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圈”文化,从赛场走开!

华舆 2024-05-17 13:50:27

谩骂、控评、代拍……近年来“饭圈”乱象也逐渐蔓延到了体育领域。在5月15日的全国体育宣传文化工作会议上,国家体育总局表示,将全过程坚决抵制畸形“饭圈文化”对体育领域的侵蚀,相关话题也随之冲上热搜。

  ▲图片来源中新网

可能很多人对这一幕印象深刻。在去年11月22日进行的全国跳水锦标赛暨巴黎奥运会、多哈世锦赛选拔赛上,全红婵以9.2分之差输给了陈芋汐,屈居亚军。原本是一场精彩的比赛,但场外却传来了不和谐的声音,有粉丝在现场大喊不公平,认为裁判有意压了全红婵的分。对于这一幕,全红婵也感到挺无奈,她对这位粉丝说道,“你别讲话了吧!”

在粉丝文化更加盛行的乒乓球等领域,“饭圈”乱象让不少运动员不堪其扰。2022年11月15日,针对“追拍偷拍”问题,樊振东表示:“对于某些不理智的人,我也要再次恳请尊重,请理解我每次被侵犯隐私被追拍偷拍时的深度不适感,不要把饭圈陋习带进竞技体育。”而王楚钦、陈雨菲和杨舒予等知名运动员都曾公开呼吁抵制体育“饭圈化”现象。

如此追星是一种畸形之“爱”,并不是体育明星真正想得到的。那么,“饭圈”乱象为何从娱乐圈一路侵蚀到了体育圈?

俗话说“文体不分家”,体育明星和娱乐明星都具有独特的个人魅力,具备成为“爱豆”的潜质。体育项目有一定的竞技性、娱乐性,粉丝关注和支持可以让运动项目发展更有群众基础、相关产业也更有市场。但运动员和流量明星还是有本质区别的,训练比赛、提升成绩、为国争光,更应是运动员的主业。如果放任“饭圈”陋习,运动员在不理智粉丝的追逐堵截、怼脸狂拍下,个人隐私可能会受到侵犯,原本团结的团队关系也会因粉丝“拉踩”“互撕”而变味,最终影响到比赛士气和运动成绩。

另一方面,在“流量至上”“泛娱乐化”“颜值即是正义”“拜金主义”等畸形价值观引导下,一些不理智的粉丝不再聚焦赛事本身,而致力于为偶像博C位。要知道,竞技场上本就没有常胜将军,只有靠刻苦的训练,勇于挑战的斗志来争金夺银,而绝不是靠粉丝的追捧就能立于不败之地的。狂热追星,会严重干扰正常的训练比赛秩序,更深层次的危害则是会对我国体育事业产生不良影响。

根子在哪?跟娱乐圈一样,体育领域的饭圈乱象背后,也少不了利益黑手的助推。有媒体调查发现,逐步向体育领域蔓延的“饭圈”陋习背后也存在产业链。他们有门槛有分工,且以“代拍”运动员、卖“周边”产品等形式牟利。比如机场接机或运动场探班并不是简单的“粉丝面对面”而已,其实背后都是生意。一些网站平台、社交媒体也在持续推流话题,产生不良连锁反应。

“饭圈”文化,从赛场走开!整治体育领域“饭圈”乱象,需从背后的黑产业链入手,在根子上挖掉这块“腐肉”。

此前,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奥委会以及多名运动员都明确表示拒绝体育“饭圈化”,微博等社交平台也正在开展“体育饭圈生态治理”专项行动等。解决这一问题刻不容缓,全国体育系统应高度警惕、快速行动。加强对粉丝团体的管理之外,更要对泄露、侵犯运动员个人隐私的狂热粉丝也好,代拍黄牛也罢,亮出法律武器,追究法律责任。对背后的黑产链条进行一个大起底,让这些打着粉丝名义侵害运动员权益、体育事业发展的人付出应有代价。对粉丝个人来说,要理性追星,避免不当言行。支持“爱豆”的最好的方式,就是在看台上屏幕前,为他们加油鼓劲。(完)

作者/逯海涛

来源:浙江日报

0 阅读: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