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誉王:关在笼子里,横竖都是失败

冷静娱乐 2024-04-17 19:23:21

电视剧《琅琊榜》里,誉王是一个反面角色,当然结局也非常凄惨。实际上,这个人物有着丰富的内核,就像处在围城之中,不管怎么走,都走不出去。

誉王是皇子,还是一个比较得宠的皇子。

之所以得宠,原因却耐人寻味。

两个原因——

一是梁帝迫切的想要玩平衡之术。

他需要扶持一个聪明的皇子,来和太子打擂台,毕竟太子手下有不少的能人,如果不尽快遏制他的势力,皇位就应会受到威胁。

誉王很轻松就进入了梁帝的眼,因为这个儿子和他一样,有深厚的城府,对人总是两面三刀,和梁帝的性格实在太像。

这样的人,给一点甜头,他便以为自己有机会做太子,又有和太子争宠的能力,不扶持他扶持谁?

二是誉王很好取舍。

梁帝之所以立了另外一个皇子为太子,多多少少还是有些青眼相加,不然以梁帝的性格,他怎么会立一个没有能力的人做太子呢?

那对他的江山不利。

也就是说,梁帝的心,始终在太子那边。

他只是需要一个制衡,但绝对不需要这个人抬出来的人,把太子搞下去。

换句话说,真到了那种非常时候,他一定会牺牲誉王。毕竟,誉王的根基不稳,除了他是皇后的养子以外,还有滑族的血统,根本不正宗。

所以,誉王是一个随时可以丢弃的人,抬出来打擂台实在太过合适。

在这样的情况下,誉王是没有办法的,他只有顺着皇帝的路走,容不得任何差池,也没有任何反抗的余地,并且结局都早已经注定。

如果誉王不跟着皇帝的路走,会怎样?

这里有一个前提,前面说了,誉王是滑族后人,即使他是皇帝的亲生儿子。但有一个道理大家都知道,滑族并未消灭干净,一心想要搞乱大梁,且善于图谋。

在这种情况下,誉王如果没有什么野心,只想做个闲散王爷,一生逍遥自在,不问朝政也不参与任何党争,会善终吗?

不会的。

如果你是梁帝,你会放任一个有能力的皇子活着,却并没有将位置传给他吗?

不会的,梁帝如此多疑,他怎么会给自己的继任者留下誉王这样的隐患?

因为誉王早晚都会谋反的,即使他没有这个心思,那些留下来的滑族后人,又怎么会放任大仇不报?就比如秦般弱等人,哪个不是野心勃勃、蛰伏已久?

而誉王,是他们最好的台前人。

长久的岁月,长久的游说,誉王也是人,又怎么会不动心?他一定会的,能力和野心不会让他甘于平凡,谋反是早晚的事情。

所以啊,即使誉王拒绝梁帝将他推到面上来,就更会引起梁帝的猜忌,很有可能会死得更快、更彻底。

按照梁帝的路来走,誉王能成功吗?

很多人分析誉王之所以最后失败,是因为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是他没有梅长苏这样的智囊,在谋士这方面吃了亏。毕竟,梅长苏就是一个无敌的存在,能够把靖王这样的直男扶上位,还有什么他做不到?

二方面是因为他太心急了,忍不了皇帝的平衡之术,干脆起兵谋反,最后兵败被捉。如果他有耐心一点,隐忍一些,结局或将改写。

这两个方面都有正确的一面,但第一方面只是客观原因,超出主观能动性,第二方面却是必然,誉王谋反本就是必然之事。

我们不妨设想,如果没有梅长苏,誉王就不会谋反吗?

呵呵,并不是,前面已经说过了,誉王在梁底眼里,只是一个棋子而已,一个不会心疼、随时可以放弃的棋子,他随时都有可能被抛弃。

誉王又何尝不知道这一点?

所以谋反的心思早就已经种下了,如果说电视剧里誉王谋反是因为梅长苏的逼迫,那么抛开这个因素以外,誉王的谋反节点,肯定不止这一个。

比如他的价值已经用完,梁帝已经准备对他动刀之时;比如他终于没有斗过太子,当太子登基之时;比如梁帝突发意外之时,等等,这些都是他造反的时机。

而讽刺的是,誉王不管什么节点造反,都不会成功。

因为梁帝将之抬出来,让他和太子打擂台,那么梁帝也一定早就做好了将誉王一网打尽的准备,他才不会允许自己的布局出意外。

所以啊,誉王就像围城中的人,就像笼子里的动物,横竖都是失败。

0 阅读:12

冷静娱乐

简介:看明星,说八卦,谈电影,我们是专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