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要祭灶神爷!老青山镇的春节民俗,你知道吗?

周新聊情 2024-02-27 21:11:25

小年祭灶神

除夕夜守岁

初五迎财神

元宵赏灯会

……

在刚刚过去的龙年春节

各式各样的民俗活动

拉满春节氛围感

而长辈口中

旧时“浓浓的年味”

究竟是什么样的?

青山有哪些特色的春节民俗?

说不尽的年味民俗

道不尽的风土人情

青山那些事

带你走进

老青山镇的春节民俗

老青山镇春节期间的民俗活动与湖北乡镇相似,但在形式和内容上又有着地方特色。

解放前的青山镇,没有影剧院之类的文娱场所,但有喜闻乐见的民间文艺,其中当属元宵节的“龙灯”“龙船”活动最为热闹。

老青山镇人筹备元宵节较早,每年春节“三天年”刚过,镇上各商户、摊点大都开门营业,领头人便开始准备“龙灯”,即扎制龙头、晒制龙衣、编制龙骨以及组建鼓锣班子,这叫做“闹灯”。

灯的经费由“辖地”内商户和住户解决,一些身强力壮的“小黑”(即小伙)自愿担当舞灯人。青山镇上下街各有一条灯,加上湾口(即今新民街)和吴主庙的两条灯,全镇共有四条灯。玩灯时间从正月初十开始,先在自己“辖地”内玩,后交叉互访。正月十四、十五两天进入玩灯高潮。

在正月十三、十四、十五三天内,附近农村的龙灯先后陆续到青山镇,有时上十条五颜六色的“红龙”“白龙”“青龙”“老龙”在窄窄的正街上和“背街”场地舞弄,不仅镇上人看灯倾家出动,还吸引着众多的镇外人前来看灯。

青山镇的商家们为了“开门大发”,非常欢迎“龙”这个吉祥物,过年前就备足了浏阳大鞭,还有烟茶招待。当龙灯还未到自己的门前,就会放鞭炮欢迎。尤其是正月十五这天,几乎从早晨开始,到午夜才停止,龙灯满街飞舞,鞭炮声此起彼伏,加上舞灯人的呼叫声、街上的鼓锣声,玩龙灯的乐趣就在于此。

在元宵节前两、三天,周边乡村汇集到青山镇的采莲船、蚌壳精等表演,各有特色,交辉成趣,最受青山镇妇女所喜爱。一些纸篦扎成的“龙头”“兔子”等动物形状的“灯”,尤为幼童喜爱。正月十五夜晚,他们举着提着到杂货店铺高叫“找您化支牛油烛”,店铺“打发”几支,幼童便高兴而去。

除了节日传统的文娱形式,青山镇人也酷爱汉剧和楚剧。人们称汉剧为“大戏”,称楚剧为“花鼓戏”。爱看大戏的以男子为主,爱看花鼓戏的则以妇女为多。

解放前,汉口有唱大戏和唱花鼓戏的乡班,常“送戏”到青山一带演出,青山镇每年都要筹办两至三台“草台戏”,每台唱三、五、七天不等。所谓“草台戏”,就是用八至十根三脚木架做支撑,横上木条,铺上木板,围挂布棚即成。戏台一般设在镇西头火官庙猪家场的空地上,每次唱草台戏,做水果和小吃生意的人沿戏场四周扯帐篷、设摊点,更显得唱戏的一派热闹气氛。

有不少汉剧演员如陈春芳、王晓楼、张天笑、七龄童、杨伯龙、盖少斌、程少秋等都到青山镇唱过“草台戏”,生角陈春芳的“击鼓骂曹”,丑角张天笑的“打花鼓”,常常引起戏迷的满堂喝彩。

春节是一年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喜庆的气氛开启新一年的红火,热闹的民俗活动将人们团聚在一起。老青山镇热闹的民俗活动,今天有不少仍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存在,伴随着人们的生活留存下来。

老青山镇的民俗

串联起旧时与今日

辞旧迎新的记忆

改变的是形式

不变的是

浓浓的青山年味

0 阅读:0

周新聊情

简介:高级心理咨询师,媒体人,你的情感烦恼,我帮你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