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母亲去供销社买酒被刁难,儿子一身军装出现售货员立马怂

亲亲古轩说个史 2024-05-13 19:34:43

【本内容为改编短篇虚构小故事,请理性观看,切勿对号入座】

1975年一个特殊的日子,她去供销社买酒,却遭遇了售货员的刁难,两人正僵持不下时,一个身着四兜军装的身影走进了供销社,售货员看到来人,态度瞬间发生了转变,变得毕恭毕敬起来。

记得那天阳光勉强透过乡村的薄雾,为泥土路铺上一层温暖的光芒,村里的张淑珍是一个四十出头的家庭主妇,今天踩着自己亲手缝制的布鞋,前往供销社买酒去了。

她的家境算不上富裕,丈夫在建设工地做工人,一家人的开销全靠他微薄的收入撑着,不过她自己也从不沾酒,这次是为了给女儿庆祝小家庭式的生日而买的,虽然只是小小年纪,但张淑珍希望能给女儿一些快乐记忆。

走在街上,她看到左邻右舍们也在忙着各自的事情,不远处有个老妪在炕上晒着被子,炊烟从她院子里袅袅升起,一个男人骑着自行车呼啦啦地飞快经过,竹篮里装满了新鲜的农产品,张淑珍喜欢这污浊却活泼的生活气息。

很快她就到了供销社,老远就看到那道破旧的大门,门口停着几辆三轮车,她深吸了口气,迈步走了进去,她要买的那种酒虽然不贵,但对于她们一家人来说,也是一笔小开支了.....

供销社里面挤满了人,吵吵嚷嚷的人很是热闹,她挤到卖酒的柜台前,排在队伍的最后面。

前面有个穿制服的小伙子在买酒,张淑珍看着他年轻英俊的面孔,心想这孩子怎么有钱买酒喝啊,小伙子很快就拿到酒走了,轮到张淑珍了。

她对着柜台里那名30多岁的售货员说:“老李啊,给我来半斤老白干酒。”

没想到老李对她的要求视而不见,干脆转过身去整理货架上的东西,张淑珍在心里默念了几遍,又提高嗓门喊:“老李,你听见没有啊?”

老李这次终于转过身来,不耐烦地说:“哎哟,你们这些老太婆就知道买酒,有完没完啊!”

张淑珍被他一顿数落,顿时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她可怜巴巴地解释道:“我...我这不是给女儿过生日买的嘛.....”

老李依旧不为所动,对着旁人说:“你们看看,这女的就知道占着柜台不走,真受不了她们了!”

张淑珍被老李的话刺痛了,眼泪夺眶而出......她觉得自己就像个可怜的乞丐一样受人白眼,她环顾四周,发现其他顾客都在用同情的目光打量着自己,有人还在窃窃私语。

“该死的老李,你就是个彻头彻尾的王八蛋!”一个中年男子终于看不下去了,冲上前狠狠地骂了一句。

老李被呛了一下子,竟也无言以对,张淑珍虽然内心有些窝心,但更多的是怨气和屈辱感,她是个勤劳能干的妇女,从不给别人添麻烦,为什么会遭这般待遇?

就在张淑珍准备转身离开时,供销社的大门忽然被人猛力推开了,一阵强光透了进来,将张淑珍的身影也笼罩其中,她下意识去看,却愣住了......

来人赫然是一名身着整齐军装的年轻士兵!只见他二话不说,径直走到柜台前,一把揪住了老李的领子,张淑珍这才看清,那竟然是自己的儿子小刚!小刚今年才二十出头,从部队放了几天假,没想到就遇上了这等事。

“你这个老太婆,怎么敢对我妈无理取闹?给我下跪道歉去!”小刚怒目圆睁,吓得老李两腿发软......

老李被小刚一把揪住领子,吓得几乎要跪下来,他连连点头,结结巴巴地说:“小....小刚啊,我....我错了,我真的错了,饶了我这一回吧.....”

小刚目光如电,狠狠剜了老李一眼,这才把他往地上一推,老李慌里慌张爬了起来,张淑珍看着自己的儿子,心里五味杂陈,一方面她很高兴小刚为她撑腰,另一方面又担心儿子惹上麻烦。

供销社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看着这一幕,张淑珍也不敢贸然开口,生怕小刚的火气会引燃整个屋子,就在这个尴尬的时刻,一个孩子的哭声突然传来,打破了僵局。

原来是一个5岁左右的男孩,被眼前的骚动吓得哇哇大哭起来,他的妈妈赶紧去安抚,可孩子就是不停的哭。张淑珍被这孩子的哭声一触,泪水也汪汪地涌了出来。

小刚见状,连忙过去搂住母亲的肩膀,语气也温和了许多:“妈,别哭啊,有儿子在,谁敢欺负你?”张淑珍点点头,将头埋进儿子怀里,终于宣泄出积压已久的委屈。

就在这时,老李终于跑过来,手里捧着一瓶老白干酒,双手递给了张淑珍,他的眼睛里还带着惊恐,显然是被小刚吓破了胆。

她抬头看着儿子英武的身影,眼神里尽是自豪和感激,她轻轻推开了老李的手,对他说:“不用了,我可不想喝你递过的酒。”说罢,她从挎包里掏出几张皱巴巴的钞票,拍在了柜台上。

老李见状,手足无措地站在一旁,不知是该上前还是退后,小刚则上前一步,挡在母亲和老李之间,冷冷地说:“这钱你拿着,把最好的那种酒给我妈拿出来。”

老李见小刚眼神犀利,不敢多话,赶紧从最顶层的架子上拿下一瓶酒,放在柜台上。张淑珍看了看酒标,眉开眼笑,又看了看儿子,两人的目光在那一瞬间仿佛凝结在了一起。

小刚弯腰将酒提在手中,微微一笑,对母亲说:“走吧妈,咱们回家过生日去。”张淑珍点点头,和儿子肩并肩地走出了供销社的大门。

他们走后,老李捡起张淑珍丢在柜台上的那几张钞票,看着钞票对着两人的背影,久久说不出一句话来,供销社里其他人也如同雕塑般一动不动,却无一人眼神没有在小刚和张淑珍身上流连。

就这样,一个本是普通的生日采购,却因为一场冲突和反转,让亲情的温暖在这个僻静的小村里熨帖开来,母子两人从供销社里走出来,外面的阳光已经有些染上夕阳的余晖,小刚轻轻地把酒瓶递给母亲,冲她眨了眨眼睛。

张淑珍看着儿子英武的身影,心头一阵阵地涌着幸福的暖流,她紧紧地抱住了小刚,在他的耳边说:“儿子,妈的好儿子,要是没有你在,妈可就真被那老李给小瞧了。”

小刚搂住母亲微微有些佝偻的背,用劲在她的背上拍了拍,说:“妈,您就别往心里去了。看看我,就是为了保护您这样的老百姓,才会立这军功的。”

张淑珍被儿子的话一阵感动,泪水在眼眶里打着转,她轻轻推开小刚,在他的脸上亲了又亲,口里念叨着:“我的好儿儿啊,妈为你感到骄傲啊!”

小刚被母亲的亲吻弄得有些不好意思,他揉了揉母亲的头发,说:“那可别,我也就做做样子吓唬那老李罢了,妈,您说我是不是也该成家了?将来您就有媳妇伺候了。”

张淑珍被儿子的话逗乐了,她捶了小刚一下说:“成家?那可由不得你了,你还得先攒够了彩礼钱!”两人就这样捉捉逗逗,气氛温馨而幸福。

他们并肩走在回家的小路上,夕阳映红了两人的侧脸,小刚忽然指着前方说:“妈,您瞧,咱们家就在前头了。”

张淑珍顺着儿子的手望去,看到了自家那间小院,黑乎乎的大门敞开着,仿佛在迎接他们的到来,她情不自禁地加快了脚步,小刚也跟上了她的节奏.....

母子两人走进了家门,只见张淑珍的女儿正坐在炕上织着毛衣,看到妈妈和哥哥进来,她赶紧跑过来给了小刚一个大大的拥抱。

“哥,你可算回来了!我还以为你这次连我生日都赶不回来呢。”女儿开心地说,小刚把手里的酒瓶递给她,笑着说:“傻丫头,哥哥怎么会放过你这个生日呢?而且啊,这还是我给你买的最好的老白干酒呢!”

女儿看到酒瓶,眼睛一亮,连连称赞哥哥体贴周到,张淑珍在一旁看着两个孩子,脸上挂满了幸福的笑容。

“好了好了,都别闹了。”张淑珍说,"快去把饭菜端上来,妈给你们炖了鸡汤哦!”

于是三个人就在温暖的灶火旁吃起了晚饭,小刚边吃边给妹妹讲起了他在部队里的那些趣事,气氛热烈而融洽,待到饭后,张淑珍给女儿斟了一小杯酒,说:“女儿,今天是你的生日,妈给你这一小杯酒,祝你平安幸福!”说着,她和小刚也为女儿干了一杯。

女儿喝下那小小的一口酒,开心地笑了。她说:“妈、哥,我们家虽然不富裕,但只要有你们在,就是我最大的幸福了!”

张淑珍听了,眼里噙满了眼泪,她看着自己的两个孩子,内心无比欣慰,是啊,虽然生活不易,但只要一家人其乐融融,就没有什么过不去的日子了。

就这样随着夜色渐浓,这个普通而又不平凡的一天,就在这小家庭的温馨中落下了帷幕。

经过这一天的种种际遇,张淑珍终于认识到,生活虽不总是一帆风顺,但只要家人们同心同德、彼此关爱,就没有什么是它所不能战胜的,正是怀着这样的信念,她终于能够放下心中的重担,踏上新的征程了。

0 阅读:1

亲亲古轩说个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