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战国——触龙巧说赵太后

XIAOHTV 2024-05-08 11:08:56

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卒,其子丹继承王位,是为赵孝成王。当时,孝成王年纪尚幼,还不懂得治理国家,国家大权实际上由他的母亲赵太后掌管。

这时,秦国看到赵国内政外交都比较软弱,因此出兵攻打赵国,接连攻占了三座城池,而赵军却连连败退,只有招架之功,毫无还手之力。赵国形势危急,只得向齐国求救。齐国答应援救,但提出一个很苛刻的条件:就是必须让赵孝成王的弟弟长安君去做人质,这才肯出兵相助。可是长安君是赵太后最小最疼爱的儿子,太后咋都不愿意长安君去冒这个险,也舍不得和小儿子分离。 眼看秦国的军队一天天逼近,形势越来越吃紧,大臣们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似的,但又想不出更好的办法,都来劝说赵太后,请她以赵国为重,答应齐国的条件。可赵太后的性格倔强得不行,坚决不同意长安君之行。劝的人多了,太后竟然发了火,气咻咻地说:“谁以后再来劝我让长安君去做人质,我就唾他一脸唾沫!”这样一来,再也没人敢提让长安君去齐国之事了。当时身为左师之职的触龙听到这件事后,便要求去见赵太后。赵太后心里想,想必又是来劝我的,哼,待我给他点颜色看看,看他还敢不敢来劝我。于是窝了一肚子火,等着触龙进来。

触龙年龄已经很大了,他慢吞吞地走到太后面前坐了下来,抱歉地说道:“老臣的脚有点毛病,行动很不方便,所以好久没能来看您,请您原谅。而我时时担心太后玉体有恙,故前来探望,不知太后身体如何?”赵太后说道:“我常乘辇行走,身体也没有什么毛病,还过得去。”触龙又问道:“敢问太后饮食一向可好?”太后说道:“每次只能喝点稀粥。”触龙说道:“老臣有时候实在不想吃饭,硬是逼着自己多散散步,每天只要走三四里,吃饭时才觉得甜,身子也才觉着舒坦了些。”太后说道:“我可走不动啊!”就这样,触龙和赵太后拉开了家常话,赵太后的脸色也开始慢慢地缓和下来,气也似乎不大了。

这时,触龙看到太后的态度变得温和了许多,脸上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他又慢慢地换了个话题,缓缓地说道:“老臣膝下有一个最小的儿子,名字叫做舒,不成大器。而臣已衰老,但偏偏内心里最疼爱他,恕老臣冒昧地提出请求,希望您给他个机会,让他当一名保卫宫廷的卫士。不知道太后认为行不行?”赵太后说:“遵您命好了。哦,对了,您儿子几岁了?”触龙说道:“如今15岁了,最然年龄小了点,但犬子还是比较听话的,如果能在我死以前把他托付给太后,我死也瞑目了。”太后微微一愣,随口又问道:“你们男子汉大丈夫也疼爱自己的小儿子吗?”触龙说:“不但爱小儿子,或许爱得深,要超过妇女呢。”赵太后不禁微微笑了一下,说:“这可不见得吧,要说起爱护子女来,妇女可比你们男人强呀。”触龙说:“太后的话似乎欠妥,就拿现在来说,依微臣之见,太后对燕后就要比长安君爱得深些。”燕后是太后嫁给燕国国君的女儿。太后听触龙这么一说,很不以为然,说道:“您这就错了,我疼爱长安君远胜过疼燕后呀!长安君从小乖巧伶俐,我把他当作心肝宝贝,燕后嫁了这么多年,我都过来了,可一天没有长安君在身边,可叫我怎么活呀。”触龙说:“我看不见得吧,比方说吧,父母果真疼爱子女,总是为他们做好长远的打算,给他们谋一条好的出路。记得当初燕后出嫁的时候,您舍不得让她走,一直送她上了车,还抱着她的脚流泪不已。想的是她嫁的地方太遥远了,心里非常难过。等她走了以后,还常常地念叨着她,每逢祭祀的时候,您总要为她向上天祈祷,祝愿她子孙世世代代相传做燕国君主,您说,您为她考虑得还不远吗?”

太后说道:“你说的倒也不错,做父母的,哪一个不希望子女能生活得甜甜蜜蜜、舒舒坦坦的,父母也不愿为他们操心挂念。尽管燕后出嫁很远,但是仍希望她永远不要回来(依古时风俗,嫁出去的姑娘除非被休、夫死或者国破家亡时方可回娘家。)”

紧接着,触龙又问赵太后:“赵国从建邦立业到现在已有200多年的时间了,请您想一想,除去最近的三代不说,过去的赵家子孙后代,还有谁能把爵禄继承到今天的?”太后沉思了一会儿,说道:“早已没有这样的人了。”触龙问道:”其他国家,您听说过吗?“太后说:”我也没有听说过,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触龙顿了顿,说到:“既然太后有心问起它的原由,容老臣细细给您道来。之所以没有人继承这么长久,是因为这些子孙后代完全继承父辈留下来的现成爵禄,尽管他们继承的爵位很高,可是他们没有为国家立过什么功劳;得到的俸禄非常优厚,却没有给国家做出什么令人瞩目的贡献;他们本身没有能力和经验,却要行使国家大权,身居高官显职。这样的话就非常的危险,他们的地位往往很不稳固,容易遭受别的国家的进攻,自己遭受杀身之祸不说,反而会连累到子孙后代,所以过去的赵家子孙现在还当侯爵的就没有了。可如今太后一心要抬高长安君的地位,给他封国内最富饶的土地,赋予他最大的权力,却不让他趁年轻为国家建功立勋,有一天您去世后,长安君没有了靠山,他凭什么在赵国站稳脚跟呢?看来太后为长安君想得太近了,完全没有考虑到他的将来,所以我说太后爱长安君不如爱燕后厉害呀。”

听了这番话,赵太后才如梦方醒,忙不迭地说:“先生此番话使老妪开了眼界,老妪没有考虑到这么深远,先生之言很有道理。好,我答应你,至于长安君的去留全听凭先生的安排,我就把他可交给你了。”

于是赵太后为长安君准备了100辆车子,郑重其事地送他去齐国做人质。长安君到了齐国,齐国马上出兵援助赵国,秦国一看齐国出兵,于是,便主动将军队撤了回去。

触龙说太后之事一时在赵国成为美谈。

此图来源于网络

0 阅读:2

XIAOHTV

简介:和小海一起看书,涨一点茶余饭后的谈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