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车展后,韩企高管发现一个事实:在中国街头,很难看见韩国车

三叔科技 2024-05-05 21:56:02

大约在一年前。

起亚中国首席运营官杨洪海称,“我(起亚)今年一季度在全球挣了21亿美元,我贴得起你中国市场,你本土企业有这个资金实力吗?你先烧死了,我后面再等着进来抢市场也可以。”

一年后……

北京车展圆满落幕。

此次车展参展人次89.2万、国际人士2.8万人次;

全球首发车117台、概念车41台、新能源车型278个,500家海内外知名零部件企业及科技公司参展;

媒体日第一天吸引了131个国家956个机构的1148名国外媒体记者到场……

在车展结束的这一天,国外媒体记者满心欢喜,一篇又一篇的报道,呼之欲出。

“用不到7500美元的价格购买一辆合适的电动汽车?”;

“在中国,你能找到很多这样的车型。续航里程为2000公里的插电混动车?”;

“比亚迪、奇瑞和吉利等中国品牌将会自豪地满足您的需求。将汽车的前排座椅旋转180度,使其面向后排座椅,并延伸出一张桌子,供乘客玩牌或进餐,或者是为后排乘客提供一个43英寸屏幕?”……

美联社称,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似乎在永无止境地重新定义汽车,他们争相将最新的技术和产品带到了近日举行的北京车展上。

中国车企迫使大众汽车和日产汽车等老牌制造商改变汽车开发方式,以保持在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的竞争地位。

德国《经济周刊》称,尽管德国车企高管在北京显得很自信,但中国竞争对手在北京车展上打的是另一个级别的“联赛”。中国企业在北京车展的展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挤。过道太窄,新车太多。

相较于国外媒体的捧场,国外车企们高管们也没有放过这一次参展的机会。他们或趴或围,近距离的感受了一下来自中国车企的压迫感。

而大约在一年前,韩车企高管则是另一番态度。

2023年6月,第十五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上,起亚中国首席运营官杨洪海称,“我(起亚)今年一季度在全球挣了21亿美元,我贴得起你中国市场,你本土企业有这个资金实力吗?你先烧死了,我后面再等着进来抢市场也可以。”

他为什么会如此说?

起亚方面表示,当时的议题实为“合资企业下半场如何走?”。

而杨洪海是在一定语境下说的,这也是前几位嘉宾的意思,不是一家之言,此前有嘉宾明确表示新势力没有造血能力,没钱了会被外资收购。

此外起亚方面解释称,杨洪海本意为外资品牌在全球具有良好的盈利能力,可以来补贴和支持在中国市场的发展。

不管起亚方面如何解释,这其实就是代表着韩车企的态度。

“狂言”一出,自然少不了热议。

事实上,起亚确实有着雄厚的资本。

起亚汽车隶属于现代汽车,现代汽车集团旗下有现代汽车、起亚公司和捷尼赛思品牌,在2023年成绩不错,全球共售出约734万辆汽车。

仅次于丰田和大众。

2023年,现代汽车在美国、欧洲、韩国和印度四大市场取得了显著的增长,但唯独在中国市场却有点尴尬。

也就是在起亚高管杨洪海“高调言论”的半年后。

现代汽车宣布,北京现代已在去年年底以16.2亿元的价格将其重庆工厂出售给了重庆两江新区鱼复工业园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16.2亿元的成交价,相当于建设时77.5亿元总投资的两折。

北京现代曾拥有北京顺义第一、二、三工厂,以及河北沧州工厂、重庆工厂五大生产基地。

重庆工厂出售,顺义一、二工厂停产出售……

现代汽车在中国市场的日子并不好过。

作为全球第三大车企,2023年北京现代销量 25.7 万台,悦达起亚销量为16.6万台(出口8.6万台)。

这个成绩也引发了韩媒的报道。

据韩媒报道,一位到访北京车展的现代汽车负责人表示,现在在中国街头,已经很难见到现代和起亚汽车。

现代汽车集团在中国市场的地位已经来到了“史上最差”的地步,2023年市场份额已下降至1.6%,而现代汽车集团在中国市场的市占率曾一度超过10%。

难道这位起亚高管要等市场份额成为零以后,来一个回马枪?

除了车企直接的正面碰撞,产业链、供应链布局上,起亚也不占优。

韩国《朝鲜日报》在4月17日报道称,韩国动力电池研究机构SNE Research数据显示,中国电池企业在欧洲市场的占有率,在2020年前一直维持在10%左右,但到去年已超过了40%。另一边,韩国国内电池企业在同一时期的市场份额则从70%下降至约57%。

报道称,如果未来中国在欧洲的电动汽车销量增加或者磷酸铁锂(LFP)电池使用范围扩大,那么中国企业在欧洲电池市场的影响力将会进一步增强。

这将导致与韩国企业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按这一趋势发展,韩国企业在欧洲市场的地位将不保。

此外在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发展上,中国车企们也早已提前布局,比如华为将在2024年与合作伙伴共同部署超过10万根超快充充电桩。

再比如“超充联盟”的成立。

中国车企的优势并不在于个体,而是本土整个汽车产业链上的领先。

从驱动电机、电控系统到动力电池,从传感器、软件算法到智能网联;

从充电桩到换电站,从电池回收到后市场服务……

无论是基础零部件供应,还是后续的基础服务设施布局,中国本土布局不仅非常完善,而且在诸如零部件选购上,都是多项选择的状态。

甚至在某一个区域内,都可以实现从零到整车的全产业链供应。

3月份,起亚纯电车型起EV5的销量709辆。

感受到压力的杨洪海近期也多次接受采访,“我们早在2020年便发布了行业领先的电动汽车专属E-GMP平台……EV5便是中国技术研发中心近400名中国工程师参与、并且根据中国用户实际需求量身定制的。”

同时,起亚也在近期推出各种优惠活动。

事实上,大部分“外资品牌”在中国新势力极具进攻性的逼迫下,不得不提前进入这一场随时都有可能被“烧死”的竞争中。

部分配图、参考信息来源:上海汽车报《外媒眼里的北京车展:中国车企似乎在永无止境地重新定义汽车》;环球网《“彰显了汽车行业的创新能力与蓬勃发展前景”——多国人士热议2024年北京车展》。其余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账号处理。本文为原创内容,不允许任何形式的搬运,已签全网维权,如有需求请联系本账号。

6 阅读:7982
评论列表
  • 2024-05-06 03:01

    在中国街头的现代起亚车还是比较多,我就有一辆

    养宠物达人 回复:
    都老车了,包括出租车,陆续开始换新的,慢慢就没啥了
    用户11xxx23 回复:
    多是以前的多,代表现在和以后?
  • 2024-05-06 06:50

    在中国,买日本车是立场问题,买韩国车是智商问题。从你们引进萨德开始,买韩国车就是个智商和立场的双重问题,不要认为这很渣,中国的渣男都在开大G。[吐舌头眯眼睛笑]

  • 2024-05-06 09:56

    宇宙大国的现代车不少,只是新出的不太多

  • 2024-05-06 11:31

    反过来一样

三叔科技

简介:解析最新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