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哥化学: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实验室制备

教育咨讯 2024-04-15 17:40:01

在化学实验中,气体的制备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而氯气作为一种常见的气体,其实验室制备过程也备受关注。侯哥化学对这类知识点做了详细的归纳总结,我们一起来看看!

1制备原理

试剂:浓盐酸+强氧化性物质(如MnO₂、KClO₃、KMnO₄、K₂Cr₂O₇)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MnO₂和浓盐酸:

(2)Ca(ClO)₂与浓盐酸:ClO⁻+Cl⁻+2H⁺=Cl₂↑+H₂O(3)KClO₃与浓盐酸:ClO₃⁻+5Cl⁻+6H⁺=3Cl₂↑+3H₂O(4)KMnO₄与浓盐酸:2MnO₄⁻+10Cl⁻+16H⁺=2Mn²⁺+5Cl₂↑+8H₂O实验室最常用的方法是二氧化锰(MnO₂)和浓盐酸(HCl)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此方法利用强氧化剂氧化浓盐酸中的Cl⁻生成Cl₂,该反应中MnO₂为氧化剂,浓盐酸为还原剂,并且该实验还体现了浓盐酸的酸性,这种方法温和且能有效产生氯气。

2实验装置

(1)发生装置:用分液漏斗、圆底烧瓶等组装的固液加热型制气装置。

(2)净化装置(除杂装置):由于浓盐酸易挥发,氯气中的杂质气体有HCl、水蒸气,因此无法收集到纯净干燥的氯气。且HCl极易溶于水,而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很小,所以先用饱和食盐水除去Cl₂中的HCl气体,再用浓硫酸进行干燥,除去Cl₂中的水蒸气,就可获得纯净干燥的氯气。

(3)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食盐水法。氯气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与水反应,有毒。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通常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另外饱和食盐水中Cl⁻浓度较大,抑制了Cl₂与水的反应,Cl₂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因此可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氯气,且用此法可除去实验过程中挥发产生的HCl气体。

(4)尾气处理:用 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Cl₂,以防Cl₂污染空气。氯气有毒,需要设计尾气吸收装置,通常在收集装置的后面连接盛有NaOH溶液的吸收装置,并在通风橱中进行实验。化学方程式为:Cl₂+2NaOH=NaCl+NaClO+H₂O。

(5)判断氯气集满方法(1)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气体:观察集气瓶中气体颜色的变化,若集气瓶上部充满黄绿色气体,则证明Cl₂已收集满。(2)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将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靠近盛Cl₂的瓶口,观察到试纸立即变蓝,则证明已集满。(3)氯气溶于水具有漂白性: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靠近盛Cl₂的瓶口,观察到试纸先变红后褪色的变化,则证明已集满。

3注意事项

(1)反应物必须用浓盐酸,稀盐酸与MnO₂不反应,且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盐酸变为稀盐酸时,反应停止,故盐酸中的HCl不可能全部参加反应。(2)制取的氯气有毒,且在加热时容易逸出,同时分液漏斗便于控制加入浓盐酸的量,所以应选用分液漏斗,而不用长颈漏斗。(3)为了减少制得的Cl₂中HCl的含量,加热温度不宜过高,以减少HCl的挥发。(4)实验结束后,先使反应停止并排出残留的Cl₂后,再拆卸装置,避免污染空气。(5)尾气处理时,用NaOH溶液吸收Cl₂,不能用澄清石灰水吸收,因为澄清石灰水中含Ca(OH)₂的量少,吸收不完全。

例题1.实验室制备氯气的装置如下,以下装置中最多有几处错误(  )

A.4B.5C.6D.7【答案】C【详解】该图存在的错误有:①反应物必须用浓盐酸,稀盐酸与MnO₂不反应,且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盐酸变为稀盐酸时,反应停止;②制取的氯气有毒,且在加热时容易逸出,同时为了便于控制加入浓盐酸的量,所以应选用分液漏斗,而不用长颈漏斗;④该反应需要加热;⑤除杂时先除去HCl再用浓硫酸干燥,顺序反了;⑥因为氯气的密度大于空气,所以收集氯气时要长管进短管出;⑦氯气有毒,需要加尾气处理装置;综上分析,该装置中有6处错误,故选C。2.实验室制备并收集干燥、纯净氯气的装置如图所示:

(1)写出实验室制备Cl₂的化学方程式:。(2)写出指定试剂的名称:B。(3)C的作用是。E的作用是。(4)化学实验中检验是否有Cl₂产生常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如果有Cl₂产生,可观察到的现象是。(5)写出尾气吸收装置中进行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答案】(1)

(2)饱和食盐水(3) 干燥氯气吸收多余的Cl₂,以防Cl₂污染空气(4)试纸变为蓝色(5)Cl₂+2OH⁻=Cl⁻+ClO⁻+H₂O【解析】装置A中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备氯气,生成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装置B中利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生成的氯气中还含有水蒸气,C的作用是干燥氯气,装置D收集氯气,氯气有毒,需要尾气处理,装置E的作用是吸收氯气,防止污染(一般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把碘化钾氧化为单质碘,碘遇淀粉显蓝色,据此解答。

0 阅读:10

教育咨讯

简介:时时更新教育新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