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学者请教李光耀:印度如何超越中国?李光耀:根本不可能

一品文史录 2024-03-31 17:45:13

近年来,随着中印关系的起伏不定,国际国内充斥着“印度崛起,将会赶超中国”的声音。作为一个人口和领土都与中国相近的国家,难怪印度一直以来雄心勃勃,以至于频频挑衅中国。尽管印度认为自己拥有无限的发展潜力,但实际上无论从内部因素,还是外部环境来看,印度崛起并赶超中国的言论,仍旧只是个天方夜谭。

多元是优势还是劣势?

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稳定的社会环境,就目前印度的国内情况而言,显然是不太可能的。本月初,印度地方武装势力曼尼尔解放军再次集结中印边境地区,各地叛军也纷纷响应,向即将拉开大选的莫迪政府示威。印度社会的动荡就像一个随时都会爆炸的炸弹,轻则造成人员伤亡,重则将导致印度国家的分裂。

印度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国家。多元化的组成元素给印度带来了文化的多样性,但印度政府并没有平衡文化,反而让印度社会被多元化所割裂,形成了一系列不安定因素。印度的多元文化,不是在开放与包容环境下自然形成的,而是印度本身就是一个由土邦国家“拼凑”而成的国家,这些国家还是在英国的殖民统治下才得以统一。文化上的不同,宗教之间的矛盾,风俗之间的差异,让印度国内难以形成文化认同,这就导致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认同感缺失,难以形成团结一致的力量。从宗教上来看,印度教教徒与伊斯兰教信仰者之间的矛盾不断,两者间的矛盾甚至被各大政党当成拉票的工具,这无疑加剧了冲突,导致流血暴力事件时常发生。

从社会文化上来看,印度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语言文字交流体系,各族群之间仍沿袭着原始的语言发展模式,使用祖辈留下来的文字。21世纪初,印度奥里萨邦政府宣布限制使用其他语言,特别是严禁孟加拉族语言的运用。孟加拉族对此强烈反对,并将此衍生为民族之间的敌视行为。这场抗议行动获得了其他少数民族的支持,随后变成大规模的抗议活动,最终由奥里萨邦军队镇压结束。印度国内逐渐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中央为了统一,总想压制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则越压越反抗。民族认同感的缺失,让印度国内缺乏向心力与凝聚力,无法以举国之力发展国家大型项目。

人口是优势还是劣势?

人口,一直是印度洋洋得意的资本。截止2023年7月的数据显示,印度总人口已经达到14.26亿,成为了世界上人口第一大国。预计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会飙升至16.57亿,印度人口发展呈现出基数大、增长快的显著特征,丰富的廉价劳动力给印度带来了巨大的“人口红利”。在此之前,基于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市场,欧美各国纷纷在中国建厂,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国的就业机会,拉动了经济增长。随着印度人口赶超中国,这份红利则大部分转移到了印度。然而,这份红利与人口给印度带来的问题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庞大的人口与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显然不成比例。电力供应不足、交通运输问题、通信网络发展迟缓等方面,阻碍着印度城市化进程;高昂的交通成本与低效的能源利用制约着印度的经济发展;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导致了教育机会的不公平,富裕地区才享有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农村及落户地区甚至无法拥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资源的短缺无疑进一步阻碍了社会文明的发展,限制了印度的人力资源,拉低其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庞大的人口给医疗、住房、就业带来了巨大压力,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范围狭窄,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人民的生活质量较低,民众幸福感也较低。就此看来,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带给印度的,只是一系列棘手的问题。对于等级制度森严、腐败现象严重的印度政府来说,短时间内,迅速解决这些麻烦显然是不可能的。

地缘位置是优势还是劣势?

当然,印度引以为傲的还有其地理位置。长久以来,印度始终坚持自己的地缘政治思维,在印度政府看来,南亚次大陆属于他们天然的领土范围,印度洋则是他们的“内部湖泊”。由于印度地处印度洋北部,海岸线长达7500公里,本土面积深入印度洋1600公里。因此印度认为从亚丁湾到马六甲海峡均属于印度。可实际上,印度对于印度洋并没有实际的控制权,印度将自己的安危寄存在印度洋上显然是不可靠的,

16世纪起,世界强国就展开了对印度洋的争夺。因此,并非是印度拥有对印度洋的所属权。从本质上来讲,谁拥有了印度洋的掌控权,谁就能控制印度。在冷战之前,印度洋的战略地位还未显现,此区域由“日不落帝国”英国控制,随着英国海上霸主地位的丧失,美国和苏联开启了对印度洋的争夺。直到今天,对美国而言,印度洋仍是其维持海上安全目标的重要一环。印度洋在一定意义上是大部分新兴国家的能源通道,中国、日本等国都要从海湾地区进口能源,这对坚持霸权思想的美国来说,印度洋地区是其必须牢牢掌握的咽喉要道。美国绝对不可能允许印度将印度洋占为己有,印度的印太战略恐怕难以实现。

此外,与南亚零散的小国相比,印度拥有着面积、人口等优势。这种“井底之蛙”的心态助长了其大国梦的野心,使得印度频繁挑起与周边国家的领土纠纷。目前,印度与中国、巴基斯坦都存在边界争端,同时印度还妄想着吞并锡金、不丹、孟加拉国等周边小国。俗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印度对周边国家的仇视态度,只会让它陷入更加不利位置,哪怕印度紧抱美国的大腿,也换回不了睦邻友好。对于美国而言,本国利益才至关重要。

结语

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曾定下了印度崛起并超越中国的目标。曾经有印度学者请教新加坡国父李光耀,如何才能治理好印度?面对这一问题,李光耀却直接表示:“没有人能治理好印度。”从以上种种分析来看,印度的问题深入骨髓。印度的世界大国梦,显然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10 阅读:9303
评论列表
  • 2024-04-02 14:05

    打破种性,和平年代印度阿三无敌。但其国土易攻难收,成不了老美

  • 2024-04-01 16:35

    因为新加坡主要印度和华人,人种区别太大。李光耀太明白

  • 2024-04-01 00:01

    人口已经不是红利了,能源才是红利,只要能解决能源问题一切都不是问题,自动化是趋势,势不可挡,大部分人都必须从事服务业,工业交给机器人,人类掌握能源就行

  • 2024-04-01 08:30

    理解了秦始皇的伟大!两千多年前就铺垫好了[点赞][点赞][点赞]

  • 2024-04-01 13:13

    印度之前说“印度洋是印度的后花园”据此以后世界五大流氓开始在印度洋,没完没了的反海盗、护航[捂脸哭][捂脸哭][捂脸哭]印度再也不提“印度洋是印度后花园”这个命题[捂脸哭][捂脸哭][捂脸哭]

  • 2024-04-01 08:15

    我们国家多少种语言??

  • 2024-03-31 20:24

    印度这个国家就不应该[捂脸哭]建立的,它应该是地理名词才对

  • 2024-03-31 22:25

    有些发展挺好的地方,还有一大部分人听不懂普通话,不说普通话是不是有问题?

  • 2024-04-01 10:33

    分解若干个小国就行了

  • 2024-04-01 10:54

    散装到了最后一样是散装

  • 2024-04-01 04:18

    作为欧美国家医药业的白老鼠,也算是参与到医药行业中了吧,的确发达。IT的话,外包也算,也算发达吧。

  • 2024-03-31 23:19

    他们的统一文字语言不是英语吗

  • 2024-03-31 21:52

    有印度统一语言是英文[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 2024-03-31 18:10

    美国呢?人家还用英国的语言,他算是崛起的吗?

  • 2024-03-31 23:36

    印度历史上就不是一个国家,历史上就一个朝代试图统一印度,还失败了

  • 2024-04-01 08:23

    才百分之九十以上能听懂普通话?我以为除了没有扫盲的少数民族以外中国应该人人都能听懂普通话吧[笑着哭],至少得百分之九十八

  • 2024-04-01 09:03

    印度...名字上是一个国家,实际上各邦有自己的派别,还互相看不上,阿美莉卡都比印度团结

  • 2024-04-01 05:21

    一个人拆开来卖50万美元怎么不是红利[思考][思考][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