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政只是假象,秦朝灭亡的真正原因,后代史官不敢写也不想写

自由仙 2024-02-26 12:02:32

在遥远的古代,嬴氏一族在六代君王的辛勤耕耘下,国势如日中天,至嬴政时代,继承了先祖的遗志,以雷霆万钧之势一举平定东方六国,成就一统天下的伟业。但是,随着全国的版图被划入版图,嬴政的心态开始出现了微妙的变化,他没有选择沉稳发展这片新生的疆土,反而投身于一系列耗资巨大的项目中。

其中,嬴政对宫殿建设的热衷尤为显著。他有一种独特的收藏癖好:每当消灭一个国家,便在首都咸阳仿建一座同样的王宫,仿佛这样能永久地封存那些国家的荣耀和悲哀。在东巡期间,他更是下令修建了数不胜数的离宫别苑,而其中最为壮观、耗资最巨的便是未竟之作阿房宫,其规模之大,据说是紫禁城的二十倍之多。

在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嬴政下令修建长城和直道,动用了大量民夫。这些艰苦的劳动使许多人命丧黄泉,这样的大规模劳役不仅耗费了巨量的财力和物力,更是透支了人民的耐心和忍受极限。

而嬴政对于长生不老的追求更是到了痴迷的地步。他广纳炼丹术士,梦想通过他们的奇技淫巧找到长生的秘诀,还屡次派遣船队出海寻找传说中的仙岛,这一切奇异的行为同样消耗了国家大量的资源。

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统一思想,嬴政还做了一件震惊后世的事——焚书坑儒。在他的命令下,大批士兵四处搜捕持不同政见者,没收民间的书籍,仅留下与农工商有关的实用性文献。这一系列高压政策引发了广泛的不满和抵触。

然而,这些做法并不是秦朝覆灭的唯一原因。在历史上,汉武帝也曾采取过类似的极端措施,甚至在某些方面做得更加极端。到了汉武帝晚年,国内民不聊生,民众反抗频发,形势与秦末极为相似。

在汉朝的辉煌岁月中,汉武帝以其英明的治国之道,为帝国铺就了一条繁荣之路。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汉武帝在位晚年,面对政治和社会的种种挑战,他选择了自我反省,颁布了“罪己诏”,试图以此挽回局面。不久后,他便离世,留给后来者一个至关重要的启示:当权者应当有勇气面对自己的错误,并采取措施改正。

继位的汉昭帝和汉宣帝,接过了这份重任。他们采取了减轻百姓负担的措施,努力恢复了国家的元气。通过这些举措,汉朝得以避免了崩溃的命运,再次展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

相比之下,秦始皇的继任者胡亥却没有展现出相同的政治智慧。胡亥继承了秦始皇的铁腕政策,却没有其父那般的治国能力。他的上台,与赵高的矫命不无关系,这种权力的非正常转移让他心存不安,于是选择通过暴力手段巩固权力,结果导致了秦朝宗室几乎被屠戮一空。

此外,胡亥与赵高的勾结,对朝中忠良进行了一系列的清洗,连大将蒙恬也未能幸免,被迫自尽。秦朝在他的统治下,继续执行着高压政策和浩大的工程建设,使得民不聊生,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而就在秦朝内忧外患之际,起义军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面对这样的局面,胡亥依旧坚持其失败的政策。即便在章邯等将领的努力下,秦军曾一度扭转了乾坤,但胡亥的短视和傲慢终究埋下了秦朝覆灭的伏笔。

在秦朝的末年,赵高的心中藏着一把不安的火。这火焰不仅烧焦了他的理智,还让他对任何可能的威胁都感到恐惧。章邯,这位一直在边疆为秦朝挡风遮雨的将军,便成了他眼中的刺。在战场上,章邯的名号如同雷霆,他的军事才华让秦朝的敌人闻风丧胆。但在赵高看来,这正是不祥之兆。他害怕章邯的光芒太过耀眼,最终会将秦朝的皇权蚕食。

于是,赵高开始在胡亥耳边细语,他描绘了一个章邯背叛的虚幻图景,说他故意放纵边境的叛乱,以谋求个人权力。胡亥,这位年轻的皇帝,虽然继承了皇位,但心智未成熟,轻易地被赵高的话语所左右。他下旨指责章邯,这位秦朝最后的忠诚护卫,终于被迫离开了他所热爱的国家,投向了项羽的阵营。

而秦朝的内部矛盾,不仅仅是因为胡亥的愚行,还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六国旧贵族的存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并未完全铲除这些国家的贵族,而是将他们安置在咸阳,享受着比一般百姓更为优渥的生活。这些贵族,虽然失去了土地和权力,但他们的心从未真正归顺于秦。当陈胜一声怒吼,点燃起义之火时,这些沉寂的火种迅速被点燃,旧贵族们纷纷站出来,向这个强权中央政府挑战。

六国的百姓,同样对秦朝抱有深深的怨恨。他们是亡国之民,多年来受尽了秦朝严苛政策的折磨。当起义军的旗帜一展,他们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反抗的行列。可惜的是,这段历史并未被史官完整记载,它们如同幽灵般在史书的缝隙中徘徊,只留下了被官方历史所忽略的哀鸿。

在秦朝的最后日子里,这些被遗忘的声音汇聚成了一股巨大的力量,推动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直至秦朝的终结。而胡亥,这位年轻的皇帝,在他的朝廷内,无人告诉他这些真相,直到一切都已无法挽回。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9 阅读:10360
评论列表
  • 2024-03-05 19:29

    现在的专家埋掉一批,全国人民拍手叫好。

  • 2024-03-12 12:19

    秦朝在最需要一个明君来消化六国的时候,出了一个中国历史上最为昏庸的君主,结果就是在最为强大的时候轰然崩塌了,也是无可奈何![汗][汗][汗]

  • 2024-04-04 08:00

    最主要秦始皇太仁慈没杀项姓一家,刘帮一家[捂脸哭][捂脸哭][捂脸哭]其次没杀六国贵族。

    韦荣鹄 回复:
    秦始皇在你口说得很笨一样。[捂脸哭][捂脸哭][捂脸哭]
    &堕落天使& 回复: 韦荣鹄
    你这理解能力真强[点赞]你哪只眼睛看到我说了始皇帝笨了
  • 2024-04-19 22:36

    错!赢政如果再活十年或者长寿一些,就不会有赵高和胡亥祸乱秦帝国!那他的继任者必是怀柔天下的君主,可是历史就是历史,没有可是!

  • 2024-03-04 09:29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命数,我们要看今朝,大秦灭了吗?大秦不灭,永在人心中!

  • 2024-04-09 08:51

    哪有这么复杂,秦始皇太纠结法治,跟着他一起打打杀杀抢天下的人都没得到特权,没有了利益群体,自然孤家寡人一推就倒

  • 2024-05-29 16:52

    对比日本的军国主义发展道路,就知道秦国的历史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同样是帝国后期,将军不听使唤多么熟悉的味道。赵佗带着军队自立为王,关东军不听政府号令悍然挑起侵华战争。

  • 2024-03-25 15:09

    废长立幼是秦灭亡的主要原因!

  • 2024-05-06 02:52

    是钱的问题,祖龙太照顾关中老秦人了。

  • 2024-03-03 21:25

    成也郡县制,败也郡县制。皇帝制既消弱了皇帝的权力,又灭绝了皇族的权力,权力集中在开府的宰相

自由仙

简介:揭秘历史真相,品读社会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