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拍之路,半步暴富

风生 2024-03-25 14:04:21

“XXX原来是翻拍”

每次有人提到翻拍,总会伴随争议。

电影市场又掀起一股翻拍潮,随之而来的也是各种话题,比如争议最大的“为什么我们不能原创”。

翻拍的好处显而易见的:有IP有框架,周期短,剧本成本低。

这些优点,这都跟「钱」有关。

前面的优点决定了回报率,后面的优点代表了成本预算。

看起来翻拍易翻车,但翻拍也代表了「翻身」,在时间金钱的市场游戏里,回本只是第一点。

附势

一般情况,翻拍基本被中游电影承包圆了。

你付的起版权费,起码不至于是小打小闹;

同时,你都翻拍了,也不会是大投资,显然这些完美契合了中游电影的条件。

既然是中游,鱼龙混杂就成了自然规律,一线明星搭名五线导演更是常态。

尤其是有原电影做参考的前提下,制作流程就如同抄作业一般;

不管是分镜、对白、剧情走向都可以在有参考前提下“微调”。

但千万小看任何一位翻拍的“参赛选手”,它们都有一颗以小博大的技巧。

既要服务好“原片党”的期望,又要搞定投资方换票房的愿望;

保持住原作噱头,又有用国产化创新引流,稳住一部分原著党,看起来很难,操作也是一点不容易。

这对很多新人导演和团队来说,都是一次“投名状”的机会;

可观的人气,相对宽松的权限,还可能帮投资方盈利,适当名气积累何乐而不为呢?

万一成了,就能靠翻拍片称为一线演员,这种案例现实也不是没发生。

趋势

光“变现快”这点,就足以让翻拍被影视圈推崇。

没必要抓着国产喷,翻拍这事全世界都没少干,而且正经付版权费,取长补短也不是坏事。

节省剧本成本,减少拍摄周期,避免投资过高回报惨淡,每个优势都能戳中甲方的心巴。

从原先的聚焦日韩,到现在印度、苏联、欧美全都有,翻拍剧本的选择已经越来越手到擒来。

高速运转的电影工业+可观的市场环境,剧本“应买尽买”也不算难事。

相比抄袭,版权费并不算什么高投入,反而场相对划算的赌局,预估票房更明朗。

别人这样拍了都赚钱了,自己不尝试也不符合市场规律。

同样的还有延伸考虑,有知名度的改编更容易受到海外市场的青睐,也更容易在流媒体出售版权。

一位业内人士带着外国IP大纲,一个刚毕业的编剧的原创剧本,你猜电影公司会选谁?

优势

翻拍作品最大问题就是水土不服,符合国情的改编往往容易令作品面目全非。

改坏了是口诛笔伐,改好了也不一定能转钱。

所以不少作品都开始学精了,将“翻拍声明”放在结尾字幕处;

还能降低观感预期,不少观影者甚至看完都不知道是翻拍片。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翻拍在过审环节要更便捷;

一是有原作参考,故事大纲只需优化“不合理”即可。

二是原作一般具有影响力和深度,在提审时具有一定优势。

三是它从类别上属于国产片,而非进口或合资片。

并且因为改动的信息差,一旦原作涉及“尺度”等内容过审,总就能引起关注,等于白捡一份先天优势。

并且从市场反馈来说,观众对翻拍片的消费前景还是明朗的,甚至出现不少小钱办大事的案例。

最后我并不想用“短视”、“拿来主义”来进行说教;

翻拍潮形成的原因是明显的,市场的东西本应由市场决定答案。

0 阅读:64

风生

简介:随风而生,随心而说。一个不太合群的自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