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年香港金融保卫战:中国动用1400亿对轰,犹太资本从没输这么惨

未央史默事 2024-05-09 09:15:28

——●◯1◯●——

金融世界曾有一个"狙击手"式人物,他就是乔治·索罗斯。

这位投机投资大师在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中,凭借自己独特的"立体狙击理论",攻破了多个国家的货币防线,赚取了高达数十亿美元的狂潮利润。

起初,索罗斯锁定了泰国这个首要目标,他看准了泰铢被高估的事实,于是集中武器对其猛烈射击。

在短短半年内,泰铢就遭到17%的重创,申城金融市场陷入一片混乱,资金像潮水般从国内外流失,使泰国陷入流动性危机的泥淖无法自拔,索罗斯在泰国的获利高达数十亿美元,外界戏称他为"灭国者"。

尝到甜头后,飘飘然的索罗斯将矛头转向难度更高的香港,他瞄准的是当时盘根错节的联系汇率制度,没想到却险些成为自己的最后一战.....

文本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文章,部分细节存在艺术加工请注意甄别。

——●◯2◯●——

1997年8月,金融投机家索罗斯像盯上猎物的饿狼,开始将香港这个肥美目标纳入他的"立体狙击"理论

他的手下们在全球各地精心部署,伺机而动,试图做空港元和恒生指数期货,令联系汇率制度和香港经济付出沉重代价。

时任特首董建华和财政司长曾荫权面临艰难抉择,若被动应对,香港就会像泰国等国家那样,陷入资本外流、金融市场动荡的恶性循环;但若采取进攻性策略,也可能引火上身,遭受沉重打击。

形势一触即发,香港金融界开始爆发狼烟。

索罗斯的"猎狼者"们展开疯狂做空行动,投机分子大量拆借港币做空港元,同时卖空恒指期货合约,庞大的资金流动像洪水猛兽般汹涌而来,香港金融体系节节败退,危机四伏。

面对汹涌而来的"洪水怪兽",董建华和曾荫权及时出招反击,港府连番提高利率,勉强压制资金外流潮和恒指下跌趋势。

但由于港元与美元仍保持挂钩,利率攀升令香港经济加重了负担,就像是把自己的身体浸在雪窖的冰水中。

8月28日,恒指单日大跌513点,重挫至6660点,暗藏着进一步下探的威胁。

金融海啸铺天盖地而来,整个香港经济陷入了被动严峻的困境,病入膏肓。

就在这风雨飘摇的关键时刻,朱镕基总理挥师出击,亲自指挥中资金融机构加入反击行列。

——●◯3◯●——

然而,战况一开始对港府而言进展艰难,8月28日,索罗斯军团发起总攻,投机者狂热拆借港币做空,同时大肆卖空恒指期货合约。

面对滚滚而来的"资金洪流",银河际会出现罕见的流动性危机,恒生指数遭受重创,单日大跌513点,暴跌至6660点关口,几乎失守所有防线。

这一天,香港金融市场的总成交量高达惊人的790亿港元,几乎是平日的数倍,街头巷尾到处弥漫着一片肃杀的氛围,仿佛整个香港都被困在水深火热之中。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中央政府挺身而出,毫不犹豫承诺给予全力支持。

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亲自拍板,向索罗斯军团"宣战"。驻香港金管局的央行副行长任志刚也亲赴一线,指挥部署反击战。

8月28日,这场旷世之战正式打响!在曾荫权和任志刚的统帅指挥下,港府先是动用7.4万亿港元的庞大外汇储备大举入市,为港元汇率注入"兵力"。

接着,在中央的动员号召下,众多中资金融机构和国有企业也纷纷加入战团,整个华资金融军团开始闪电反击,双方在香港这座金融战场上激烈交火,爆发了一场恢弘的"金融里根堡大会战"。

港府这一次并非孤军作战,有着强大的中央支援,事实上,早在战役打响前,朱镕基就已亲自开了一个"军事会议"。

会上,他向出席的中资金融企业高层指示:"香港是中国的香港,我们有责任,有义务维护香港的繁荣和稳定......"随后,诸多央企和金融机构就迅速集结兵力,全力支持香港的反击行动。

整个8月28日,双方在香港金融市场血战到天明,央企金融军团频频在汇市"出手",维护港元汇率,数百亿资金在狭小的期货市场激烈碰撞,令港股出现剧烈波动。

最后半小时,狙击战更是进入白热化,双方在香港期交所和联交所疯狂出手,掀起滔天巨浪。

一场"金融海战"就此打响,临近尾声时,港府军团出现反扑,多番反攻让索罗斯军团开始溃败。

恒生指数在午后最后一小时突然翻身反击,由6800点开始急速拉升,最终以17.55%的恐怖涨幅狂飙收盘,几乎完全抹平了当日的重挫。

在庞大外汇储备的护航下,港元也顽强地守住了7.75挂钩的防线。

8月29日一早,索罗斯的"猛狼军团"已陷入瘫痪,不得不勒马收阵。他们承认在这次战役中遭受重创,把守在港元和恒指阵地上,损失数十亿美元的巨资。

8月31日,曾荫权和任志刚终于在胜利的彼岸勾勒出笑容,在与朱镕基汇报工作时,曾荫权振奋地说:"这次战役让内地有钱、有能力去反击对手,中央支持香港可以是果断的、及时的,港府与内地的配合取得巨大成功!"

此役一役,中央和港府携手并肩,同仇敌忾,向全世界彰显了香港金融体系的独特韧性和稳健实力。

这不仅是一次防卫性的胜利,也是一次重要的思想认识:香港虽然已回归祖国怀抱,但它与内地的互利互惠关系更加紧密,中央支持香港的决心前所未有的坚定。

从此以后,任何"资本猛狼"都不会轻易对香港金融体系伸出魔爪。因为,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敌人来犯,都会有一支浩浩荡荡的钢铁长城横亘在前,坚不可摧!

——●◯4◯●——

事实上,在这场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中,中国正是东亚地区唯一避开重大损失的国家。

当年约14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虽然相较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而言并不雄厚,但已足以护卫港元联系汇率制度。

而在香港问题上,中央政府亦坚定不移全力支持,决心有力维护香港的金融稳定。

中央与特区政府的英勇决断与密切配合,成为压垮索罗斯"猛狼军团"的最后一根稻草。

他们曾在泰国、马来西亚等地大摇大摆捞取暴利,但遇到香港这道坚硬的"钢铁长城"却着实栽了个大跟头。

这场胜利不仅巩固了香港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也让中央与特区政府反思了危机教训。

香港认识到过于依赖金融业的单一经济结构的脆弱性,因而加大了多元经济发展的力度,着力培育高新科技、专业服务等多个支柱产业。同时,香港也更加珍惜祖国内地这个强大靠山,珍视中央政府的鼎力支持。

而对于中央政府来说,亚洲金融危机加快了国内市场化改革的步伐。

在实现经济"软着陆"的前提下,中国发展重心逐步向内需市场和产业升级转移,东亚地区在一定程度上也因此重新成为全球经济的平衡器和增长动力。

回首那场惊心动魄的战役,我们更加坚信:自由市场需要公平竞争的环境,需要有规则和秩序来维护。

任何狂妄者只会在规则的钢铁长城面前受挫,而中国则将在这片热土上继续稳健前行,努力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包容、普惠的方向发展。

各位读者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跟笔者一同交流讨论,最后大家也不要忘了点赞转发哦。

参考文献

【1】-钱江晚报 2018.12.17(「专刊」金融危机 决战香港)

【2】-中国青年报

【3】-中国青年网 2019.8.28(21年前的今天,那场惊心动魄的香港保卫战)

3 阅读:332

未央史默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