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初,代善家族何等的强大?八个帽子王中的三个都是来自他们家!

青梅说旭史 2023-04-27 14:01:08
清朝开国皇帝努尔哈赤共有十六位子嗣,其中代善排行老二。

代善出生在1584年8月20日,生母是努尔哈赤的第一任妻子——元妃。

在建立后金以前,努尔哈赤曾经历过连年的战争。

他的几个孩子,年纪虽小,却也已经上马,加入了战斗,包括代善在内。

1598年,17岁的代善跟随其父努尔哈赤率军出征,讨伐海西女真四部。

代善的勇猛,悍不畏死,在这场战斗中发挥出了惊人的效果。

战争结束后,他被授予贝勒爵位。

代善掌管着“正红旗”和“镶红旗”,是八旗中最有权势的两支。

1613年,努尔哈赤将大阿哥褚英从皇位上撤下来,命其继位,改立为代善王。

努尔哈赤登基后,代善便成了皇位继承人,但努尔哈赤却因为对自己的几个儿子疏于管教,导致他们反目成仇,就当着所有人的面,将太子废黜了。

努尔哈赤于1616年在赫图阿拉尔(今天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的永陵镇老城村)宣称“可汗”,并于1616年在这里建立了“后金”(清代的前身)。

努尔哈赤同时又加封四位贝勒:代善大贝勒,阿敏二贝勒,三贝勒莽古尔泰,四贝勒皇太极。

代善在四位贝勒中,资历最老,声望也最高。

努尔哈赤于1627年因病去世。

努尔哈赤在世时未立汗位,造成了汗位继承的空缺。

四大贝勒,还有阿济格,都是觊觎王位的人。

而在这些人之中,代善无疑是最有希望的一个。

不过,代善经过仔细分析,觉得以他现在的实力,还不足以压制其他竞争者,于是采纳长子岳托之言,拥立皇太极登上皇位。

正因为代善的支持,皇太极对他很是器重,所以他才会与阿敏、莽古尔泰三人一起商讨朝堂之事。

1628年,皇太极主持新的一年朝会,他居于正中,代善、阿敏和莽古尔泰分别居于左右,他们四个人,同时接受了文武百官的祝贺。

1637年,皇太极即位,立国大清。

皇太极下旨,册封了代善为厉王,册封了戴山的大儿子岳讬封了戴山为承王。

亲王的爵位是世袭的,所以,他被称为“铁帽子王”。

戴山家至此便有了铁帽子王的称号,封号历经十代十五人,最后一任礼王名叫睿铭,是在1930年继承的。

在礼亲王的家族里,有一位名叫昭梿的史书大家。

昭梿,八世礼王,因在朝堂上公然辱骂户部尚书为王府奴仆,而被嘉庆废掉了礼王之职。

昭梿移居一处僻静之所,深居简出,潜心研读史书,成为一位有名的史家,所著《啸亭杂录》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可补《清史列传》、《清实录》、《清史稿》等史书的缺憾。

代善家的大儿子岳讬,就是代善家的二号铁帽子王,但岳讬在成为亲王后,却没有享受到世袭的优待。

岳讬也是一位久经沙场的将军,与代善一样勇猛,不过,岳讬并没有遗传到他父亲的沉稳,反而更加嚣张跋扈,几次三番冒犯皇太极,被贬为贝勒。

1638年,岳讬在一场箭术比赛中,五箭全失,被蒙古使节们取笑。

岳讬恼羞成怒,竟将弓箭掷向蒙古使者,引起群情激愤,努尔哈赤于是把他的爵位由贝勒贬为伯爵。

1640年,岳讬带兵南下攻打济南,不幸染上天花而死。

皇太极知道后,悲痛欲绝,下令将岳讬封为“克勤郡主”。

乾隆年间,克勤郡王世袭,被尊称为“铁帽子王”。

从那以后,克勤郡王就成了代山家的第二位“铁帽子王”。

包括他在内,克勤郡王共有十三代十七人,最后一任的克勤郡王名叫晏森,是1910年继承的。

代善第三个儿子名叫萨哈磷,萨哈磷第三个儿子名叫勒克德浑,在勒克德浑7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因病去世。

勒克德浑深得皇太极的器重,在后起之秀中也是一飞冲天。

勒克德浑在清军进入关内后,被任命为“平南大将军”,出征江浙和湖广一带,为清王朝的一统天下做出了巨大贡献。

1649年,顺治帝册封勒克德浑为顺成郡王,1653年,25岁的勒克德浑病逝。

在乾隆皇帝时期,顺承郡王世袭,被称为“铁帽子王”。

于是,又出现了一个代善家的“铁帽子王”。

顺承郡王共有十代十五人,最后一任是在1918年继承王位的文葵。

1925年,温葵为了养活自己,以七万五千元的价格,将保存完好的王府,转手卖了出去。现在,顺承郡王府的前面,已经被改造成了一座豪华的酒楼,后面,则是一座普通的院落。

屈指可数,大清开国初期,被封为“礼亲王”的,“郑亲王”的,“睿亲王”的,“豫亲王”的,“肃亲王”的,“庄亲王”的,“克勤郡王”的,“顺承郡王”的所有铁帽子王,戴山的家族中,出过三位“铁帽子王”,一个是礼亲王,一个是克勤郡王,一个是顺承郡王。
1 阅读:320

青梅说旭史

简介:用相同的语言叙述不一样的古今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