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俗语“不花进手钱”,告诉了赚钱、花钱的一个道理

石中毛 2024-03-25 15:05:15

中国有句俗语,叫“不花进手钱”;意思是,假如今天赚了100块钱,今天不要把这100块钱花出去。如果确实需要“开支”,也放上一天两天,过一两天再花这100块钱。如果今天有急需要花钱的地方,也不要花这100块钱,而是花以前挣到的钱;这就叫“不花进手钱”。

因为如果今天赚了100元钱,今天、马上把这100元花了,就感觉空荡荡的、什么钱也没有挣。相反,如果存放一两天再花,就感觉挣钱了、赚钱了,有收入、觉得很“实”。

小钱是这样,大钱也一样;如果今天收入1个亿,可是今天就花出去了,感觉自己一点钱也没有赚、随赚随花,心里又空又虚。而存放上几天、再花赚来的钱,就感觉钱“生根了”,有一种充实的感觉。

可是,今天赚了100元,今天有必需的开支、怎么办?那最好是“拖”上一天,等明天再开支。如果是不能“拖”,那就花以前挣的钱,今天挣的钱、最好不花,放上一两天。

但是,现在的“收入”与“支出”,基本是“微信”、“支付宝”,是无法辨认微信里的那些钱,是“今天的”、还是“昨天的”。不过,也有解决的办法,那就是“拖一拖”,今天赚了点钱、今天不花,最好是“拖到”明天再花。

这样,就感觉心里“充实”、觉得自己赚钱了;反之,今天赚、今天花,就会感觉自己一点钱也没有赚。

不要小看那些“俗语”、“谚语”,都是劳动人民、知识分子在人类社会漫漫历史长河中、生产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真理”、“道理”,并“口口相传”、或“文字传播”,慢慢流传下来的;如果能好好地学习体会,会对一个人很有帮助,也能让年轻人少走弯路。

“不花进手钱”,这句俗语,就是古人对“赚钱、花钱”的体会、总结,流传开来的。

这句“不花进手钱”,其中道理是什么?为什么会是那样呢?

首先,是“心理作用”;今天赚了点钱,心里感觉“赚钱了”,可是,如果今天花出去了,就感觉今天“什么钱也没有赚”。这种心理上的“失落”与“充实”,是会影响到一个人的“状态”的,而“状态”又决定了今后的“赚钱情况”。

其次,是“实态”;如果是“心理作用”,那是“虚空”的、抽象的;但是,今天赚的钱,今天花了;这是实实在在的、等于今天没有赚钱,因为都花了、“抵消”了。

再次,据老年人说,今天赚的钱、今天不花,是为了让钱“生根”,钱是有灵性的,如果把今天赚的钱、不花,钱就“生了根”,既然生了根,就会慢慢长大、开花结果,其“灵性”、可以“招来”更多的钱,以致“生意兴隆,财源滚滚”。也就是说,钱一旦“生了根”,就有可能赚更多的钱。

还有就是,“引力作用”了。据牛顿“万有引力”的理论,说宇宙中的任何一个事物,都是有“引力”的,“钱”也一样、也是有“引力”的。所以,今天赚的钱、今天不花,在“引力”作用下,就可能“引来”更多的钱。如果花了,就没有引力了。而且,今天赚来的钱、和以前存起来的钱,性质是不一样的;以前存的钱,类似于“生锈”了,而今天赚的钱,是“新钱”,“引力”更强,意味着“财源”。

做生意是这样,打工、工作“道理”也一样,如果今天发了这个月的工资,最好今天什么也不花、什么也不买,让工资存放上一两天,过一两天、再买这买那。

“不花进手钱”,蕴含的道理还很多,想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体会。

现在是“金钱社会”,只要有钱了,什么都可以得到,包括感情、权力、荣誉等等。而且,社会对“有钱人”是何等的“尊重”、“尊崇”;所以,年轻人应该好好赚钱,学习赚钱、花钱、理财的道理、智慧。

如今经济大环境不好,许多人感叹赚钱越来越难了、挣不到钱······所以,学习赚钱、花钱的道理,弄懂“金钱”的各种本质、原理,也是需要的。许多人研究“钱”,分享关于赚钱、存钱的心得体会;那些“道理”,当然是对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如果能学习、领悟的话,对自己是有帮助的。

关于“钱”的道理,很多很多;千条万条,其中一条就是“不花进手钱”。如果能感悟领会,就会知道:中国这句俗语,还是有点道理的。

2 阅读: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