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变迁,明朝海禁政策的松紧,其背后是什么?

小兔子说 2022-06-24 17:36:45

想必大家对于明朝的海禁政策都不陌生,甚至有的人耳熟能详。关于海禁政策很多人对他的评价是误国误民,阻碍了明朝同世界的拥抱,使得最后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成为了列强瓜分的对象。诚然,海禁政策确实对于中国的社会转型产生了阻碍作用,但是我们也还需要将视角放到当时的社会背景当中,只有这样我们发现才能发现隐藏在明朝海禁政策背后的东西。

首先明朝海禁政策是国家合法的权利,虽然属于贸易保护主义,但两者却也有着很大的差别。大家首先要明确的是明朝所处的时代并不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此时的欧洲并没有明朝先进和强大,明朝的瓷器、丝绸等物品在欧洲等地热销,明朝长期处于贸易顺差地位。

而在一般逻辑当中,贸易保护主义一般是一些贸易弱国为了保护自身国家工商业而使用的。作为贸易强国的明朝根本不需要贯彻贸易保护主义,明朝统治者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维护自身的绝对统治。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接着来看。

明朝的海禁政策始于明太祖朱元璋,此时他推行海禁政策的目的是为了防止逃到海外的张士诚等人的残余势力卷土重来。明成祖朱棣为了防止失踪的建文帝同海外势力勾结也继续推行海禁政策。除此之外,明朝的海禁政策更多的是为了防范倭寇侵略。正是有了海禁政策,所以明朝能够稳定国内,防止外来势力的入侵。

其次我们还要知道封建社会的特性。众所周知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就是小农经济,只有脆弱的小农经济才会催生出强有力的中央政权,也就是封建国家。但是随着海外贸易的发展,工商业迅速发展,财富不断地涌入了中国,导致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不断的发展。面对着不断追逐利益的社会氛围和不断强大的市民阶层,封建国家必须削弱贸易,使社会回归到小农经济当中。明朝就是这样做的,也正是这样,明朝社会没有产生起轰轰烈烈的制度变革,影响国家的和平稳定。

最后我们也要明白明朝的海禁政策也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松变紧的。当明朝和海盗关系最为紧张的时候,明朝加强海禁政策使得海盗很难勾结陆地上的势力。而当海盗逐渐消失,倭患逐渐平息,明朝也放松了海禁政策,但同时设立了海外贸易的管制机关,对海外贸易进行规范化改造。通过矛盾的变化,明朝改变自己的政策,毕竟他们也不会傻到有钱不挣。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明白明朝统治者所做出的海禁政策是有利于自身统治的,是符合自己利益的。任何一个人身处在当时的封建社会,基本都会选择海禁政策来维护自己的统治,因为这是最为直接且有效的方法。可是我们也要明白海禁政策过于一刀切,使得很多沿海居民无力谋生,最终成为了海盗。就是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下,明朝的海禁政策才逐渐适得其反。明朝应该在制定海禁政策的同时考虑到人民的生活。只有这样做才能让海禁政策发挥自己应该有的效果。

0 阅读:3

小兔子说

简介:每天给大家分享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