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与前列腺恶性肿瘤伴多发转移如何通过营养微生态来改善?

营养肠道微生态邓宇虹 2024-04-26 17:20:22

现今87岁的谢老先生,在生病前,日常喜欢和老友们一起打打太极、下下象棋,也算其乐融融。自从去年发现膀胱肿瘤后,犹如晴天霹雳!

2023 年 10 月初,他因膀胱肿瘤首次入院治疗。那时,病魔已经在他的身体里悄然蔓延,多种疾病如阴影般笼罩着他。检查结果犹如一把重锤,敲打着他和家人的心——膀胱恶性肿瘤、前列腺恶性肿瘤、肿瘤多发骨转移……每一个名词都如同沉甸甸的石头。

谢老先生虽难过但并没有被压垮,他选择积极治疗,接受了经尿道镜下膀胱肿瘤电切术。手术后的他,身体虚弱,在家人的支持和陪伴下依然怀揣着对生命的希望,度过一次又一次的难关。由于担心谢老先生已年迈,身体承受不了,家属不同意行前列腺穿刺及进一步膀胱手术,选择术后予表柔比星(法玛新)、阿比特龙、强的松片、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地舒单抗等化疗、靶向药和激素结合的治疗方式,同时营养科介入辅以治疗。经过近一个月的治疗,谢老先生终于治愈出院。

(2023年10月)

但是,这一系列治疗就像把双刃剑,老人家的其他生理指标受到明显伤害,D-二聚体从3.28mg/L升高到9.66mg/L,血红蛋白浓度[HGB]从142g/L降到了119g/L,白蛋白[ALB]也从38.80g/L降到33.8g/L。考虑化疗、靶向药、激素等治疗副作用,11月开始,给患者添加脆弱拟杆菌BF839二代益生菌制剂辅助治疗,保护胃肠道黏膜、预防胃肠道不良反应,调节手术和药物治疗后身体的免疫。

在应用营养微生态方案辅助治疗的大半个月时间里,谢老先生的凝血功能得到一定改善,D-二聚体降到2.79mg/L。前列腺抗原指标TPSA、FPSA分别从出院时的44.07ng/ml、3.07ng/ml降到了4.45ng/ml、0.31ng/ml,f-FSA/t-PAS维持在7%,没有再继续下降了。在营养指标上,白蛋白略有回涨至38.24g/L。但是血红蛋白浓度持续降低至63.99g/L,提示谢老先生可能由于化疗副作用发生骨髓抑制。

(2023年11月)

而后,不到一个月,谢老先生因化学性膀胱炎再次入院。在接下来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接受了第二次膀胱手术和两次的PD-1治疗。出院后,治疗的多重副作用终全面爆发,谢老先生开始出现全身重症药疹,用了一个多月激素终于压下去了。一个又一个的挑战接踵而至,每一次的病情变化都让他和家人的心悬在半空,而每一次的治疗都像是在黑暗中寻找光明。

经历全身的皮疹后,家属表示至此不敢再使用化疗药和PD-1制剂,仅保留营养科给出的脆弱拟杆菌制剂+全营养粉+乳清蛋白粉营养支持治疗方案。

但是食欲差、一直没有胃口,是肿瘤营养治疗最常见的难题,家属对此也感到很担心。考虑到可能由于肿瘤治疗对胃肠道黏膜是损伤影响食物和营养的摄入,我建议谢老先生在脆弱拟杆菌制剂+全营养粉+乳清蛋白粉营养支持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增加硫磺菌人参饮制剂,加强对胃肠道黏膜的修复,抗炎,辅助抗肿瘤治疗。家属表示谢先生目前食欲较之前有所改善,胃口也逐渐好转起来。

在没有使用化疗药和PD-1制剂情况下,通过营养微生态治疗方案提高自身免疫功能,谢老先生的骨髓抑制情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血红蛋白浓度[HGB]从63.99g/L提升至126g/L。其他指标没有出现明显恶化的情况。

02

专业分析

肠道微生物群的调节是促进癌症免疫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1],当肠道菌群组成发现改变时,会对代谢系统以及免疫系统产生影响,也会影响药物的吸收、代谢及转化,这对癌症的发生、发展以及癌症治疗都存在一定的影响,这也提示肠道菌群是潜在的癌症诊断与治疗的靶标,通过靶向调节肠道菌群对癌症进行治疗[2]。

此外,肠道菌群制剂在癌症治疗中的作用还体现在加强抗癌药物效果和减轻抗癌药物的毒副作用,可以减轻炎症、改善肠道菌群紊乱、从而改善消化道症状 [3]。国内学者研究发现:脆弱拟杆菌BF839可以,显著减轻化疗药物对骨髓抑制,并降低50%的3-4级化疗相关胃肠副作用如恶心、呕吐和腹泻[4]。谢老先生的血红蛋白浓度从第一次术后+化疗的63.99g/L提升至126g/L,其骨髓抑制情况得到明显的改善可能得益于脆弱拟杆菌对胃肠道黏膜的修复和抗炎作用,以及通过调节免疫平衡、刺激免疫系统等机制,帮助骨骼恢复化疗诱导损伤后的骨髓功能[5-9]。

有报道指出脆弱拟杆菌可诱导CD4+T细胞向调节性T细胞分化,从而分泌白细胞介素10(IL-10)等细胞因子抑制炎症性自身免疫反应,减少炎症[10]。

朱红硫磺菌是大型珍稀食药兼用真菌,具有增进健康、缓解胃肠功能、调节机体等作用[11]。有研究发现,硫磺菌中含有的齿孔酸对胃粘膜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12]。谢老先生辅以改善食欲的朱红硫磺菌ttys-997经专利认证对消化道溃疡和结肠炎治疗效果显著[13]。

同时,肿瘤已被公认为是一种免疫力低下的疾病,患者的预后主要取决于他的共存免疫力,手术、化疗不是治疗的终止,长期保持高水平的免疫力,才能提高疗效,预防复发,而营养微生态医学技术正是减少骨髓抑制,提高免疫力的良策。

案例来源:深圳市光明区人民医院 谢芳

0 阅读:32

营养肠道微生态邓宇虹

简介:利用营养肠道微生态让人们重获健康