组织的引路人,也是陪伴她经历黑暗的同行者。

肚子里的孩子,是她对未来的希望。

好好活下去,为孩子拼出一个美好的未来,这就是林婴婴始终坚定的信念。

还有和她并肩作战的战友们,也是她坚定信仰的重要动力。

这些地下抗日组织的成员,他们的亲人都被日本人杀害,都背负着血海深仇的痛苦。

和林婴婴一样,他们不想再让下一代也这么活着,想让下一代活得安稳幸福。

为了这个目标,他们甘愿豁出命去。

他们不是天生的英雄,就像20岁的阿牛,面对成群的日军时也忍不住颤抖哭泣。

但他们还是选择去做,因为这是真正正确的事,是他们共同的信仰。

第二位,张译饰演的金深水。

表面上,金深水是汪伪政府的金处长;实际上,他是国民党军统安插在这里的特务。

妻子儿子都死于日本人之手,背负着家仇国恨的金深水,在军统的指示下深入日伪内部。

和林婴婴不同,金深水经历了很长一段信仰的“空窗期”。

金深水一开始是有信仰的,他坚信自己做的一切是正确的。

但在潜伏的过程中,他对自己的行动开始产生疑问,变得越来越不知所措。

有三件事,加速了金深水信仰的崩溃。

一是为了得到第一手的情报,不得不与日本高官的外甥女恋爱。

家人被日本人杀害,自己却要做这种事,在金深水看来无疑是一种耻辱。

二是军统要他去暗杀地下抗日组织。

这更让他心情沉重:民族危亡的时刻,都是中国人,为什么要自相残杀?

三是在春香馆内,看到两个军统特务执行任务失败后互相残杀。

这是军统定下的铁律:其他党派,还有意志不坚定的军统特务,都要统统除掉。

军统的行径做派,一点点粉碎了金深水对军统的信仰。

这也让他发出绝望的呐喊:我不干了。

在这个节骨眼上,他遇到了林婴婴。

他听到林婴婴他们提到军统对地下抗日组织的迫害,听到他们共同唱《义勇军进行曲》时的慷慨激昂。

在林婴婴的身上,金深水看到了军统中缺乏的情感。

战友之间的团结体谅,爱人之间的互相扶持,都是金深水很久没有感受过的美好的人性。

也是这种美好,把他拉出黑暗的泥沼,完成了信仰的重建。

影片后半段,有一幕让青石印象深刻:

江边凉亭,金深水和林婴婴在雪中并肩而坐,两人不发一言,却是同样坚定。

此时的金深水,已经重新找回了支撑他去做这件事的信仰。

他所做的,为了看到未来的中国继续战斗。

第三位,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汪精卫。

虽然没有在片中露面,但汪精卫的名字却时常出现在众人的言谈中。

对于这一人物,我们第一印象就是“中国第一大汉奸”。

在抗战最关键的时候,汪精卫投靠日本成立汪伪政府,成为日本侵略者的“头号走狗”。

谁能想到,这个被千夫所指的国家叛徒,也曾是心怀壮志的热血青年?

片中林婴婴提到汪精卫在1910年写下的一首诗,读来着实是热血沸腾。

“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块,不负少年头。”

当年汪精卫立志推翻清政府,刺杀摄政王载沣失败后被捕,写这首诗时已经做好了赴死的准备。

昔日的屠龙少年,却变成了自己最深恶痛绝的恶龙。

屈服于强权的那一刻,也意味着信仰的全面崩塌崩塌。

丧失信仰的,又何尝只是汪精卫一人。

比如副局长俞至仁,面对日本人何其恭敬。

即便被日本人骂“你们都是垃圾,是猪”,也要庄严的回敬一个军礼。

还有局长卢敬瑜,说着掏心窝子的话,做着阳奉阴违的事。

在饭局上,卢敬瑜说着“跟随汪精卫的脚步,所作所为是为了和平”的鬼话,甚至还“断筷明志”。

他的所言所行,只是立一个“信仰坚定”的虚假人设,信仰只是幌子罢了。

由明入暗易,由暗入明难。

失去信仰的他们,只能苟活于世,无法凛然而活。

就像汪精卫的那首诗,曾是他信仰的见证,但如今再读,却成了莫大的讽刺。

第四位,成泰燊饰演的革老,代号“鸡鸣寺”。

他曾是名震一时的锄奸英雄,也是把金深水带上军统道路的“导师”。

但革老所信仰的,并非真理与正义,而是军统的信条。

对于军统指派的任务,他都会尽力完成,即便是杀掉自己的同胞,也是自己应尽的“义务”。

与他相似的,还有军国主义冲昏头脑的日本兵。

在他们眼里,天皇和武士道精神,是人生的全部信仰。

就像那场2600年天皇纪年的庆典,完全是虚伪杜撰的历史,但没有一个日本人提出质疑,反而全体“山呼万岁”。

还有那个众目睽睽下准备剖腹的日本兵,更是极端信仰的典型代表。

在青石看来,无论革老还是日本兵,他们与其叫“信仰”,不如说是“迷信”。

罔顾天道和真理,将某一派别奉若神灵,正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信仰崩塌。

表面上,《刀尖》是一个常见的谍战故事,也是潜伏者与敌人的斗智斗勇你死我活。

但谍战的外衣下,却勾连着不同人的命运选择,展开着关于信仰的终极拷问。

就像那句“大原月朦胧,孤蝶翩来飞”的接头暗语,实则是对潜伏者最好的隐喻。

所有潜伏者就像是孤蝶,即便黑暗笼罩,但靠着信仰照亮前方,仍可以展翅飞行。

也许有人觉得,在当时发挥重要作用的信仰,到今天已经没了用武之地。

事实并非如此。

青石还记得前不久看到关于张桂梅校长的一段采访。

当问到自己为什么能坚持这么多年办学校,张桂梅的回答铿锵有力。

支撑自己一直做下去的,是信仰,是对党的承诺。

在这个拜金主义大肆横行的社会,其实更需要信仰的力量。

而《刀尖》这部电影,正是点明了“信仰”超越时代的意义所在。

或许有人活的轰轰烈烈,有人活的悄无声息,但只要有信仰撑着,就不至于活的浑浑噩噩。

信仰并不是虚无缥缈的,它是扎扎实实存在于你的人生轨迹,伴随你生老病死的存在。

就像张译在采访时说的,

《刀尖》主要是讲人生,讲一个人成长和改变的动力是什么。

相信看到最后,每一个观众都会对这个问题有自己的答案。

青石电影 | 商周

本文文稿系青石电影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请勿以任何形式转载!

0 阅读:140
评论列表
  • 2023-11-26 11:26

    谍战剧,智商低于平均值的一般看不懂

  • 2023-11-26 19:16

    《刀尖》这部谍战片真是让人大呼过瘾!高群书导演的镜头运用非常出色,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每一场戏都让人紧张到不行,尤其是那些刺激的酷刑场面,简直让人胆战心惊。绝对是一部让人热血沸腾的电影

  • 2023-11-26 03:00

    刚看过,只能说,神剧一部!适合老年人看

  • 2023-11-26 07:05

    最烦的就是影视剧的酷刑场面,不知道他们想宣扬什么?

  • 2023-11-26 19:16

    如今的世界已经成了铜臭的天堂,哪来的信仰?

  • 2023-11-26 15:53

    汪精卫为了权力背叛了孙中山.

  • 2023-11-26 20:19

    这部谍战片真是让人血脉喷张,扣人心弦!导演高群书的拍摄手法独特,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充满危险与紧张的世界。每一幕都让人毛骨悚然,仿佛能感受到囚室中的恐惧与血腥。绝对是一部不容错过的电影

青石电影

简介:青石的电影,更有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