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轰炸机到运输机,中美都在推动隐身化,但为何不搞隐身预警机?

排头档案 2024-02-05 11:20:10

相信很多人都已经发现,在军用航空器技术方面,中国同美国的差距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飞速缩小。在某些局部领域,我们甚至已经追平乃至小幅超越了美国航空工业。不仅是战斗机这样的战术类飞机,在具有战略作用的轰炸机、运输机和预警机等大飞机方面,我们也逐步显示出了与美国不相上下的水平。

波音的隐身运输机方案模型

当下可知的是,在美国已完成新一代隐身战略轰炸机B-21首飞的情况下,中国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着国产隐身战略轰炸机轰-20的研发。不仅如此,美国空军于前不久提出了发展新一代战略运输机的需求,其中特别加入了一项要求,那就是“以隐身性能提高战机生存性”,而波音公司此前就给出了一款将航空发动机置于机背后部,且采用翼身融合设计的隐身运输机。无独有偶,就在去年年底,身为中国“国防七子”之一的西北工业大学就成功试飞了“翼身融合大飞机缩比验证机”,显然说明国内也在隐身运输机领域进展良好。

西工大的隐身融合大飞机缩比验证机

于是乎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就出现了:既然隐身设计基本已成新一代轰炸机和运输机等大型军用飞机的标配,那中美两国为何都没在同样是大飞机的预警机的身上追求隐身设计呢?莫非是技术难度过高吗?其实答案很简单,就三个字——没必要。

美军曾设想在B-2的基础上发展隐身预警机

对于中美这样的航空工业大国来说,既然为轰炸机和运输机这种大飞机平台赋予隐身性能已非难事,那为同样采用大飞机平台的预警机搞出隐身设计,其实根本没有什么不可跨越的技术门槛。上世纪90年代初期,美国空军就曾评估过以飞翼式气动布局的B-2轰炸机为基础,发展一款带有隐身效果的大型预警机。不过,相关论证只进行了很短的时间就得出了放弃这一构想的结论。

预警机多在安全的二三线空域飞行

从次要原因来说,预警机多活动于远离一线空域的二线乃至三线空域,距离敌方战斗机和防空火力的直接威胁较远,且可较为容易地获得来自己方战斗机和防空火力的掩护。因此,特意为这种远离一线战场的辅助类军机搞隐身设计,乃是一种“高成本,低效能”的操作,即纯属浪费。

预警机势必要不间断地发出高强度电磁信号

至于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预警机发挥效能的方式了,这种效能发挥方式可谓是与隐身性能“格格不入”。要知道,作为空中雷达站和指挥所的预警机,势必要在作战过程中不间断地对外发出高强度电磁信号。如果说隐身战斗机可以在空中关闭火控雷达,以接受后方信息和指挥的方式实施“雷达静默”战法,那若连预警机都搞“雷达静默”,还有谁能为一线作战的友军战机提供各类态势感知信息呢?

预警机隐身化纯属浪费

预警机的看家本领就是自身搭载的大功率雷达,即便弄个隐身外形,也不可能把自己的高强度电磁信号藏起来,那这隐身外形还有何意义呢?这不就等于是在黑色夜行衣的外侧,贴上了一道显眼的反光条吗?美国空军当年“分分钟”就得出“放弃隐身预警机”的结论,不是没有道理的。

歼-11护卫“空警-200”预警机

所以说,即便中美两国都在建设着更高层次的“隐身空军”,对轰炸机和运输机等大飞机也提出了隐身需求,但这并不等于说“所有的军用飞机都需要搞隐身”。凡事还是要讲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乱花冤枉钱的事情我们绝不会做。

3 阅读:834
评论列表
  • 2024-02-05 13:42

    预警机像个大灯笼一样,天空中最耀眼的仔

  • 2024-02-05 18:35

    那俄罗斯预警机怎么会被打下来的?

  • 2024-02-05 13:33

    预警机的雷达需要一直发射信号,被动收集就知道在哪里了

  • 2024-02-05 15:44

    中美这样的航空工业大国

  • 2024-02-05 16:53

    难道我的眼不是肉眼?

  • 2024-02-05 17:17

    预警机是靠雷达来预警都,你让预警机怎么消除雷达波。

  • 2024-02-05 20:17

    隐身运输机都还没有研制出来又怎么搞隐身预警机呢[呲牙笑]

排头档案

简介:历史回眸,独家档案,深度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