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税!还有人在炒作房产税?到底是何居心?

文加不了一点 2024-02-21 11:46:18

先讲5年期LPR下调25个基点,这是好事,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讲,都是好事,无论买房不买房,也都是好事。利率低了,就会有更多未来的钱被借给了现在,现在的流动性就会增加,同时,利率低了,我们可以做的事就多了,我们可以尝试风险的次数就多了。

我平时工作的很大一部分内容就是做风险管理。试想一下,你打算创业,准备借款做买卖,开个小资的奶茶店。如果借款利率是0%,那么,在你租了门面房后,你又不想创业了,是不是只要把门面房转租出去,收回部分租金,你再把门面房闲置这几天的房租补上,是不是就能还清银行贷款了?这是贷款利率是0%的情况下的假设,这说明的是,贷款利率越低,试错的成本越低,冒险的概率越大!

如果冒险的事是买房呢?犹犹豫豫拿不定主意时,就一咬牙、一跺脚,把房子买了,万一房价跌了,我就落一套房,我能自己住,万一房价涨了,我就赚大了。十年前买房的很多人也是这么想的!这就是冒险的事,只考虑买房后的情况,不考虑买房前的情况。

说回房产税!

在2023年9月的时候,官方出过文件,在十四五期间不会设立房产税,这是有据可查的!

最近我看到很多人又在炒作房产税,我实在不明白,在房地产下行周期里、在整个环境的下行周期里,为什么要炒作房产税?现在连上层都把房产税推到2027年之后了,官网在去年也刊登了相关文章,这些炒作房产税的人是认为其他人都断网了吗?把别人当傻子的人就是傻子!

在截图里,我们能看到《不动产登记法》,这个是房产税的基础。目前还没有《不动产登记法》,目前有的是《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下一步是把条例升级到法律,然后,才有下一步。房产税是遥远又漫长的道路!

我额外提一点,不动产登记登的是所有的不动产,包括林地、树木、海洋、岛屿等等,不只是住宅和商铺,不动产登记法的立法过程更像是在讨论、定义土地、房产的自物权、他物权、准物权,用白话讲,就是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抵押权等,在这些讨论没有结束之前,房产税是不会落地的。(我有个大胆的猜测,说不定未来可以买一座岛屿70年的使用权或经营权。)

其实,我是这么理解的:房产税大概率不会出现!虽然房产税被推到了2027年之后再考虑,但即便到了2027年,也只是拿房产税来摆摆架势、做做博弈,而不会真的把房产税落地。曾经有过这么一个名词,叫“物业税”,是2000年后流行起来的,讨论了好多年,然后,就没有音信了,我有十多年没听到“物业税”这个词了,结果就是这个税黄了。曾经还有另外一个名词,叫“买产权”,是2000年之前就有的,当时有很多的房子是单位分的房子,产权是单位的或者是房管局的,应该很多人都知道这样的房子,毕竟当年很多人也都有房子住,个人可以用几万块钱买房子的产权,买下来后,这个房子就完全属于自己了,在买产权之前,每个月要交房租,40 多平的房子每月交几十块钱,钱交给房管局,太多具体的细节我记不太清了,毕竟过去太多年了,反正我记得每几年会涨一点房租,涨得很少,其实这个房租就等同于持有房产的税,“买产权”这个词我也有五六年没听到了。

“物业税”和“买产权”都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房产税,接着我从现状再来看看。

从现状看,目前房地产行业有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土地增值税、印花税、契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个人所得税,另外还有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税种覆盖的环节已经面面俱到了,如果增加房产税,肯定要减少其他税种,在一增一减之中,并不一定增加多少收入。所以,房产税有没有必要落实,是个大大的问号!另外,我提一个点,房产税不落地,是不是更好一些?

还有一个现状,还有人记得房叔和房婶吗?他俩人加一起才有 50 多套房,这个数量就是毛毛雨嘛。去年 9 月住建委一次性卖掉 154 套房的新闻还有多少人记得?

这一个中层就持有 154 套房子,还有几千、几万个中层,那么会持有多少套房子呢?很多人都忘记了,收房产税是为了打击炒房客,而最大的炒房客就是中层。目前房地产下行,中层不会大面积抛售房子,要等到市场上行时,才会抛售房子,然后,市场又会进入下行,又会救市,市场又会进入上行,这一次上行的期间才有可能把房产税落地,从现在的时点看,还有一轮半的周期呢!(这是我的预估。)

所以,炒作房产税是为了什么?为了落井下石吗?为了给经济恢复制造阻力吗?为了让大家对未来没有信心吗?

我再补充一句,如果、假设、万一,就一定得收房产税,那么,应该考虑收所有权的税,而不是收使用权的税。

我额外再提一个人和一件事。最近一年的时间里,有一位曾经的市长频繁出现于各种公众场合,他有好多本书,都是他写的,其中有几本是他与其他作者一起写的,我不摘抄书里的句子了,只摘抄一句话或几句话可能会让人断章取义,大家可以整本书地看,再理解他这一年以来的发言。

我来假设一下,假如我是市长,我是乌托邦市的市长,我来建设一座城市。起初,我肯定有一点点的资本,我能用自己的这一点资本搞一点建设,能做出一点成绩,但是,我做出的这一点成绩就是“一个点的成绩”,成绩太少,我要做出更多的成绩,那么我就需要借钱,借用更大的杠杆,撬动更多的资本,做出更多的成绩。所以,我必须招商引资。

我会同商人讲:“我这个城市可好了,我这儿人多,我劳动力便宜,我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多,我消费力强,你来我这儿投资搞研发,我给你税收优惠,来我这儿建厂搞生产,我给你物流配套,我还给你区域保护”。

可是,搞生产的商人会讲:“你说的都对,你乌托邦市的人口多、学历高、消费强,你也能给我一些优惠,可是你有个致命的问题,你的人正在变穷,你的房子在掉价,你的资产在贬值,你过去好、你现在好就只是你过去好、现在好,不代表你未来也好。所以,我在你的城市投资,生产了产品,我能把产品卖给谁?就算今天我能把产品卖掉,那么明天又能卖掉吗?投资建厂是长周期的事,今天是没有回报的,明天也只能收回成本,后天才能兑现收益。作为商人,我看到你的城市穷了,我加入你,那么我会和你一起穷下去。”

总结一下,如果乌托邦市的人越来越富,大家持有的资产越来越贵,那么潜在的、未来的、预期的需求、消费和发展都是很强劲的,反之亦然。所以,如果为了发展,那么就一定要富裕起来,无论是收入增加了,还是资产增值了,这两者都行!

当然,如果想未来发展得快,肯定是用资产增值这条路来得快,因为资产增值可以一天涨10%、20%,可以发个新规则让资产价格翻倍。增加收入做不到这样的增长,我们或多或少都知道,跳槽换工作,能涨薪30%就算不错的了,收入是不可能快速增长的。

我再额外提一点,很多专家、学者、自媒体讲“增加收入才恢复经济的硬道理”,这是盲人摸象的说法!专家不用跳槽就有可观的收入,学者在机构或高校工作,跳槽不频繁,收入也偏高,自媒体是自己打拼,穷的饿死、富的撑死,这些人都没有在社会上、在民企里和同行竞争过、内卷过。2023年高校毕业生1185万人,2023年出现了连续几个月不公布失业率,一直以来都是劳动人口多,劳动人口的供给大于需求,劳动人口多的情况下,怎么会出现涨薪呢?怎么会增加收入呢?

再总结一下,未来的很多年里,依旧会出现某一类资产的价值暴涨,通过资产价值的暴涨,带动整个环境的正向发展。

我再说回市长,看下面的这张截图

这是2002年的规则,这项规则的结果是把土地收给市里,土地出让金也进入市里,这项规则是他到任后的第二年执行的。

所以,剩下的话我不讲,大家能看明白了不?

2 阅读:951
评论列表
  • lzy 5
    2024-02-21 13:20

    这不是炒作,只是现在不合适而已[呲牙笑]

  • 2024-02-22 07:58

    如果收房产税,房子肯定要跌到白菜价

  • 2024-02-24 08:49

    房产税肯定有的,晚几年出而已,让成交量高峰期的人多还几年房贷,那时房价再跌也不会断供。

  • 2024-02-26 08:56

    刀一直悬在空中,只是什么时候宰!

文加不了一点

简介:有很多话要说,但又不知道从何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