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后我便成为了你

最高人民法院 2024-04-04 19:47:03

“我要结婚了,遗憾的是我的婚礼上没有你的身影,我也想和大家一样,挽着爸爸的胳膊,被送进婚姻殿堂……”2017年11月18日,在女儿白姗结婚的前一天,白姗在微信上给父亲发了信息,这是她第一次用这样的方式和父亲对话。

后来,白姗时常通过微信给父亲发信息,表达对父亲的思念、记录工作上的烦恼、写下生活中的开心、分享人生的重要时刻……就这样,不知不觉间,今年已经是她给父亲发消息的第8年。

他的父亲叫白永胜,宁夏吴忠市同心县人民法院法警大队大队长。2016年11月3日,51岁的白永胜终因突发心肌梗塞,生命在工作岗位上画上了终止符。

“每个岗位都是阵地,每个阵地都需要我们去坚守,这是我们的神圣职责。”白永胜朴实的话语,也是他用一生践行的行动。

“生前最后那个工作日”

2016年11月3日,这天也是同心县法院法警大队大队长白永胜妻子马红47岁生日,每年这一天,白永胜都会悄悄为她送上生日礼物,今年的这一天,马红却多了不安——头天晚上,丈夫胸口发闷,她劝说到医院看看,却被丈夫一句“缓一缓就行了”挡过去。

这天早上,白永胜拒绝了马红带他上医院的请求,像往常一样不到7时就到了单位,打扫卫生、跑操、执勤……

上午10时50分,他突然胸闷难忍,坐在椅子上直喘直冒汗。在法院工作的儿子白帆进来:“爸,我妈说不放心,让我带你去医院查查。”

临近中午下班,从同心县法院东门传来一阵吵嚷声。院长母连山闻讯疾步赶去,只见一桩离婚案件中的双方当事人及家属撕扯在一起。

母连山急问:“老白呢?”——只要老白在,这样的事很快就会平息,20年了,同心县法院没有发生过一起安保事件。

“白队不舒服,请假去医院了。”一法警说。

母连山没有多想,抓紧处理眼前的突发事件。1小时后,他接到从医院打来的电话:“白队情况危急……”

当晚9时50分,母连山口中的老白——同心县法院法警大队队长白永胜因突发心肌梗塞,经抢救无效与世长辞,年仅51岁。

“不归他管的也管”

提起白永胜,同心法院立案庭庭长苏晓霞说:“老白特别爱‘操闲心’,就像一个管家老妈子,不归他管的也管,但只要是他办的,你就放一万个心。”

同心县法院法警大队政委黑雪梅说,同心县进过法院办事的当事人在老白这里绝不会遭遇“门难进、脸难看”,相反,他总是“察言观色”,随时送上笑脸和帮助,让每一个人感到舒心。

2016年10月中旬的一天,快下班了,豫旺镇一民间借贷案件当事人带着情绪,拽着6岁和7岁的一儿一女在同心县法院南门外不离开,任谁劝说都闭目不听。白永胜从外面办事回来,年轻干警说:“法院外头不归咱管,爱坐就坐着。”“那怎么行,还有娃娃呢。”看着天凉,他脱下自己的外衣给孩子盖上,然后蹲下和当事人拉起了家常。

晚12时,白永胜“谈判”成功,驾着私家车将父子3人连夜送回70公里外的豫旺,自己回到家已近次日凌晨4时。

次日一大早,主管领导见老白又提前上班,批评他:“昨晚已批准你补休,这么早来,不是拼命吗?”白永胜笑呵呵地说:“没事,我身体棒着呢!这几天案子多,躺在床上也睡不着。”

“小心驶得万年船”

虽然下班后有专门值班人员,但白永胜几乎每个晚间、每个周末还是会来单位,把所有的角落仔细巡查一遍,再看看谁的门没锁、哪屋的灯没关;虽然有保洁人员,工作间隙,他还是会自己动手把安检大厅拖得一尘不染;有时押解被告人不用他出警,他仍会跟着,有干警开玩笑:“老白呀,你也太小心了!”他笑呵呵地说:“小心驶得万年船……”

白永胜担任法警队长的这些年里,不论开庭还是押解,同心县法院从未出现过一起安全事故。

“法院全年有几万人进出安检口,安保工作不光保障法院正常秩序,更要保障老百姓安全。千斤重担啊,有老白在,我们吃了定心丸。”同事们说。

白永胜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多次排除险情。

2012年,一起假离婚案件中的女方当事人到法院找办案负责人,过安检时手里紧攥着一个可乐瓶,细心的白永胜凭借多年经验断定有问题。他上前热情告知,要求寄存可乐瓶。当事人手脚慌乱使劲拧瓶盖,他眼疾手快一把夺过,打开可乐瓶,一股刺鼻的煤油味扑面而来。原来,当事人不同意离婚,来法院就是要让主审法官给她找回丈夫,找不回来就一起自焚。

在法警大队展示柜,铁棍、匕首、剪刀、汽油……几十件危险品都是硬汉老白从当事人手中缴过来的。法警大队副队长金伟感慨地说:“老白爱院如家,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放在院里,给法院干的好事真是数也数不过来!”

“他是天底下最好的丈夫和父亲”

去世当天,妻子马红在朋友圈里看到很多人发文表达对丈夫的悼念,突然间思绪涌上心头,忍不住哭了起来。

家里到处都是他的影子。走进卧室,马红恍惚看见他在衣柜前整理衣服;来到阳台,仿佛又看到他在那儿苦思冥想……

马红在微信上诉说着对丈夫的思念:“我的山倒了,我当然是痛心的,但我也是骄傲的,欣慰的,乡亲和同事领导们一声声的肯定和赞美,宛如你一直在我身边!”

对于马红而言,他是天底下最好的丈夫;对于孩子们而言,他是天底下最好的父亲。

“记忆里有关父亲的画面数不胜数:因为工作,腿部生了脓疮,白天上班,晚上在医院打吊针的场景、出差前安然无恙,回来时用纱布包裹着的胳膊、还有被吸毒嫌疑人咬掉一块肉的手腕……”女儿白姗眼含热泪对记者说,记得小时候,父亲带我去银川看病,因年龄太小,只能坐在后排,我都是透过座椅的缝隙看着父亲的后背。如今,我只要一个人坐在汽车后排,总感觉开车的就是我的父亲,忍不住思念他。

最后一次与父亲相见,是在他得病前半个月。也是在我多次恳求下,父亲答应请假两天,来银川找人帮我修补被邻居家下水泡过好几年的屋顶。电话里我开玩笑和父亲说:“再不找人来修,这些掉到餐桌上的‘白色墙皮’可能就成了我的下饭菜。”

清晰地记得,父亲来的那天晚上,我和父亲彻夜长谈,我认真地对父亲说:“爸,你要知道,你在家里扮演着多少举足轻重的角色,你是儿子,是丈夫,是父亲,是爷爷……而你在单位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职工,没有你,法警大队的工作可以照常进行。”

但父亲立马打断我的话,严肃又认真地说:“怎么能有这样的想法?既然吃公家的饭,就一定要对你吃的每一口饭负责,并且要负百分之百的责任。你现在也是一名吃着公家饭的年轻工作者,你一定要有清醒的认知,本本分分,踏踏实实地干好你的工作。不管以后在哪个单位,到什么职位,一定要脚踏实地,勤勤恳恳……”这是我走向工作岗位,父亲第一次予我的谆谆教诲,也是至今一直回荡在我心中的声音。

来源:宁夏高级人民法院

编辑:于淏淳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