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供血不足时的症状,可能预示的疾病以及日常防护

荣景康护 2024-02-03 20:32:21

随着年龄的增长,步入老年后,身体器官衰老,总是多少会有不同的疾病症状,外在的疼痛还好,但是有些症状有多加留意,比如说脑供血不足的症状,因为大脑和心脏对我们人体尤其重要。

脑供血不足,好发于中老年人群体。据统计,60岁以上老人脑供血不足的患病率为70%,到了80岁后患病率更高达80%。

脑供血不足出现时,常有以下这些症状:

突然感到晕眩、头痛,有些人会反复感到眩晕,头晕;

恶心、呕吐;

耳鸣、听力下降;

肢体出现自发性疼痛、痉挛或跳动;

面部、舌头、嘴唇和一侧肢体出现发麻或者异物感;

视物不清,出现短暂失明;

变得话多、急躁,部分患者还会短暂丧失意识;

突然嘴巴歪斜、流口水、词不达意或者失语;

一侧肢体出现无力,拿东西会跌落;

走路不稳,经常会突然跌倒。

这些症状的出现,可能预示着不同的疾病,比如颅外颈动脉、脑基底动脉等脑血管一旦形成粥样硬化,造成脑血管变窄、血流量减少,就会引发脑供血不足。低血压能表现为脑供血不足,心血管疾病同样也会影响到心脏的射血功能,导致血液循环变差,进而引发脑供血不足,还有就是颈椎病可能会压迫到给脑部供血的血管,导致血管变窄,血流量减少,进而引发脑供血不足。

脑供血不足会对大脑造成较大损害。而且一旦长期脑供血不足,还会增加脑梗塞以及老年痴呆的发病率,所以需要警惕脑供血不足带来一系列症状、体征,甚至脑梗塞的发生,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做到问题早发现、早治疗。

日常生活中的防护措施

首先就是要去除危险因素,例如禁止饮酒过量、戒烟和治疗高、低血压等;

其次是合理饮食,限制摄入高糖,高盐,富含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食物。

再者就是充足睡眠,多喝水,多运动,保持乐观心理。

0 阅读:0

荣景康护

简介:传播健康理念,共享健康生活,提供各类健康咨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