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车李书福发家史

鬼谷子思维 2024-02-18 08:18:40

“汽车不就是四个轮子加两排沙发吗?”1998年,吉利生产的第一批汽车没能通过试验,李书福干脆上了压路机,价值几百万的车子瞬间变成一堆废铁!

李书福是中国第一位民营汽车企业家。在造汽车前,他做过不少生意。

1982年,19岁的李书福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给人拍照,一年就赚了1000多元,接着就开了家照相馆,后来又靠提炼定影液中的白银,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然而私自提炼黄金白银触碰了“法律红线”,李书福转向冰箱配件行业,还开了家北极花冰箱厂,年产值超过了1000万元。

可是冰箱生产也需要批文,拿不到批文的李书福只好停产。

1993年,30岁的李书福已经是商场“老将”,他决定进军行业门槛较高的汽车行业。可是当时的中国对汽车行业管控很严,不允许民营企业生产汽车。

因为吃过无资质办厂的亏,李书福先是收购了一家国有摩托车厂,于1994年造出了中国第一批四冲程踏板式摩托车。

可李书福认定中国汽车市场的潜力巨大,他要造出老百姓买得起的小汽车。

要造汽车,困难重重:没资金,没技术,没批文。汽车建厂至少要几十亿的资金,而且当时国家不允许民营企业生产汽车。

家人都觉得李书福造汽车是在做梦,可是他决心已定,说服几个兄弟拿出1个亿在宁海买下800亩地,秘密打造吉利豪情汽车工业园。

随后,李书福带领几个摩托车技术员,将奔驰、红旗轿车反复拆装,拼凑出一部新汽车,取名“吉利一号”,其实就是红旗的底盘加上奔驰的外壳。

这种“土法造车”显然不行,连方向盘都无法自动回正,还涉嫌侵权。

李书福意识到汽车不是自己想象的“四个轮子加两排沙发”那么简单,专业的事还得请专业的工程师来做。

为了引进专业人才,李书福专门拨出一笔资金在高校设立“吉利奖学金”。

然而最难的还是资质问题。李书福四处奔波打听,终于找到了四川德阳一个濒临破产的国营汽车厂家,有生产轻型客车的批文。

靠着打“擦边球”,李师傅拿到了两厢汽车的资质,与德阳汽车厂合资成立了四川吉利波音汽车公司。

1998年,吉利第一批吉利豪情下线,被人嘲笑“四不像”,因为它是集奔驰,夏利为一体的“仿制品”。

看到车子终于造出来了,李书福非常激动,发出了700多张请帖,准备大摆庆功宴。

可是因为这批车没有正规的“准生证”,没人敢来贺喜。

更令他沮丧的是,第一批吉利豪情质量太差,没能通过淋雨测试,车内到处漏水,车门也厚薄不平。

李书福一气之下,找来压路机将汽车压扁,价值几百万的车子瞬间变成一堆废铁。

但是李书福没有就此放弃,他一边抓紧生产,一边继续争取三厢汽车的批文,恳求政府给自己一次失败的机会。

2001年11月,在中国正式加入WTO前夕,吉利终于获得了三厢轿车生产资格,成为国内第一家民营汽车生产企业。

早期的吉利汽车以价格亲民优势迅速打开了销路,但是因为质量问题也被吐槽“不要命就座吉利车”,吉利汽车一度成为低端汽车的代名词。

2010年,吉利借钱收购沃尔沃,完成“蛇吞象”的壮举,车在获得尖端技术后,品质大幅提升,自2017年起5年蝉联国产品牌乘用车销售冠军。

2023年,李书福父子以1750亿元的身价位列中国首富排行榜第9位,超过了马云。

如今,李书福又把目光投向了智能汽车,还有更远的太空卫星。

在李书福的字典里从来没有做不到,每一次“口出狂言”的背后是独到的眼光和不懈的努力坚持,才能书写一个又一个的传奇!

作者:山谷百合

编辑:桢桢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