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在意别人说话的内容,而是其动机、目的、居心

石中毛 2024-04-05 15:44:59

一个人和自己说话,说了许多内容;“内容”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动机”、“居心”是什么。

在火车站,一个人问路,问什么地方怎么走?他不是问路,而是骗走你口袋里的那点钱。所以,不要在乎他说话的“内容”,而是他的“动机”,是为了行骗。

在街道上,也会遇到问什么大学怎么走?自己回答了。他然后开始“讲故事”,他的儿子在大学上学,生病了,通知父母去,他的钱被偷走了,现在身无分文,三天没有吃饭了,你给我几十块钱,让我吃顿饭吧。结果,“同情心”发作,给了他一些钱;那个人则在心里暗笑,这个人真好骗。

要么,在车站什么地方,一个女人问“找小姐不?”还说小姐“很漂亮”、“乳房很大”,并且说了个“实惠”的价格。跟她去了那个地方,也许是个传销网点。

还有,在平时,一个人突然对自己“好起来”,其言语十分“礼貌”、“柔和”,自己也觉得心情舒畅、被人尊重。那是因为他有求于你,要“求你办事”。

一个人攻击、针对了另一个人,说了许多激烈的话。过段时间,她又重复了一遍那些话,但是,把“激烈”的那些话,都不说了、只说了些“平和”的话。她之所以那样说,是因为她自己也觉得部分话“过激”了、感到后悔了,所以又重复了一次。

如果是位“领导”,下属说些“好听”的话,那其实是“迎合拍马”、“阿谀奉承”,希望能和领导搞好“关系”,能提拔他。

假如一个男人问一个女人,“你什么时间洗一次澡?”等等。他的动机是“串门子”、想和女人搞“婚外恋”。所以,说话的“内容”不重要,其“目的、动机”才是重要的。

一个人称赞另外一个人,比如“字写的好”、“衣服时髦”等等;说这样的“赞美”的话,目的是为了和那个人搞好关系、培养点友谊。

某人突然辱骂另一个人,那是因为心里对那个不满、怨恨,往往是别人对他说了你的坏话,因此对你不满。至于他骂的内容,不重要,关键是他心里对你的怨恨。

一个人说了些“犯忌讳”的话、“不吉利”的话,后悔了,然后说一些“掩饰”的话;这种现象也是常见的。

骂了一个人,觉得自己不对;过段时间,“忏悔了”、“反省了”,于是,再夸赞那个人、说那个人好。这是“弥补”他以前的“攻击之词”。

一个人说“谎话”,那是因为他不能“承认”,因为自身的利益,不能说“真话”。或者,是为了掩盖自己的过错。

还有的人,偷了东西、抢了钱、售卖假货、甚至贩毒等等,公安人员询问、审问时,自然“不承认”、说没有干那些事。

也有的人,欺骗另一个人,事实本是这样的、却说成那样,是为了某些动机、目的、或私心。

在夫妻感情上,丈夫或妻子“出轨了”、“劈腿了”,那更是有很多说辞,“和朋友去吃饭了”、“去商场买东西了”等等。这些话不能信,因为他是去“幽会”了。

还有的人、说许多话,说得天花乱坠、一整套一整套,但是,他的真正目的,是让你买他的产品,是“推销”。

这些情况太多了,很多人说的话,不能听他的内容、或者话的内容没必要关注,而是要注意他说那些话的动机、目的、居心。

所以,我们“听话”,要“听音”,听出弦外之音,而不是被他的话的内容所迷惑。那些“话内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心”,他心里是怎样想的、出于什么目的。

有些话,什么样的动机、就是什么样的话。但是,这只是一种情况;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他说话的内容、和他的居心,不一致;而且,是“大大不一致”,甚至是相反的。

说是“好”,其实是“坏”;说是“关心”,其实是“陷害”;说的“好听”,其实“歹毒”。

还有的人,“说是一套,做是一套”,即“言行不一”、或“阳奉阴违”。

因此,“听话”、“听人说话”也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需要好好学习。

同样,我们也不会总是“听人说话”,自己也会去“说话”;此时,别人就在听我们说话了。自己心里“有鬼”,别人同样能“听出来”;不是只自己聪明,别人也不是傻子。

“说话”,最主要的、不是说的多动听,而是像曾仕强先生说的“少说难听的话”;做到这么一条,就不是普通人了。

“听话”,最主要的、就是尽量不要关注他说的“内容”,而是他说那个话的动机、“心”;这才是至关重要的。

0 阅读: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