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狄仁杰的“退”与来俊臣的“进”

扬州小兔子 2022-11-04 21:29:58

大唐武则天时代,有个著名酷吏叫来俊臣。此人本是地痞无赖,不事稼穑。终于有一次因为作奸犯科被抓进监狱。他最大的特点是诬告。诬告同监狱的犯人,诬告管理监狱的官员。有一次诬陷得太厉害了,被杖责一百。

假如他就此收敛,或许历史上少了个酷吏。武周的历史,亦有可能改写?偏偏那位杖责他的官员,因为犯事被抓被杀。他有了机会。既然这个官员犯事,证明他不是好人。他不是好人,被他责罚的人,不就是好人吗?

于是,他不停申诉,将自己包装成不忍官员责罚而申辩引发责打的受害者。据说这篇申辩书直达天听,到了武则天手中。人才!武则天很开心地释放了他,“以为忠,累迁侍御史,加朝散大夫”。一夕之间,来俊臣身价百倍。

尝到告密甜头的来俊臣,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于是,只要是他看不上眼的人,无不被他罗织罪名下入大狱,且十有八九难以逃出生天。

被他逮上眼的官员,无论级别高低,无不屈打成招,株连九族。武周政权,需要这样的打手。来俊臣的官越做越大,株连对象不仅是朝廷官员,还牵扯到李唐后裔。而这,恰恰符合了武则天剪除羁绊的心理。来俊臣,权力愈发地大了。

与几个党羽一起,来俊臣创作了一本古往今来第一“残酷”的书《罗织经》。《罗织经》的主要内容大致如下:

确定好想要打击的对象;多方位向最高权力者发送告密信或检举信;等相关部门“转交处理”后,启动相关调查;对审查对象逮捕、审讯;酷刑逼供。被告只有两个选择,招认或死于酷刑之下;审讯时想办法让犯人们互相攀咬,然后扩大范围,至于人数多寡和范围大小,看心情;将“犯人”的口供整理编撰,使之看起来天衣无缝,像真的一样,搞定。

用这样的方式,来俊臣想搞谁便搞谁,没人说“不”。后来搞到当时尚书狄仁杰、益州长史任令晖、冬官尚书李游道、秋官尚书袁智宏、司宾卿崔神基、文昌左丞卢献等六人身上。耿直坦荡的狄仁杰,今天是神话一样的存在。刚完播的《唐朝诡异录》中男主之一苏无名,便是狄仁杰的弟子。其探案的能力,与前些年《神探狄仁杰》异曲同工。

武则天晚年,面临接班人问题。将皇位交给武姓后人还是还政于李家,很难决定。为了上位,武则天杀了、流放了很多李唐子孙。假如还给李家,会不会被清算?还有心中的不甘与不愿意。据记载,能和她说上话的狄仁杰出马了。他没多说,只是问女皇一句:百年之后,祭祀者是儿孙还是娘家侄儿?

武周回归了大唐,权力的交接还算不那么血腥。乾陵前那块巨大的无字碑,便是女皇武曌复杂心态的证据吧。

说回被来俊臣罗织罪名进了大狱的狄仁杰,如果没有“狄仁杰式”的智慧,恐怕刚才所说与女皇帝聊天这一幕,就不会有了。

“屈打成招”,是来俊臣最管用的手段。很多刚直的官员,拒不承认强加在身上的罪名。于是,他们大多屈死在酷刑之下,家人子孙也逃不过被株连的厄运。狄仁杰知道来俊臣的操作程序,没等到酷刑加身便认罪服罪。这让来俊臣大喜过望,从而放松了对他的监控。

利用儿子探监的机会,狄仁杰夹带出了伸冤书。这封书通过他儿子的努力,到了武则天手上。终于,女皇干预了。狄仁杰出来后,武则天问他既然被冤枉,为什么还认罪?

狄仁杰回说:认罪了,便争取了时间。“秋后问斩”,还有三个月。如果不认罪,可能当场就死了。狄仁杰出来了,另外五个人也被放了。这是来俊臣不多见的“失败”案例。

经此案,来俊臣没有吸取教训。就像“农夫与金鱼”里那个贪心的老婆婆,他被女皇帝的信任迷住了双眼,误以为可以为所欲为。某一天脑子进水了,罗织了种种罪状,去陷害武氏诸王、太平公主、张易之等武则天最亲信的人物,甚至诬告皇嗣李旦和庐陵王李显与南北衙禁卫军一同谋反。对权力的欲望,让他利令智昏。他的恶行遭到他曾经的朋友卫遂忠告发。

顺着卫遂忠的微风,太平公主、武氏诸王和李唐子孙纷纷揭发他的罪行。怨声盈沸中,来俊臣的生命走到了尽头。他被斩弃世,陈尸闹市。他身上的肉被老百姓剐得一丝不剩,他的九族全部被灭。人心向背,不过如此!

李白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是李白的潇洒。来俊臣得意之时,不是纵酒高歌,而是想着如何害人。那个与他共同罗织罪名害人的周兴,用完之后被他设计放入了大瓮中慢慢烤死。“请君入瓮”是一个恶魔消除另一个恶魔的创造,流传至今。

老话说:常将有日思无日,日日日,百年三万六千日。来俊臣或许知道,却不相信!狄仁杰的退,退出了生机;来俊臣的进,进掉了所有。

阴阳鱼,大概如此。他不看。

0 阅读:611
评论列表
  • 2022-11-09 12:47

    请君入瓮[呲牙笑]

    扬州小兔子 回复:
    哈哈。
  • 2022-11-11 23:15

    今古同源

    扬州小兔子 回复:
    然也

扬州小兔子

简介:60后大妈,成功母亲。喜欢码字,尤喜旅游、健康等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