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本草经》——24地黄

听西杂记 2022-10-04 20:59:18

地黄 为《神农本草经》第24味药,来源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块根,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有:生地,怀庆地黄等,《别录》曰∶地黄生咸阳川泽黄土地者佳,二月、八月采根阴干。现多产于:河南、河北等地区,通过地黄的状态可以分为:鲜地黄、干地黄、熟地黄,鲜地黄为鲜品,干地黄为鲜地黄缓缓烘焙至约八成干,熟地黄为干地黄加黄酒九蒸九晒而成。

【性状】鲜地黄呈纺锤形或条状,外皮薄,表面浅红黄色,具弯曲的纵皱纹、芽痕、横长皮孔样突起及不规则疤痕。肉质,易断,断面皮部淡黄白色,可见橘红色油点,木部黄白色,导管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微甜、微苦。

生地黄多呈不规则的团块状或长圆形,中间膨大,两端稍细,有的细小,长条状,稍扁而扭曲,表面棕黑色或棕灰色,极皱缩,具不规则的横曲纹。体重,质较软而韧,不易折断,断面棕黑色或乌黑色,有光泽,具黏性。气微,味微甜。

熟地黄为不规则的块片、碎块,大小、厚薄不一。表面乌黑色,有光泽,黏性大。质柔软而带韧性,不易折断,断面乌黑色,有光泽。气微,味甜。

【炮制】(1)取生地黄,用酒炖法炖至酒吸尽,取出,晾晒至外皮黏液稍干时,切厚片或块,干燥,即得。 每100kg生地黄,用黄酒30~50kg。 (2)取生地黄,蒸法,蒸至黑润,取出,晒至约八成干时,切厚片或块,干燥,即得。

【性味与归经】鲜地黄甘、苦,寒。归心、肝、肾经。生地黄甘,寒。归心、肝、肾经。熟地黄甘,微温。归肝、肾经

0 阅读: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