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一场“感冒”查出血液病,专家:发热乏力要辨别,“联合疗法”更有效

长江日报 2024-01-26 13:30:46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月26日讯(记者罗兰)中年女子发烧、乏力只当是得了“感冒”,在家吃药不见效,上医院竟意外查出急性髓系白血病。2月4日“世界癌症日”临近,武汉协和医院血液科黎纬明教授提醒,“急髓”的早期症状可与感冒相似,如连续治疗一周左右无效,要及时来医院排查。他介绍说:目前对抗“急髓”的手段主要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和骨髓移植,相比于“单兵作战”,“联合疗法”可明显提升疗效。

数据显示,我国每10万人口中约有2—3人患上白血病,急性髓系白血病是成人急性白血病中最常见的类型,“急髓”生存期较短,5年生存率只有24%,严重危害人们健康。

黎纬明教授。

黎纬明教授介绍,“急髓”因造血系统受癌细胞攻击而带来三大症状:白细胞受到攻击,人的抵抗力下降,出现发烧和各种炎症;红细胞受到攻击,人就会贫血,导致乏力、气喘、心慌等缺氧症状,就像是“高原反应”;血小板受到攻击,就会难以凝血,发生一些皮下瘀青,严重者内脏出血。

“我家里也没有新装修,生活中接触不到有毒有害物质,为什么还是得了白血病?”不少患者发出疑问,黎纬明教授介绍说,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白血病确与射线、有毒化学物有关,但是人体系统运转时间越长,细胞分裂‘出错’的几率就越高,难免出现基因突变。“就像上帝掷骰子一样,一些生活方式健康的人也会被无辜地‘抽中’,因此早发现早治疗至关重要。”黎纬明教授补充说。

除了传统的化疗和骨髓移植,近年来靶向治疗成为白血病等诸多肿瘤的新疗法。黎纬明教授介绍,靶向治疗是在细胞分子水平上进行治疗,可根据细胞的基因突变情况,有针对性地杀死肿瘤细胞,对正常的细胞影响很小。研究发现,“急髓”患者的FLT3基因的突变发生率最高,成为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黎纬明教授表示,“急髓”分为低风险、中风险和高危风险组,FLT3基因突变的恶性程度往往更高,化疗效果更差,生存率更低。

黎纬明教授强调,抗击“急髓”不能单兵作战,应该打“组合拳”。目前患者仍需要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和骨髓移植在内的联合治疗,而用于抑制FLT3的靶向疗法无疑是其中的“一计重拳”。过去,FLT3基因突变的患者只有最终做骨髓移植,才能将五年生存率从20%提升至50%,现在使用靶向药的联合治疗后,也能取得同等的疗效,从而不用再苦等骨髓捐献以及配型的成功。而对于必须接受骨髓移植的患者,前期的化疗、靶向治疗无疑将助力提高疗效。

“‘急髓’起病急、进展快,很容易被忙碌的上班族们忽视,应尽早到正规医院排查。”黎纬明教授介绍,“急髓”初期看起来与感冒等一般疾病的症状没有多大差别,比如疲劳、发热、食欲不振、盗汗、体重减轻、更容易出血和瘀斑,但是感冒属于自限性疾病,如果发烧十几天都退不下来,无缘无故皮下出血,就要高度警惕,尽早到正规医院排查。

【编辑:余丽娜】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59222222。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kin0207@126.com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