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十岁“青年老年人”再就业,冲上热搜!专家提议惹热议!

优淘邦 2024-05-21 18:57:53

近日,在中国人民大学首届深圳金融论坛上,国研中心前党组书记马建堂提出建议:我国 60 到 70 岁的人群可被归纳为“青年老年人”,鉴于社会进步和医疗事业发展,这类人群身体状况良好,若有求职需求应大力支持,不应在求职市场将其拒之门外,且应调整老年人划分标准,职场不应存在年龄歧视。

这一建议一经见报就迅速冲上热搜并引发网友广泛热议。有人赞成,有人反对,各持观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莫衷一是。

有网友称,当下求职市场以 35 岁为入职门槛,连考公务员都受限,45岁不裁员不调岗降薪就阿弥陀佛了,60 岁还找工作不切实际。

也有网友认为这个年纪应享受退休生活,没必要再去工作。 70 岁再去工作并非为提升生活水平,是为下一代打工,很多人等不到 60 岁退休,让退休后再去看别人脸色,没几个人愿意。

更有网友觉得每年几百万大学生毕业求职困难,应先解决他们的工作问题,而不是让老年人再就业,专家搞反了。难不成35 岁退休,让年轻人在家遛狗,70 岁再就业。再说现在35 岁以上工作都不好找,50 岁连进厂做普工有些还不要呢,再让60-70 岁出来找工作,难不居专家帮忙安排就业?

有些网友甚至提出质疑,觉得专家提出这一建议可能是一些机关事业单位的老干部和老知识分子想延长退休年龄以享受更多福利待遇。一边大学生毕业即失业,一边延迟退休。这是什么道理?

对于六七十岁老年人再就业问题,也有人觉得有些城市里的老年人有知识有学问,可能喜欢职业生涯,即使退休仍想找份工作,充满热情。老年人就业多并不意味着年轻人就业机会减少,相反,旺盛的老年劳动力可为社会创造更多新的就业机会,比如老年医疗护理、养老院院长等岗位一些老年人还更适合。而且大量老年“金领”回归不仅不会“抢饭碗”,反而可为企业带来机遇,老年劳动者具有丰富经验、高超技能和成熟态度等优势,在金融、教育等行业引入一些有知识有经验的老年人才可释放出人力资本“新红利”。这样还能减少广场舞大爷大妈扰民,又创造社会财富,一举两得。在农村地区的老年人还可以发挥其余热,照顾好孙辈,好让年轻人出去创造更多的价值,这不是很好吗?

专家:60至70岁是“青年老年人”,要支持他们再就业的需求。网友炸了,冲上热搜!你对此怎么看?

1 阅读:43
评论列表
  • 2024-05-21 20:59

    如果没养老保险,又不想给子女增加负担,60岁以上也只能出来工作。

优淘邦

简介:紧抓时代热点,探讨各种经济现象,倡导理性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