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红楼梦:贾雨村复职,展现贾政的实力,空降应天府细思心惊

君笺雅侃红楼 2024-04-02 10:34:49

细说红楼梦133:宗侄贾雨村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且说林黛玉辞别父亲登船北上,贾雨村也另有一只船,带两个小童,依附黛玉而行。

曹雪芹真是懂“讽刺”的,从来都是老师提携学生,如今反过来贾雨村依附林黛玉,便注定他当初投到林家,就是为了复职而攀附?

如今跟着林黛玉进京,也是要把黛玉安全送到贾府,他才能得偿所愿,否则就一切免谈。

这背后的人情世故,也是讽刺犀利。

☞细说红楼系列133,用最小篇幅,讲一讲《红楼梦》里的细事儿

(第三回)有日到了都中,进入神京,雨村先整了衣冠,带了小童,拿着宗侄的名帖,至荣府的门前投了。彼时贾政已看了妹丈之书,即忙请入相会。见雨村相貌魁伟,言语不俗,且这贾政最喜读书人,礼贤下士,济弱扶危,大有祖风,况又系妹丈致意,因此优待雨村,更又不同,便竭力内中协助,题奏之日,轻轻谋了一个复职候缺,不上两个月,金陵应天府缺出,便谋补了此缺,拜辞了贾政,择日上任去了。不在话下。

贾雨村当初就和冷子兴说他家与贾家,都源于东汉的贾岛,甚至胡州的贾雨村家与金陵的贾家还是同谱,可要比五百年前是一家更亲近了。

但他这话不过就是“套近乎”,真假肯定没法取证。且贾府的宗谱上肯定没有贾雨村这一支。

然而这并难不倒贾雨村,从攀附了林如海,能够见到贾政开始,贾雨村就已经决定了他未来要走的道路,于是就出现了他投给贾政的拜帖是“宗侄的名帖”。

贾雨村并不是贾府的亲戚,他只是个官场新人,要见贾政的话最多投一个“学生”的帖子,示意自己是个读书人足矣。

他却直接投“宗侄的拜帖”,就表明不但要坐实与冷子兴说得同谱,还要以子侄之礼求见贾政。

用大白话来说,贾雨村这次是直接给自己“认了个爹”。从此甘愿以子侄为礼与贾府联宗。

后文等刘姥姥出场,就知道她亲家王成的父亲,就与王夫人的父亲联宗,认作了子侄。这在明清官场是非常常见的事儿。

一般是同姓的同僚,位低者为攀附位高者,位高者因其人或官职重要,或个人有能力,总之有利可图便同意联宗。从此一家人同气连枝,互为关照,实际是利益与共。

贾雨村当初被罢官,吃亏就在没有靠山上。如果他早有个族叔是贾政,谁还敢动他?所以,这次它无论如何也要抱上贾府的大腿。

果然很快有贾政安排人内外运筹,贾雨村就被“轻轻谋了个复职候缺”,这就是官场“火候”和人情。

如果贾政帮他当时复职,贾雨村容易成为众矢之的。而“复职候缺”则不显山露水,大可以背后运作的。

果然,不久应天府出缺,贾雨村空降而去。要知道北顺天、南应天,在明代的京畿知府可是从三品,远比普通知府更重。贾雨村这次复职竟然还升官了。就说他要不要报恩?

而应天府出缺真那么巧么?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3 阅读:488
评论列表
  • 2024-05-05 08:30

    贾政是五品员外郎,贾雨村罢官前是四品知府,起复后是四品知府班补用。书中介绍的清楚,贾雨村是一案起复(之前己有起复之例),林如海写信托贾政照顾,贾政再写信托吏部同事照看。说白了,贾雨村是符合起复条件的而非贾政之力,贾政写信只是帮贾雨村疏通关系省的吏部主事找茬刁难。而贾雨村起复后在吏部候选当上金陵应天府(江宁府,作者避用清名),则是皇帝钦选要职,贾政和吏部都使不上力。说难听,贾雨村野心勃勃,贾政这种勋戚五品小官,只是他往上爬的一块踏脚石而己,根本不够当靠山的。顺便说下,对于无法辩明辈分认同宗的,下位者(年轻且身份较低)的认世侄是社交礼节,与“认爹”无关,“世侄”一词的准确含义指自己的父亲与对方平辈相交(同事,好友)并无家族辈份观。象王京官那样与王夫人家联谱,自认为侄,那才是真矮了一辈(搞到刘姥姥与王熙凤是平辈)。

  • 2024-04-02 22:02

    [吐舌头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