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卡”流行背后的隐忧:如何让青少年远离烟草产品?

新湖南 2024-05-18 07:41:18

央广网北京5月17日消息(记者郭佳丽)“几名十岁左右的学生趴在地上,双手鼓起,用空掌心拍击地面,拍打用烟盒折成、印有各种香烟名称的卡片。”近日,记者看到小学生聚在一起玩“烟卡”的画面。

所谓“烟卡”是从烟盒上剪下带有烟标的部分,简单几个步骤后,折叠成一个卡牌,玩法很简单,用空掌心击拍地面,卡片翻面就算赢。

在玩耍中,学生们不时谈论一些香烟的品牌。他们根据香烟档次将卡片分级,“我们知道哪种烟贵,都想赢那个贵的烟卡。”

为什么孩子对“烟卡”如此着迷?一名读一年级的学生告诉记者,他觉得“烟卡”好玩、有趣、新奇。“同学会比较谁的‘烟卡’多,谁的卡更贵,我就想赢别人的‘烟卡’,已经攒了很多了。”该小学生说,周围的同学都在玩“烟卡”,如果自己不加入,也没有别的游戏可玩。

然而,“烟卡”风靡的背后也引发了不少家长和学校的担忧。有家长认为,孩子只玩“烟卡”就算了,更大的隐患是这些孩子过早接触烟草制品,可能学会抽烟。某小学校长认为,一些孩子为了收集烟卡去买烟,可能就学会了抽烟,甚至有些孩子会攀比谁的“烟卡”更高级、更名贵,这种风气不好。

近日,记者调查发现,如今,“烟卡”买卖已经成为一条产业链,商家通过几分钱、一角钱回收或印刷“烟卡”,再以一张几角钱、几元钱的价格卖出。律师表示,经营者向未成年人售卖“烟卡”的行为属于违法违规行为。

一名一年级小学生收集的“烟卡”(受访者供图)

学生痴迷的“烟卡”

5月14日,贵州遵义市的赵先生向央广网反映,家中8岁的孩子迷上了“烟卡”,上学的路上都在低着头寻找烟盒。“他一天就想着怎么赢,怎么攒得多,甚至还会翻垃圾桶寻找烟盒。”

赵先生称,今年3月份左右,孩子所在学校就流行起玩“烟卡”。据他观察,有些小孩会在路上、垃圾桶等地方到处找烟盒,或者直接问大人要烟盒;有些孩子还会专门买烟,把烟扔掉,留下来烟盒折“烟卡”。

“孩子们对烟的品牌和价格可能比大人还清楚,学校附近的商店售卖‘烟卡’的现象也助长了这个风气。”赵先生说,学校附近的商店售卖价格,主要根据香烟的品牌、价格和稀有程度有关。比如,有款售价100多元一盒的香烟,这种“烟卡”在学校门口文具店能卖到3块钱,更高级香烟的烟卡能卖到5块钱。

小学生在学校附近文具店购买“烟卡”(受访者供图)

“只玩就算了,更大的隐患是这些未成年人过早接触烟草制品,可能学会抽烟。”家住北京朝阳区的李女士说,5月14日,她和朋友在小区路边聊天,这位朋友抽完烟后,直接把烟头丢在地上,但几个小孩就跑过来捡起,然后抢着抽,甚至他们还讨论这个烟是否有爆珠,甚至还向她朋友索要烟盒。

“这让我太震惊了,那些孩子看起来不过10岁左右,都是小学生。”李女士说。

烟卡售卖已成产业链

李女士说,上个月,她在一款经常使用的买菜软件上看到有商家售卖“烟卡”。然后,她打开App,首页就推荐了儿童“烟卡”,并且显示周围已有三四千人买过该商品。

5月15日,记者在某电商平台输入“烟卡”关键词,发现有各种各样的“烟卡”正在售卖。记者注意到,在电商平台上销售“烟卡”的店铺都会标有“保真、稀有、拒绝印刷、真烟卡”等醒目字样。

记者在售卖“烟卡”的店铺评论区看到,不少家长都在咨询“烟卡”的真假。一名家长说,孩子能看出来“烟卡”的真假,正品“烟卡”上面有胶痕,假的没有胶,假“烟卡”拿出去后,其他小孩不会一起玩。

有店铺显示“全网热销9万+”的字样,该店铺的主播在直播间介绍,这是一款玩具,链接中的款式规格非常丰富,可以购买10张、20张、100张和200张的烟卡,拍的越多,单张的价格越划算。

电商平台上有大量销售“烟卡”的店铺(央广网发)

商家售卖的烟卡从何而来?记者在某电商平台一家专门售卖烟卡的店铺首页看到,页面最上方标有“可回收烟卡”的字样,并注明“回收‘烟卡’,只收烟盒盖子,不收印刷假货”。

在另一家“保证真品”的“烟卡”店铺,商家称,该店销售的“烟卡”都是从酒店、茶楼、网吧等场所工作的保洁阿姨或环卫工人手里回收而来。该商家表示,回收回来的“烟卡”没什么利润,假的挣得更多。

随后,记者通过扫描二维码添加了一家商铺的微信,对方向记者询问手里有多少货、从哪里发货等问题后,还向记者发来已回收的“烟卡”样品。对方表示,回收价格为“没叠的‘烟卡’0.15元/张,叠好‘烟卡’的0.17元/张。”

记者注意到,该商家在电商平台的店铺,50张未叠的“烟卡”以25.9元的价格售出,50张叠好的“烟卡”以29.9元的价格售出。以叠好的“烟卡”为例,每张单价为0.59元,比回收价格每张多赚0.4元。

除了普通“烟卡”外,还有商家专门售卖稀有“烟卡”。记者发现,某品牌烟盒制作成的“烟卡”,200张售价达1121元,一张烟卡价格5.6元左右。一名小学生告诉记者,这款“烟卡”在他们心中是属于“王者版”的一款。

200张“烟卡”售价达1121元(央广网发)

记者发现,售卖的“烟卡”种类繁多,甚至还有配套售卖的“烟卡收集册”“磁吸翻盖收纳盒”等产品,这些收纳盒就是一些装名牌烟的条盒,但在商品标注处却以“收纳文具盒”等命名,而售卖价格在十元至几十元不等。

中国控烟协会公益法律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李恩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经过多方调研,目前的“烟卡”来源主要有三种,一是烟店折叠;二是专门的单位制作、印刷、生产;三是孩子自己折叠。目前,“烟卡”已经形成了产业链,而且体量很大。

向学生售卖“烟卡”违法?

今年3月底,海南省海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在辖区学校周边的文具店、玩具店等对“烟卡”销售展开专项检查,发现一些厂家擅自将“中华”“和天下”等带有商标的烟盒进行印刷销售。执法人员表示,这些商家涉嫌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北京市道可特律师事务所裴瑞彤律师表示,经营者向未成年人售卖“烟卡”属于违法违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禁止向未成年人发送任何形式的烟草广告。禁止利用其他商品或者服务的广告、公益广告,宣传烟草制品名称、商标、包装、装潢以及类似内容。

“‘烟卡’本身是香烟制品的一部分,‘烟卡’所携带的商标本身代表了相关的烟草品牌,因此商家切不可向学生销售‘烟卡’。”裴瑞彤说,销售“烟卡”涉嫌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侵犯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

裴瑞彤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第(四)项规定,“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她还表示,如果商家私自印制烟草注册商标并制作成“烟卡”出售,则侵害了注册商标权利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是一种违法行为,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第二十条规定,烟草制品商标标识必须由省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的企业印制;非指定的企业不得印制烟草制品商标标识。

裴瑞彤称,除了国家相关法律外,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等《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控烟工作的通知》中,要求强化青少年控烟宣传引导,严厉查处违法向未成年人销售烟草制品,烟草专卖零售商须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烟草制品的标识,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烟草制品。

对于主播在直播间以“玩具”为名头销售“烟卡”的行为,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宝莲律师表示,商家想要以“玩具”这一用途向未成年人销售“烟卡”,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一是经营者需要具备相应资质,还应当在显著位置标明“吸烟有害健康”“未成年人禁止吸烟”等字样,否则依法不得销售。

“烟卡”流行背后的问题

山西学生家长刘女士告诉记者,为了孩子不去外面到处找“烟卡”,她会告诉周围的朋友,抽完烟后把烟盒留下。“现在小孩也没有什么户外活动,只要不沉迷、不吸烟,这个总比每天在家玩手机好。”刘女士说。

在重庆市城口县某小学校长李兴明看来,“烟卡”游戏就像“80后”“90后”玩的那种印着卡通人物的卡片一样,本身没有什么危害,但“香烟”和“未成年人”两个标签同时出现,就不免引发担忧。

此外,李兴明还注意到,一些孩子为了收集“烟卡”去买烟,可能就学会了抽烟,甚至有些孩子会在一起会攀比谁的烟卡更高级、更名贵,这种风气并不好。

李兴明称,由于学校发现学生不是大面积玩“烟卡”,只能口头规定禁止把“烟卡”带到学校。自学校强调后,再没有发现学生带“烟卡”到学校。

记者注意到,多地教育部门和学校已对“烟卡”游戏采取了限制措施。今年4月7日,海南省三亚市教育局发布《防止学生沉迷“烟卡”游戏重要提示》明确:“烟卡”来自废弃烟盒,四处搜集、随身收藏可能会危害学生身心健康;此外,学生在游戏中可能会启蒙赌博意识,并对吸烟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5月11日,湖南省长沙县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对网友反映的当地一小学外经常有学生聚集玩“烟卡”游戏的问题进行了回复。相关部门表示,学校各班在班级召开“远离烟卡 健康成长”主题班会。班主任强调了“烟卡”游戏的不良影响和不恰当消费,要求学生禁止带“烟卡”进学校,禁止在校园内玩“烟卡”游戏。此外,对小学周边的商铺进行了联合检查,以及对学校附近托管及文具店经营者,宣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并告诫经营者要诚信经营,不得出售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商品,同时要求学校附近托管及文具店负责人禁止学生在其区域玩“烟卡”。

相关部门对学生玩“烟卡”的回复(央广网发)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烟卡”与几十年前流行的“摔四角”“摔包子”有些相似,本身没有很大危害。但是,“烟卡”与香烟有关,容易引发争议。

储朝晖称,我们国家对于禁烟有明确的法律和政策规定,所以学校对中小学玩“烟卡”作出禁止也是有法可依、有规可循。但是,不能“一禁了之”,应该更多考虑到“烟卡”流行背后的问题。

储朝晖分析称,“烟卡”的流行反映了目前学生课余生活看似丰富,实则课余时间被挤压、户外活动的匮乏的问题。家长、学校和社会都应该主动开创更多有益身心的游戏,引导孩子寻找比玩卡片更有趣的替代品,给学生提供更大空间,带领他们接触大自然,在体验中感知生活的乐趣。

0 阅读:471
评论列表
  • 2024-05-18 11:13

    难道你小时候没玩过

  • 2024-05-19 23:18

    常玩烟卡会抽烟就像常为坏人做辩护就会成为坏人一样[流鼻涕]

  • 2024-05-18 18:53

    不吸烟军费哪里来

  • 2024-05-19 16:14

    以前玩烟角

  • 2024-05-18 09:52

    小小烟卡又诧异了,应该和萝卜刀热度一样,一阵风就过去了,网红现象比这个更严重,都装看不到,这个要是成为奋斗目标,影响可不是一般大!

  • 2024-05-19 08:36

    我昨晚带我儿子去捡烟卡了我们探讨研究那里烟盒最多,什么时候捡比较多,也可以训练胆子,不会因为害羞不好意思去捡,也可以与人交流,总比玩手机好

  • 2024-05-19 06:28

    手机游戏危害大?还是烟卡危害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